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237.大定風珠詳解研討

     學中醫書館 2022-06-30 發布于山東


    237.大定風珠詳解研討 

    本資料由朱永庫老人,在研究學習中醫方劑學.《中醫藥方精選網》和多名老中醫經驗資料后所編輯,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時,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大定風珠 藥方的詳解和研討,供有緣人對癥選藥方。
              
    組成;生白芍18克 阿膠9克 生龜甲12克 干地黃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蠣12克 麥冬18克 炙甘草12克 
    雞子黃2個(后 下) 生鱉甲12克
    加減;
    1.喘,加人參; 
    2.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
    3.悸者加茯神、人參、小麥。
    4.兼低熱者,酌加地骨皮、白薇、知母、丹皮以退虛熱;
    5.有痰者,酌加天竺黃、貝母、制半夏以清熱化痰。
     主治;乙腦后遺癥、眩暈、小舞蹈病、震顫麻痹、神經性震顫、放療后 舌萎縮、甲亢、甲亢術后手足搐搦癥、過敏性蕁麻疹、冠心病、傷寒、不寧腿綜合征等 辨證屬陰虛風動者,以及失眠、小兒暴驚夜啼、咯血、墜積性肺炎、腰腿痛綜合征等辨 證屬陰虛內熱者。 1.肝厥  2.乙腦后遺癥 3.甲狀腺功能亢進 4.震顫麻痹 5。不寧腿綜合征 1。中風后遺不寐癥  2.職業性眩暈   3.舌絲狀乳頭萎縮  溫病熱邪久羈,吸灼真陰,或因誤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疚,脈氣虛弱, 舌絳苔少,時時欲脫。 本方為滋陰熄風的代表方,適用于陰虛風動之證,臨床以瘛疚,神 倦,舌絳苔少,脈象虛弱為辨證要點。 
    大定風珠   (《溫病條辨》卷3)
        [組成]  生白芍六錢(18g)  阿膠三錢(9g)  生龜甲四錢(12g)  干地黃六錢(18g)
    麻仁(6g)  五味子二錢(6g)  生牡蠣四錢(12g)  麥冬連心六錢(18g)  炙甘草四錢
    (12g)  雞子黃二枚(2個)  鱉甲生四錢(12g)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人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
        [功用]  滋陰熄風。
        [主治]  溫病熱邪久羈,吸灼真陰,或因誤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疚,脈氣虛弱,
    舌絳苔少,時時欲脫。
        [病機分析]  肝腎同居下焦,乙癸同源,母子相依。溫病后期,熱邪深入下焦,羈
    留不去,耗灼真陰,或醫者誤汗妄攻,重劫陰液,以致少陰腎水幾近枯竭,厥陰肝木失
    于涵養,虛風由內緩緩而起,其狀正如《臨證指南醫案》卷I華岫云按語所說:“肝為風
    臟,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陰液耗損,水不涵
    木,筋脈失養而拘攣,.故手足瘛瘋;真陰大虧,精氣虛衰,無以養神,故精神倦怠3肝
    腎陰傷,邪少虛多,故舌絳苔少,脈象虛弱;腎水欲竭,陰不斂陽,陰陽行將離決,故
    時時欲脫。吳瑭曾謂:“此邪氣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溫病條辨》卷3),辨
    為陰虛風動之證,當無疑義。
        [配伍意義]  溫病后期,真陰大虧,虛風內動之證,治當滋陰以熄風。吳氏主張
    “以大隊濃濁填陰塞隙,介屬潛陽鎮定”,與《臨證指南醫案》卷1對精血衰竭,水不涵
    木之內風證,  “治以滋液熄風,濡養營絡,補陰潛陽”的方法極為相似。方中雞子黃、
    阿膠味甘性子,血肉有情,滋陰養血以熄內風,共為君藥。《本草綱目》卷1云:“雞子
    黃,氣味俱厚,故能補形,昔人謂其與阿膠同功,正此意也。”《本草再新》卷9云:雞
    稽“補中益氣,養,腎益陰”,  “能使心腎交,能教肺腎足”。吳氏在《溫病條辨》卷3
