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點擊上方卡片一鍵關注
想知道一個孩子未來能走多遠,只要看他是否懂得“反哺”就夠了。 “劉清華”,原名劉振傲,來自江蘇沭陽的一個農民家庭。在今年的高考中,他以655分、自強計劃加分30分,總分685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預錄取。是因為初高中的同學都知道,自己的姐姐是清華大學的。2013年,大姐考入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一所知名的“雙一流”名校; 2014年,二姐考入清華大學; 如今,小弟劉振傲也被清華錄取了。 然而,當媒體找到劉振傲的父母,詢問他們的育兒經時,卻得知:兩人都只是小學文化,父親常年在外面打工,母親獨自一人照顧三個孩子。平日里,母親沒辦法在學習上給予孩子什么指導,所以一直以來,都只是告訴他們“做人要誠實、守信,偷、搶、罵人都是不行的”。但我卻從短短一分多鐘的采訪視頻里,發現了另一個值得深思的細節:在他看來,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供養姐弟仨上學已經非常辛苦。所以,每當母親問他需不需要買什么東西時,他都會堅定地拒絕:雖然家境清寒,但劉振傲的身上,卻有著多少錢也買不來的東西:我發現,在每一個寒門貴子的故事里,它其實都曾出現過。2017年,龐眾望以684分,和“農村專項計劃” 60分的加分,總計744分的成績斬獲了滄州市的理科狀元。然而,當校長推開龐眾望的家門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破舊的房子里,連一件像樣的家具都沒有,墻壁上糊著泛黃的紙張。這個優秀的男孩,不僅家境貧寒,還有一個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和下肢癱瘓的母親。然而,每次談及自己的家人時,龐眾望都沒有絲毫的窘迫,反而是滿臉的幸福。“我沒有覺得我的家庭有哪一點是拿不出手的。 我的媽媽那么好,我的姥姥姥爺那么好,我的每一個親人都那么好,我并不覺得他們給我丟臉,也不覺得他們有哪一點是不能拿出去討論的。 相反,我覺得別人應該羨慕我才對。”
 要知道,龐眾望的家,即便在農村,也算得上窮上加窮的人家:父母患病,全家只能靠著年邁的姥姥、姥爺撿廢品的那一點微薄收入來維持溫飽。在龐眾望6歲那一年,被檢查出來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立即做手術。可4萬元的手術費,對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而言,無異于是天文數字。當時,不少人勸龐眾望的父母放棄,母親卻堅持坐著輪椅,領著兒子挨家挨戶地借錢,硬是湊足了手術的費用。父親跟著親戚一起外出打工,母親沒日沒夜地做手工活,連姥姥姥爺都更加賣力地去撿廢品。在家里,他掃地、燒水、收拾房間、照顧母親……甚至清洗便盆;在學校里,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勤奮,一點點用自己的獎狀和證書,裝飾了破舊的小屋。沒什么文化,身體還都不好,沒有余錢給孩子報輔導班,更不可能在人生規劃上給孩子出謀劃策。但他們卻用最樸實無華的愛,托舉著孩子一路向前,滋養出了感恩和上進的孩子。最終,跟孩子一起,在愛的雙向奔赴中,打破了命運的桎枯。比如,2019年,那個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時,還在工地上搬磚攢學費的林萬東。他的求學路,是靠著媽媽在工地上搬磚運沙,一點點鋪出來的。并靠著“死磕”的精神,一遍遍背誦、演算,最終考上清華。可學成后,他卻選擇回到大山,為那些跟自己一樣貧窮的孩子帶去愛和希望。再比如,今年高考中,那個取得了652分好成績的湖南考生鐘朋辰。出分后的第一天,他沒有像別人那樣邀請親朋好友、辦升學宴,而是陪著做清潔工的媽媽一起打掃衛生。看了這些寒門貴子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作家三毛曾說過的一句話:“人活著是件美好的事情,不在于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于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 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仔細想想,那些來自中國底層,沒什么文化,也沒多少積蓄的父母。他們為孩子付出了全部,卻獨獨忘記了培育他們的感恩之心。到最后,養出了一匹匹不思進取,只想著如何將父母敲骨吸髓的白眼狼。弟弟今年高考,考試前,她鼓勵一向成績不佳的弟弟,只要考上本科,就獎勵他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可結果,弟弟只考了301分,距離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線還差了一大截。沒想到,正當全家人一起幫弟弟研究能上什么學校時,弟弟卻只關心電腦的型號。還理直氣壯地要求姐姐給自己買一款6000元的電腦。甚至還有一個孩子,因為任性不想上學,任由母親直直地跪在自己面前。絲毫沒有考慮媽媽的感受,還將媽媽的樣子拍照發到了朋友圈,配文寫著:“某個人說自己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著。 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100%是騙人的,用不著論證。 人一定要學會,用行動去心疼父母。能承擔的家庭責任,從小承擔。 一個孩子從小知道心疼你了,長大了他自然會心疼老百姓,心疼集體和國家。” 一個孩子,如果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心疼父母,那么他怎么可能有自驅力?在他看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應該提供的,他不愿意為了父母學習,更不愿意為了家庭和國家的崛起而奮斗。這樣的孩子,只能成為混子,注定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中國的孩子被給予得太多了,被給予得習慣了,以至于他把'被給予’當作理所應當的事情,當作天經地義的事情。 當不再'被給予’的時候,就會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所以,作為父母,特別是普通人家的父母,我們始終要銘記這一點:一個擁有感恩心和責任感,不忘根、不忘本的孩子,即便暫時落后,終有一天,也能憑借著志氣和毅力一飛沖天。相反,那些只知道索取的孩子,一旦沒了父母的羽翼,最終只能自我放棄,并被社會所拋棄。 *本文系男孩派原創,我家有男孩,成長交流平臺,400萬精英家長都已經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