有一部分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等)的朋友去看中醫的時候,醫生說他是痰瘀互結證。 那么,什么是痰瘀互結證?嚴不嚴重? 痰瘀互結,就是一個人體內既有痰濕又有瘀血,痰濕和瘀血攪和到一起了,最終導致的一個結果是什么呢?是身體里的各種包塊,像結節、肌瘤、囊腫、息肉等。 ![]() 張伯禮教授說:“痰可生瘀,瘀可生痰。”提出了“痰瘀互生”的病因病機理論,認為痰可生瘀,瘀可生痰,痰是瘀的初期階段,瘀是痰的進一步發展,痰與瘀是冠心病發生、發展、惡化的基本繼發因素,痰瘀互生是“病重之源”。 這里所說的痰和瘀又是什么呢? “痰”在中醫里有兩個概念,狹義的痰指呼吸道的痰,廣義的痰會出現在人體各個部位。 痰是人體水液代謝障礙形成的病理產物,也是一種繼發性的致病因素。形成痰的原因很多,如外感六淫、飲食不當、輕質刺激等,形象肺、脾、腎的氣化功能,以致水液未能正常輸布而停聚凝結成痰。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說明痰的生成與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水濕不化而凝聚有關。 故痰濕的表現有頭面出油,喉嚨黏膩不清爽;總感覺睡不醒,莫名的乏力、有沉重感。人總是懶洋洋的,精氣神不足;小便一夜三四次,尿量多且清如水;大便次數多,不成形;舌體胖大齒痕多,舌苔白膩或黃膩;容易頭重、身重、胸悶,關節疼痛,肌膚麻木。容易出汗,體形肥胖,腹部肥滿,肌肉松軟不結實;痰多,口中粘膩,不想喝水,喜食肥甘味厚。咽喉有異物感,咽不下又吐不出來。 ![]() “瘀”通常指血瘀,瘀血的產生有這幾點原因,一是外傷,離經之血未及時排出或消散,瘀結于內;二是氣滯導致血行不暢,以致血脈淤滯;三是寒凝血滯或血熱壅聚;四就是濕熱、痰濁等壓迫阻塞脈絡,以致血運受阻;五是氣虛陽虛導致運血無力,血行遲緩。 瘀血表現常有身體的某個部位有刺痛感,拒按,白天輕,夜里重;反復出血;皮膚干澀,嘴唇烏暗,臉色發黑,指甲青紫,舌有瘀斑,舌下靜脈粗大,像珊瑚樹一樣向四周怒張。 ![]() 由此可見,痰瘀互結,足以引起臟腑失調。 “經年宿病,病必在絡”。病邪如果由表及里,津血互化失常,五臟六腑、周身四肢都得不到濡養,正氣會虧虛,會導致病情更復雜。尤其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結節、中風、高血脂癥等代謝疾病中尤為突出。 說到這里很多人可能開始害怕,但是及時發現就能及時治療 三七擅長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是傷科圣藥。陳皮可以化痰,五臟六腑的痰都可以化,尤其擅長化肺里的痰和脾胃的痰。陳皮亦可理氣,氣機通了,升降平衡,痰濕和瘀血會更容易化掉。 二藥合用,可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化痰健脾,寬胸理氣之效。 可將三七和陳皮按照一定的比例,打成細細的粉末,沖水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