    中曾多次提到雞子黃的功能,在u條云:“雞子黃有地球之象,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
    乃奠安中焦之品……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氣,下達腎氣,居中以達兩點……其性和
    平,能使亢者不爭,弱者得振;其氣焦臭,故上補心;其味甘咸,故下補腎。”“雞子黃
    鎮定中焦,通徹上下,合阿膠能預熄內風之震動。”在15條云:“雞子黃宛如珠形,得巽
    木之精,而能熄肝風。”在16條即本方條又云:“以雞子黃一味,從足太陰,下安足三
    陰,上濟手三陰,使上下交合,陰得安其位,斯陽可立根基,俾陰陽有眷屬一家之意,
    庶可不致絕脫歟!”以雞子黃鎮定中焦,交通上下,令陰陽相抱,肝風平熄,是吳氏匠
    心獨運之處。阿膠味厚滋補,為治療血虛的要藥。  《日華子本草》云其“治一切風”。
    《本草拾遺》說:“凡膠俱能療風、止泄、補虛,驢皮膠主風為最。”雞子黃與阿膠相配,
    可增滋液熄風之效。白芍苦酸微寒,五味子酸溫,甘草甘平,三藥合用,酸甘化陰,柔
    肝緩急。五味子尚可收斂耗散之陰氣。地黃、麥冬滋補陰液,麻仁質潤多脂,潤燥養
    陰。六味共助君藥填補真陰,皆為臣藥。陰液大虧,則虛陽上浮,故用龜甲、鱉甲、牡
    蠣介類沉降之品,重鎮潛陽。喻昌曾用比喻說明以介類潛陽的道理:“畜魚千頭者,必置
    介類于池中,不則其魚乘雷雨而冉冉騰散。蓋魚雖潛物而性樂于動,以介類沉重下伏之
    物而引魚之潛伏不動,同氣相求,理通玄奧也。故治真陽之飛騰屑越,不以黿鱉之類引
    之下伏,不能也”(《寓意草》)。吳氏治陰虛風動之三甲復脈湯、小定風珠等,均用介屬
    潛陽藥,意蓋同此。聯系性味而論,“三甲”皆為咸味,其中龜甲咸中帶甘,與鱉甲同
    為平性,潛陽之中尤兼滋陰之效;牡蠣性涼而澀,功擅潛陽斂陰。三者均為佐藥。甘草
    調和諸藥,兼作使藥。全方用甘味合酸味滋補收斂以救欲絕之真陰,又用咸味沉降鎮定
    以潛未盡之浮陽,俾陰復陽潛,虛風自熄,故吳氏謂本方屬“酸甘咸法”。從治本著手,
    重用濃濁厚味填陰,佐以介屬潛陽,乃本方的主要特點i
      關于本方方名,吳氏在《溫病條辨》卷3第15條為小定風珠釋名時曾說:“名定風
    珠者,以雞子黃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熄肝風。肝為巽木,巽為風也。”同時又提
    到此一命名與龜亦有關:“龜亦有珠,具真武之德而震木。震為雷,在人為膽,雷動未有
    無風者,雷靜而風亦靜矣。亢陽直上巔頂,龍上于天也。制龍者,龜也。”云龜亦有卵
    如珠,如同威鎮北方的真武神靈,能鎮膽而熄風,并有潛陽之功。以上亦可視作吳氏為
    本方起名“定風珠”的原意。本方具有滋陰熄風之功,君藥雞子黃既能補陰以熄風,形
    狀又如珠子,以“定風珠”為名甚為恰當。至于“龜亦有珠”云云,若從龜甲滋陰潛陽
    以熄風的角度看,亦有一定參考價值。方名前冠以“大”字,乃因《溫病條辨》尚有一
    首小定風珠,藥味較少,所治病證亦輕,為區別起見,故稱本方為大定風珠。
        [類方比較]  本方與羚角鉤藤湯在組成上皆有白芍、地黃、甘草,同具養陰增液、
    乎熄內風之效,均治溫病肝風內動之證。但前者以雞子黃、阿膠為君,配伍麥冬、麻
    仁、五味子、龜甲、鱉甲、牡蠣,而且地黃為干品,甘草炙過,全方以治本為主,滋補
    力強,兼有潛陽之功,屆滋液熄風之劑,適用于陰虛風動證,其證以正虛為主,病勢較
    緩,主要表現為抽搐徐緩無力,神倦脈虛,時時欲脫,多見于溫病后期。后者以羚羊
    角、鉤藤為君,配伍桑葉、菊花、貝母、竹茹、茯神木,而且地黃為鮮品,甘草生用, 
    全方以治標為主,清熱止痙力強,兼有化痰之功,屬涼肝熄風之劑,適用于熱盛動風  證,其證以邪實為主,病勢急劇,主要表現為抽搐頻繁有力,高熱,神昏,脈象弦數。 
    多見于溫病極期。 
        [臨床運用]   
        1.證治要點  本方為滋陰熄風的代表方,適用于陰虛風動之證,臨床以瘛疚,神 
    倦,舌絳苔少,脈象虛弱為辨證要點。   
        2.加減法  “喘加人參,自汗者加龍骨、人參、小麥,悸者加茯神、人參、小麥。” 
    喘為元氣大虧,故加人參以益氣而平喘;自汗因元氣虛弱,衛表不固,故加龍骨、人 
    參、小麥以益氣斂汗;悸乃心氣耗傷,故用人參、小麥以益氣養心。兼低熱者,酌加地  .
