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級77級,恢復高考后的首屆大學生,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恢復高考——這一發生在1977年的重大事件,改變了當時全國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國家撥亂反正,向知識、文明的回歸,是一個國家復興的拐點。因此,“77級”不單純是一屆大學生的指稱,而是已經衍變成一個重要的歷史符號,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 快速導航
1簡介1977年11-12月,關閉11年之久的高考大門終于重新打開。據記載,1977年報考人數最終達570萬,錄取人數27.297萬人。這27.297萬人成為恢復高考后的首批大學生。也就是被稱作“77級”的一個群體。
77級是幸運的一代。作為共和國新生的第一代,他們經歷了新生政權的創業艱辛,也經受了“十年動亂”的嚴峻考驗。他們不僅見證了我們的國家從千瘡百孔到百業興旺,還親身參加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有了充分施展才華、報效祖國的時代機遇。 77級是奮斗的一代。在曲折而坎坷的人生經歷中,不管在上山下鄉的廣闊天地里,還是在恢復高考的知識海洋中;不管是在畢業后走到社會的基層崗位上,還是在成為擔當一定重要職責的骨干力量后,他們始終追求進取,努力不輟,青春無悔,為國家做出了這一代人應有的貢獻。[1] 2歷史背景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復出的鄧小平發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講話,預示著被廢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開科的可能。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當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談會舉行,討論參加高考的學生資格。 1977年7月,第三次復出的鄧小平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1977年8月8日鄧小平主持召開科教座談會決定恢復高考。
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制度。 1977年11-12月,570多萬從十五、六歲到三十六歲的應考者涌進考場,在中斷了十年后,大學的車輪重新滾動。 3考試特點
第二點,有的省區選了一個縣先期舉行恢復高考的試點,比如廣西的百色,后來還有其他的省。 第三個,由省市自治區分省考試,這個比較特別,所以由地區組織,北京市可能比較特別,但是一些省是由地區組織評鑒,不是全省。 第四個,77年,北京市12月10號到12號舉辦高考,福建省當時參加高考的時間是12月的16、17號,如果加試外語的話再加一天,考試時間各個省市都不一樣。 第五個,冬季考試春季入學。 第六個,臨時擴招,不像如今是事前計劃好的,他們擴招是臨時擴招,非常匆忙,而且一般的考生,一般的大學生是3月初入學,但是77年擴招以后的考生甚至到78年的5月份才入學,而且很多是臨時辦的專科學校來擴招學生,沒有校舍,很多錄取進取的大專學生就用非常低矮的校舍,這也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很特別的情況。[2] 4參考資料: |
|
來自: 12345csdms > 《歷程流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