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里,好人未必一直都是好人,壞人也不是天生就是壞人。有的好人在欲望中迷失了自我,有的壞人卻在特定的環境中,展現出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金庸筆下那些反派角色的高光時刻。 這是個號稱“惡貫滿盈”的大惡人,位列四大惡人之首,是壞人中的壞人。但就是這樣一個壞人,在眾多高手環伺中決心回護少林寺的虛竹小和尚: 段延慶看了棋局中的變化,才知適才死里逃生,乃是出于虛竹的救援,心下好生感激,情知丁春秋挾嫌報復,立即便要向虛竹下手,尋思:'少林高僧玄難在此,諒星宿老怪也不能為難他的徒子徒孫,但若玄難老朽昏庸,回護不周,我自不能讓小和尚為我而死。' 大丈夫恩怨分明,原當如此,哪怕天下人都當我是大惡人。 海大富算不上一個大反派,他背負著前主子順治皇帝的使命,隱藏在宮中調查遺案,也是忠心耿耿的人物。但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是一個陰森恐怖的角色。這個“童年噩夢”一般的角色,卻也展現過難得一見的溫情瞬間: 只聽海老公續道:“我本來有個兒子,只可惜在八歲那年就死了……那個姓茅的茅十八,不是你爹爹罷?”韋小寶顫聲道:“不……不是!辣塊媽媽的,當……當然不是。”心中一急,揚州話沖口而出。 海老公道:“我也想不是的。倘若你是我兒子,失陷在皇宮之中,就算有天大危險,我也會來救你出去。” 金輪法王是一個武功極高,卻很倒霉的反派。兩次涉足中原,兩次敗北。第二次來之前做足了功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練成了“龍象般若功”。沒想到一出場便遇到了東邪、南帝、老頑童這樣的高手,被打得懷疑自我。他放下了大師的身份,抓住小姑娘郭襄去威脅郭靖。期間還被伶牙俐齒的郭襄一頓嘲諷: 你打不過我爹爹媽媽,打不過我外公黃島主,打不過一燈大師,打不過老頑童周伯通,打不過我大哥哥楊過,只有本事把我綁在這里。我襄陽城中,便一個帳前小卒,也不至于似你這般卑鄙無恥。……如你這般為人,活在世上有何意味?不如跳下高臺,圖個自盡罷! 就是這樣一個反派,危急時刻,縱身跳下高臺,使出平生之力,救下了郭襄: 郭襄雙手撐地,待要躍起躲避,只覺火柱上的烈火已燒上頭發,全身炙熱不堪,呼吸為艱,劇烈咳嗽中閉目待死,忽聽得砰的一聲,一人重重落在身旁地下。郭襄急忙睜眼,卻見是金輪國師從高臺躍下,一足跪地,雙手撐起火柱,運起龍象般若功,向外揮出。那火柱雖重,但國師的龍象般若功勁力非同小可,垂死前竭盡平生之力使出,那根燃燒著的大木柱帶著熊熊大火,劃過長空,夭矯飛出,有如一條火龍。數萬宋軍與蒙古軍抬頭觀看,大聲吶喊。蒙古軍紛紛閃避火柱,陣勢中露出空隙,楊過扶起黃蓉,沖到臺下。 最后郭襄真心認了這個師傅: 郭襄死里逃生,撲過去扶起軟癱在地的國師,只叫:“師父,師父!”國師緩緩睜眼,說道:“好,好,我終于救了你……”話沒說完,一口鮮血噴在郭襄胸口。郭襄見高臺上的木柱碎塊兀自紛紛落下,奮力抱起國師,避在一旁。楊過見郭襄拖不動國師,伸左手將國師拉得又遠了些。金輪國師不住噴血,眼望郭襄,微微含笑,瞑目而死。郭襄伏在國師身上,又感又悲,哭叫:“師父,師父!” 楊過見金輪國師舍命相救郭襄,對他好生相敬,向他遺體躬身行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