    骨皮、白薇、知母、丹皮以退虛熱;有痰者,酌加天竺黃、貝母、制半夏以清熱化痰。
        3.本方現代用于乙腦后遺癥、眩暈、小舞蹈病、震顫麻痹、神經性震顫、放療后
    舌萎縮、甲亢、甲亢術后手足搐搦癥、過敏性蕁麻疹、冠心病、傷寒、不寧腿綜合征等 
    辨證屬陰虛風動者,以及失眠、小兒暴驚夜啼、咯血、墜積性肺炎、腰腿痛綜合征等辨證屬陰虛內熱者。
        [使用注意]  陰液雖虧而邪熱猶盛者,不宜使用本方。《溫病條辨》卷3云:“壯火
    尚盛者,不得用定風珠。”因本方由大隊濃濁滋補之品組成,誤用有戀邪留寇之弊。
        [源流發展]  本方是以張仲景復脈湯(即炙甘草湯)等方為基礎,幾經增損演變而
    來的。復脈湯原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為滋陰養血、益氣溫陽、復脈定悸之劑。吳氏
    去人參、桂枝、生姜、大棗,加白芍組成“甘潤生津”之加減復脈湯,以治“熱邪深
    入,或在少陰,或在厥陰”,陰液耗損,“邪熱少而虛熱多”之證。其加減的意圖,吳氏
    亦有明確交代:“在仲景當日,治傷于寒者之結代,自有取于參、桂、姜、棗,復脈中之
    陽,今治傷于溫者之陽亢陰竭,不得再補陽也”,“加白芍收三陰之陰”。該方被吳氏視
    為下焦溫病“熱邪劫陰之總司”(《溫病條辨》卷3)。
        于加減復脈湯內加人生牡蠣、生鱉甲,即為“咸寒甘潤”之二甲復脈湯。該方以
    “復脈育陰,加入介屬潛陽,使陰陽交紐”,有滋陰潛陽熄風之效,主治熱人下焦,陰虛
    風動,“脈沉數,舌干齒黑,手指但覺蠕動”,欲作或已作痙厥者。此方之由來,吳氏曾
    明言:“二甲復脈湯方,即于加減復脈湯內加生牡蠣五錢、生鱉甲八錢”。不過,若從方
    劑組成來看,亦可視作一甲復脈湯的衍化方。一甲復脈湯有養陰止瀉之功,主治下焦溫
    病,陰傷便溏之證,較二甲復脈湯少麻仁、龜甲二味,亦即由加減復脈湯去潤腸之麻
    仁,加牡蠣組成。而單味牡蠣即一甲煎,“能存陰,又澀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熱”(《溫
    病條辨》卷3)。二甲復脈湯加生龜甲,則為三甲復脈湯,主治下焦溫病,肝腎陰虛風
    動,“熱深厥甚”,且心脈失于滋養,心跳劇烈,甚則疼痛,脈細促者。吳氏加龜甲的原
    意是:“陰維為病主心痛.…一故以鎮腎氣補任脈通陰維之龜甲止心痛”(《溫病條辨》卷
    3)。可見,變化后的方劑,不但滋陰潛陽熄風作用增強,而且可以“止心痛”。
        大定風珠即由三甲復脈湯加雞子黃、五味子組成。其養陰熄風作用更強,適用于陰
    虛風動重證,有時時欲脫之勢者。而在方中居重要地位的雞子黃、阿膠、白芍,又為張
    仲景黃連阿膠湯減去黃連、黃芩后的滋陰部分。可以說,在大定風珠的組成中亦有黃連阿膠湯的痕跡。
        從復脈湯(黃連阿膠湯)、加減復脈湯、二甲復脈湯(一甲復脈湯)、三甲復脈湯至
    大定風珠,隨著組成用藥的變化,方劑的功用也經歷了滋陰通陽復脈、滋陰生津潤燥以
