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00-染色是什么,診斷是什么? ![]() ![]() 兩組絨毛-相對正常的遠端絨毛和明顯擴張的干絨毛。無滋養層細胞增生。P57在滋養層中顯示陽性,但在大絨毛的基質細胞中丟失。 1101-生育年齡女性伴多囊性胎盤增大 1102-227克胎盤(大于胎齡的90%)。 ![]() 囊腫!這里我們看到增大的絨毛和黏液樣間質。大體上的囊性結構與左側巨大的海綿狀囊性結構相對應:有些人甚至稱之為水池。 ![]() ![]() 干絨毛血管顯示管腔閉塞和相關的纖維內膜增生,與血栓形成的晚期相一致。 ![]() p57 突出了位于異常大絨毛周圍的細胞滋養細胞。絨毛內剩余的基質細胞是完全陰性的。 ![]() 這是胎盤間質發育不良 (PMD) 的一個例子。這是一種罕見的胎盤發育異常。它源于父系表達的母系印記的胎兒生長促進基因(IGF2)和母系表達的父系印記基因(CDKN1C)。 ![]() IGF-2的過表達和CDKN1C的低表達位于11p15.5位點。11p15.5考慮到什么?
![]() 胎盤間葉發育不全 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胎盤間葉發育不良的特征是干絨毛間充質組織增生,并伴有囊性擴張和水腫。絨毛膜板和干絨毛血管顯示相關的血管異常,包括彎曲、動脈瘤性擴張和血栓形成。 組織學表現包括間充質絨毛增生、絨毛膜血管擴張,干絨毛增大,結締組織松散,池樣形成。間葉發育不良的發病率為0.2%,與Beckwith-Wideman綜合征等過度生長綜合征有關,也與胎兒生長受限、胎兒死亡和母體血清甲胎蛋白升高有關。需與葡萄胎、絨毛膜血管瘤和胎盤血腫鑒別。 胎盤間葉發育不良其胎盤均大于相應孕周,胎盤子面和切面見大量水泡樣或葡萄樣物,與正常胎盤組織區域形成鮮明對比。病變多位于胎盤子面邊緣,病變范圍不同,占胎盤的 15%~65%。局部可見大且扭曲擴張的絨毛膜血管;病變范圍以外的胎盤組織未見異常。鏡下可見不同范圍的胎盤絨毛腫大、部分干絨毛顯著囊狀擴張,可見水池形成,部分絨毛間質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伴黏液樣變。增大的絨毛以干絨毛為主,形狀不規則,與孕周相符的正常絨毛組織相混雜。滋養葉細胞無顯著增生,可見厚壁小血管,絨毛膜板血管高度擴張并充血。部分病例伴重度亞急性絨毛膜板及板下間隙炎、亞急性絨毛炎、亞急性底蛻膜炎、亞急性臍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炎等改變。免疫表型:滋養細胞中 p57 呈陽性,間質陰性,CD34、CD31 呈血管壁陽性,Ki-67 增殖指數低。 胎盤間葉發育異常常同時合并胎兒貝威綜合征(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BWS),特征有臍膨出、腹裂、巨舌、內臟肥大、腎上腺皮質細胞肥大及腎髓質發育不良等,屬先天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綜合征。應用甲基化特異性多重連接1探針擴增技術(MS-MLPA)檢測顯示 11p1 5.5 區域印跡中心 2 區(IC2)KCNQ10T1 甲基化位點丟失,確診為 貝威綜合征。因此胎盤間葉發育不良產前超聲檢查時應注意胎兒是否存在臍膨出、腹裂和舌部外突等相關特征,如超聲顯示存在相關異常,應建議行胎兒染色體檢查。 PMD的病因學研究:國內文獻均側重于PMD的影像學及病理學特點的介紹,對病因學的研究不夠深入。雖然PMD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國外已有一些學者提出了PMD的病因學假說,如中胚層先天畸形,與Beckwith-Wiedemann綜合征(包括腹部臟器肥大、巨舌、臍疝、腎上腺皮質增生等)相關的11p15.5區域印跡基因表達缺陷,以及雄激素/雙親嵌合體假說等。雖然目前關于PMD發病機制的假說甚多,但這些假說均不能完全解釋PMD的具體病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PMD的病理學特征:確診PMD主要依賴胎盤病理學檢查。病理檢查時,PMD主要表現為胎盤體積顯著大于正常孕齡,表面可見葡萄珠樣的囊性水泡狀結構;顯微鏡下,PMD胎盤中可見囊狀擴張的干絨毛,中央形成水池樣結構,絨毛膜血管出現動脈瘤樣擴張甚至扭曲。PMD胎盤的肉眼表現與部分性葡萄胎及葡萄胎極為相似,均表現為水泡狀的胎塊,且鏡下絨毛都明顯水腫,甚至都有水池形成。但PMD病例表現為胎盤質量及體積顯著增加,絨毛膜板血管顯著擴張、扭曲,鏡下干絨毛血管明顯增多,而且在PMD胎盤中,滋養葉細胞增生和滋養葉細胞間質內的包涵體幾乎不能見到,這也是PMD與水泡狀胎塊的鑒別要點。在回顧本例與國內報道的13例PMD后發現,胎盤絨毛滋養葉細胞均無增生,與文獻報告的結果一致。 ( A ) 存在絨毛內血管的正常胎盤絨毛和絨毛周圍無血管的絨毛。絨毛周紅細胞外溢 HE,200×;( B ) 胎盤絨毛,絨毛內血管缺失,血管周圍淀粉樣蛋白沉積。受影響的合體滋養層,纖維蛋白樣沉積物中有散在的細胞,HE,200×;( C ) 胎盤絨毛正常,毛細血管密度正常。用抗 CD34 抗體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用棕色標記毛細血管內皮),200×;( D ) 滋養層中p57表達正常,但胎盤間充質發育不良無間質染色,DAB色原10×IHC染色;( E) p53 蛋白在一些滋養層細胞的細胞核中表達(p53 野生型模式),用 DAB 色原 10 倍進行 IHC 染色;( F )。絨毛滋養層細胞的CK7 強陽性染色,用 DAB 色原 10 倍進行 IHC 染色。 (A) 絨毛間質疏松水腫;(B) 絨毛間和絨毛周廣泛沉積纖維蛋白樣物質;(C) 絨毛間質內有多條充血血管;無滋養層細胞增殖;(D) 絨毛膜血管顯示纖維肌組織增生;(E) 絨毛膜血管明顯的纖維肌肉增生;(F) 厚壁絨毛膜血管和絨毛周纖維蛋白樣沉積。蘇木精-伊紅(HE)染色:(A,C,E)×100;(B和F)×40;(D) ×200 (A) 彎曲的靜脈內血管增生,CD34突出顯示(抗CD34抗體IHC染色,克隆QBEnd/10,1:100稀釋,小鼠單克隆,×100);(B) Podoplanin顯示絨毛膜絨毛血管增生(Podoplanin抗體IHC染色,克隆D2-40,1:100稀釋,小鼠單克隆,×100);(C) 滋養層中p57免疫表達正常,胎盤間充質發育不良中無基質免疫染色(抗p57抗體IHC染色,克隆SP118,兔單克隆,×100);(D) 滋養層細胞核野生型免疫表達(抗p53抗體IHC染色,克隆EP9,1:100稀釋,兔單克隆,×100);(E) 絨毛滋養層細胞強陽性CK7免疫染色(抗CK7抗體IHC染色,克隆BC,1:100稀釋,兔單克隆,×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