    及滋陰潛陽熄風之力不斷加強等沿革過程。如此脫胎而來的大定風珠,最終成為滋陰熄
    風,治療陰虛風動證的代表方劑。
        [方論選錄]
        1.吳瑭:“此邪氣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之治也,觀脈虛苔少可知。故以大
    隊濃濁填陰塞隙,介屬潛陽鎮定。以雞子黃一味,從足太陰下安足三陰,使上下交合,
    陰得安其位,斯陽可立根基。俾陰陽有眷屬一家之意。庶可不致絕脫歟!”(《溫病條辨》
    卷3)
        2.李疇人:“方中阿膠補陰,五味子收肺氣,白芍和脾,鱉甲育肝陰,龜甲潛腎陰,
    牡蠣斂陽和陰,麥冬、熟地養金壯水,麻仁潤腸,甘草立中,雞子黃取其混元之意。酸
    甘化陰,咸降其火,庶幾水火有既濟之效,心神寧而得安寐也。若轉虛喘汗,則加人參
    以補氣,龍骨扶陽和衛,小麥斂陰止汗。”(《醫方概要》)
      3.秦伯未:“本方主治溫熱之邪消爍真陰,神倦瘛疚,脈弱舌絳,時有虛脫的現象,
    故用大隊滋陰藥,佐以介類潛陽鎮定。在肝病中遇到肝.腎陰血極虛,內風煽動不息,如
    眩暈不能張目,耳鳴,筋惕肉瞤,心慌泛漾,亦常用此加減。凡風陽上擾,肝陰多虛,
    且有水不涵木現象,故常用白芍、生地治本,結合熄風潛陽。但肝陽宜涼鎮,肝風必須
    填補,將本方和羚角鉤藤湯對比,可以看到用藥的淺深程度。”(《謙齋醫學講稿》)
        [評議]  大定風珠的方證病機,吳氏論以溫病邪氣與真陰之多少,秦氏延至肝病陰
    虛風動,既有承襲,又有發展,可供用方者參考。關于方藥配伍,吳氏確立了原則大
    法,闡明了君藥雞子黃在方中交合陰陽的重要作用,李氏聯系五臟腸腑分析方義,并闡
    述了原方加減之意圖,秦氏進而言及本方與羚角鉤藤湯填補、涼鎮各有側重,諸家所
    言,均有精辟之處,吾輩學人宜互參領會。    .
        [驗案舉例]    ,
        工.肝厥  《吳鞠通醫案》卷2:額氏,二十二歲。除夕日亥時,先是產后受寒痹痛,
    醫用桂、附等極燥之品,服之大效;醫見其效也,以為此人非此不可,用之一年有余。
    不知溫燥與溫養不同,可以治病,不可以養生,以致少陽津液被劫無余,厥陰頭痛,單
    巔頂一點痛不可忍,畏明,至于窗間有豆大微光即大叫,必室如漆黑而后少安,一日厥
    去四、五次。脈弦細數,按之有力。危急已極,勉與定風珠潛陽育陰,以熄肝風:大生
    地八錢,麻仁四錢,生白芍四錢,生龜甲六錢,麥冬不去心四錢,生阿膠四錢,生鱉甲
    六錢,海參二錢,生牡蠣六錢,雞子黃去渣后化人攪勻二枚,甘草炙五錢  煮成八杯,
    去渣,上火煎成四杯,不時頻服。正月初一日,微見小效,加鮑魚片一兩。煮成十杯,
    去渣,煎至五杯,服如前。初二日,又見效,方法如前。初三日,厥止,頭痛大減,尤
    畏明,方法如前。初四日,腰以上發熱,腰以下冰涼,上下渾如兩截;身左半有汗,身
    右半無汗,左右渾如兩畔。自古書未見是癥,竊思古人云琴瑟不調,必改弦而更張之,
    此癥當令其復厥后再安則愈。照前方定風珠減半,加青蒿八分,當夜即厥二、三次。初
    五日,照前定風珠原方分量一帖,”服后厥止神安。初七日,仍照前方。初八日,方皆如
    前,漸不畏明,至正月二十日外,撤去帳幔,湯藥服至二月春分后,與專翕大生膏一料痊愈。
        2.乙腦后遺癥  《四川中醫》(1988,7:27):某女,7歲。1988年8月20曰因高
    熱、昏迷、抽搐、嘔吐,經腦脊髓化驗,確診為“乙腦”。經縣醫院住院搶救后脫離危
    險期,但遺留有嚴重后遺癥狀,于lO月10日來我處診治。癥見失語,意識不清,癡
    呆,躁擾不寧,喉間痰鳴,介齒弄舌,流涎不止。項強仰面,右半側偏癱,下肢強直不
    能屈伸,右手足陣發性痙攣,日暮低熱,夜臥不安,形體消瘦如柴,皮膚干燥。舌質
    絳,少苔,寸關脈浮而無力。證屬痰熱留戀,堵塞竅道,熱灼真陰,虛風內動。治以清
    化熱痰,滋液熄風。予大定風珠加天竺黃。連服一周后,項強、四肢拘攣、喉間痰鳴及
    意識障礙明顯好轉。續服一周,能說簡單的字詞,并能安睡。繼上方再服一周后,語言
    逐日流利,手足活動尚可,經休息三個月后,記憶思維能力均已恢復正常。
        3.甲狀腺功能亢進  《浙江中醫雜志》(1987,3:139):某女,47歲。患者1971年
    起出現心悸自汗,性情急躁,食欲亢進。經多種藥物治療,未見明顯好轉。癥見心悸不
    寐,怕熱汗出,頭暈目眩,腰酸膝軟,手指抖動,頸項腫大。舌紅少苔,脈細數。此乃
    肝腎陰虛,痰氣凝結為患。故用大定風珠去麻仁滋填肝腎精髓,潛陽以熄風,再配玄
    參、貝母化痰軟堅散結。處方:龜甲、鱉甲、生牡蠣各30g,生熟地各20g,白芍18g,
    甘草、麥冬、阿膠、玄參、貝母、五味子各log,雞子黃2枚沖服。服16劑后,自覺癥
    狀減輕。續服30劑,諸癥消失。隨訪至今未發。
        4.震顫麻痹  《浙江中醫雜志》(1985,6:275):某男,62歲。1983年1.1月26曰
    診。雙手顫抖不能控制已2年余,精神緊張時癥狀加重,睡眠時自行消失。伴四肢、軀
    干強直,活動受限,言語時聲音震顫難于聽清,曾經省某醫院神經內科診治,診斷為震
    顫麻痹,給予安坦、東莨菪堿等治療后有好轉,但斷藥后癥狀有增無減。診其脈細弦而
    數,重按無力,舌薄紅少苔。囑停服西藥,予大定風珠:麥冬、干地黃、白芍各12g,
    炙鱉甲、龜甲、牡蠣(三藥先煎)、甘草各12g,阿膠9g(烊沖),五味子、麻仁(杵)
    各6g,雞子黃2只(打沖)。服5劑后癥狀好轉,以后多次復診,均略為加減,共進40
    劑,震顫、強直基本消失。
        5。不寧腿綜合征  《廣西中醫藥》  (1992,3:122):某男,42歲。1985年6月20
    日就診。患者半月前因外感發熱出汗過多引起雙下肢無力,小腿膝踝之間肌肉似痛非
    痛,酸麻脹重,難以名狀,夜間兩腿放何處均感不安,需家人用力打揉捏方可人眠。曾
    予維生素、安定、鈣劑及抗風濕藥治療均無明顯療效,刻診:雙下肢時時擺動不能自.
    主,面色萎黃,舌質紅,干凈無苔,脈虛弱,查體未發現明顯陽性體征。四診合參,辨
    為津虧血虛,筋脈失養之證。擬大定風珠湯加減,以觀動靜。藥用:生白芍30g,生地
    黃30g,麥冬15g,生牡蠣20g(先煎),龜甲20g(先煎),五味子6g,甘草6g,川牛膝
    15g,木瓜15g。水煎去渣,人阿膠lOg、雞子黃2枚,攪勻服。服藥3劑,兩腿擺動減
    輕,夜能人睡,迭進6劑,舌質轉潤,諸癥皆瘳。
        按:大定風珠為滋陰熄風之劑,臨證無論何病,只要緊扣陰血大虧,內風煽動之病
    機,就可放手使用。案1肝厥雖有“古書未見之癥”,但吳氏以其病起于過用溫燥,津
    液被劫無余,予本方出入而收全功。案2乃溫病后期陰損風動兼痰熱塞竅之證,故于原
    方之中加入天竺黃清熱化痰開竅。案3甲亢病屬中醫“癭氣”范疇,故在辨證的基礎
    上,加入玄參、貝母化痰散結。案4西醫治療效果欠佳,投本方補肝之體,和肝之用,
    膏陰潛陽,榮養筋脈,終使震顫、強直得愈。案5為不寧腿綜合征,現代醫學認為該病
    癥原因不明,治療主要為對癥處理。醫者抓住病人素體虛弱,復加發熱、大汗亡津液之
    病史,四診合參,辨為陰津虧損,血不養筋之證,用本方滋陰養血,柔肝緩急,加木
    瓜、牛膝舒筋活絡,藥證合拍,故獲良效。
      [臨床報道]
      1。中風后遺不寐癥  本癥以不寐始于急性腦血管意外之后,夜間睡眠不足3小時,
    或通宵不寐,日夜顛倒,一晝夜睡眠不足5小時為主要表現。共治36例,病程均在三
    個月以內。方法:大定風珠原方,除雞子黃、阿膠外煎煮兩次,去渣,將藥液合并,分
    早、晚兩次服,服前先加熱,納雞子黃1枚攪勻,阿膠烊化兌人。9劑為一療程。結
    果:痊愈23例(停服本方后不用安神類中藥及鎮靜安眠類西藥,可夜寐5—6小時且維
    持15天以上)23例,顯效(夜寐在5—6小時,或由日夜顛倒轉為夜寐5小時以上)7
    例,好轉(夜寐在3—4小時)4例,無效(夜寐不足3小時)2例,總有效率為
    94.4%。認為本癥由肝腎陰虛,肝陽上擾,魂不守舍所致,與溫病陰虛風動之證病名雖
    異,病機相似,故能異病同治而獲效L1j。
      2.職業性眩暈  共治26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20一35歲,在34℃以上環境下
    常年作業,病程1天一5年;其中單純眩暈10例,眩暈伴抽風16例。方法:大定風珠
    每日l劑,溫服。兼胸悶嘔惡,痰多食少,加半夏、白術、天麻;伴抽搐、氣短乏力、
    自汗出者,加人參、龍骨;手足心熱,低熱不退,加知母、丹皮。結果:痊愈(眩暈、
    抽搐等癥消失不復發)10例,顯效(眩暈、抽搐等癥基本消失,生活能自理)12例,
    好轉(眩暈、抽搐等癥減輕)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該病證因高溫下作
    業,汗出較多,日久真陰大傷,陰不戀陽,虛風內動而致,投本方滋陰養液,柔肝熄風,故獲良效。
      3.舌絲狀乳頭萎縮  以大定風珠原方為主,五心煩熱、潮熱加青蒿、地骨皮、丹
    皮、女貞子、旱蓮草,心悸失眠加珍珠母、柏子仁、炒棗仁、百合,口中灼熱加山梔、
    淡竹葉、川連,心煩懊儂加山梔、豆豉,口渴加玄參、天花粉、石斛,便秘加首烏、當
    歸,重用火麻仁,治療u例本病陰虛內熱證患者。結果:痊愈(癥狀全部消失,隨訪
    1年未復發)8例,顯效(癥狀明顯減輕)3例。服藥最少20例,最多110例。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WWW|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 人妻精品动漫H无码中字|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 国产在线午夜不卡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V|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天堂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肥臀浪妇太爽了快点再快点|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 亚洲性无码AV在线欣赏网| 国产玩具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硬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蛋壳|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看国产美女裸体视频| 国产精品丝袜亚洲熟女| 欧美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481页|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日韩有码精品中文字幕|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片AV国语在线观看手机版|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 国产成人AV性色在线影院|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毛| 午夜高清福利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成人VA免费大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