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本泛黃的日記……” “我是一個有著30年閱歷的鐵夾子……” “我是一張跨世紀的警官證……” …… 這些不起眼的“它們” 帶我們一起走進舊時光 聆聽老黨員們曾經(jīng)的歲月故事 “我是一本泛黃的日記,我的主人曾在哈爾濱鐵路公安局哈爾濱公安處雙城北站派出所工作,他叫張金平,2021年退休,大家都親切叫他張叔。” 張叔有寫日記的習慣,厚厚的工作日記,按照年份被整齊擺放在抽屜里。我的邊角被歲月磨得發(fā)皺,張叔說他的全部時光好像都被“安頓”在這里。張叔,父母為其取名金平,期許動蕩的歲月中,張叔能夠平穩(wěn)安樂,寄托了父母最樸實的愛。時光輪轉(zhuǎn)中,張叔也把最深沉的愛給了女兒。雖然忙碌的公安工作,讓張叔不能按時回家,陪伴女兒的時間就更少,對女兒的虧欠就轉(zhuǎn)化成了一段文字:“我缺席了女兒太多的成長,不知道她何時學會騎車,也不知道女兒何時一夜長大……”“姑娘,請記住爸爸一直都在,我真的很愛你,作為一名黨員我相信你能理解我的選擇。”翻看一頁頁文字,張叔無論是身為一名軍人,還是成為一名鐵路警察,崗位變換,初心不變,好像嘀嗒嘀嗒的鐘表,一圈一圈又轉(zhuǎn)回原點。(作者:高躍 哈爾濱鐵路公安局哈爾濱公安處)“我是一個有著30年閱歷的鐵夾子。曾經(jīng)的棱角被磨得光滑、底漆早已看不出本來的顏色、身體內(nèi)的螺絲也慢慢生銹。但我每天都'吱嘎、吱嘎’工作著,我的主人是哈爾濱鐵路公安局海拉爾公安處民警張?zhí)煊睿趫蠹埳峡吹胶梦恼拢偸羌粝聛恚詹卦谖业?懷抱’里。”  我有時候也會懷念起我的第一個主人,他是我現(xiàn)在小主人的師傅,退休的老黨員丁慶東,大家都叫他丁大爺。1992年,31歲的丁慶東背上行囊,成了伊敏火車站唯一的駐站民警。出發(fā)前,他特意買了幾十個大鐵夾子和十幾個筆記本,我就是其中之一。伊敏火車站位于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伊敏礦區(qū)和伊敏鎮(zhèn)中間,離最近的居民區(qū)也有8公里。在這個沒有派出所也沒有警務室的小站,他一個人對接著礦區(qū)公安分局和鎮(zhèn)派出所,管轄著70多公里無護網(wǎng)的鐵路線,還有流動人員占多數(shù)的沿線400余戶居民。在這里,他帶著我,用腳印丈量每米線路,跋涉每條河流,翻越每座山丘;在這里,他用我和伙伴們完善基礎檔案,開展護路宣傳,進行走訪簽約。2012年,我的小主人剛參警,公安處建立了基層基礎工作平臺,在每個派出所設立一個主機,將轄區(qū)內(nèi)所有基礎檔案都上傳,實現(xiàn)了基礎工作從紙質(zhì)化向電子化的跨越。因為所里沒有年輕人,信息錄入速度太慢,丁大爺特意向特警支隊借了兩個年輕人,小主人就是其中一個。在工作完成后,丁大爺把我輕輕放在小主人手中說:“天宇啊,當年的鐵夾子就剩下這一個了,我也快退休了,這些東西也用不上了,就給你吧。看看它在你手里還有沒有用。”如今,已經(jīng)從警10年的主人用我積累文章,吱嘎的聲響總會引來新警小王的目光,他可能體會不到,這30年來我對兩代主人的意義。但我知道,丁大爺認真工作的精神已經(jīng)有了新的傳承。(作者:張?zhí)煊?哈爾濱鐵路公安局海拉爾公安處)“我是所里年齡較大的'老黃牛’了,我的主人是安徽省阜陽市公安局潁東分局辛橋派出所所長邢德勝,我經(jīng)常馱著他下轄區(qū)走訪,載著他走過了六個春秋,我們是'最佳拍檔’,也見證了他的一些非凡過往。” 
邢所長是名有著30年黨齡的老同志,為人低調(diào)謙遜。他給我感觸最深的還得從一個交通肇事案件說起。 2017年一個悶熱的夏季雨夜,在轄區(qū)一條偏僻的小道上發(fā)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位老人被車撞倒死亡,肇事車輛早已逃之夭夭,空曠的田野上回蕩著死者家人撕心裂肺的哭聲。邢所長到場后,隨即展開工作。接下來的調(diào)查取證工作難度出乎所有人的想象,一點有價值的線索都沒有。邢所長帶領辦案民警決定反向推定。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邢所長在反復查看監(jiān)控影像資料中,發(fā)現(xiàn)有輛車子的反光貼十分耀眼。隨后,邢所長騎著我開展了大量走訪,“必須盡快破案,給死者一個交代”! 案件破了,死者家屬給邢所長送來了一面寫著“心系人民破案如神”字樣的錦旗,那可是群眾對我們公安工作的高度認可,那面錦旗一直被邢所長高高掛在黨員活動室的墻上,激勵著每一個人。(作者:李爭光 安徽省阜陽市公安局潁東分局辛橋派出所) “我是一張小小的警官證,很輕,也就幾克重,但在主人眼里,卻很重。我的出生日期是1996年10月1日,而我的主人也是在這一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就這樣,我跟隨著他走過了26年的黨員生涯……”  我的主人叫曹敏,是黑龍江省墾區(qū)公安局寶泉嶺分局向陽派出所民警。1993年,27歲的他懷著對公安工作的向往來到了向陽派出所工作。1996年,他第一次將我拿到手中,用他的話來說:“穿上了這身警服,證明你是一名警察,脫下警服換上便裝,要隨身帶著警官證,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警察,擔當起警察的責任。”而他也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諾言。從刑警隊到社區(qū)民警,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了29年。近30余載春去秋來,稱呼從“小曹”變成“老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護航在社區(qū)警務工作的站臺上,也在轄區(qū)2萬居民的心中刻下了“知心人、貼心人、勤務員”的標簽,而我——這張跨越世紀的“警官證”更印在了轄區(qū)居民心中。他付出的是青春年華,收獲的是轄區(qū)平安。盡管警官證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老曹卻一直將我留存著,在我的身上有他曾經(jīng)稚嫩的臉龐,有他最初從警的初心,有他走萬里路、解千家愁的為民情懷。他付出的是青春年華,收獲的是轄區(qū)平安。盡管警官證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老曹卻一直將我留存著,在我的身上有他曾經(jīng)稚嫩的臉龐,有他最初從警的初心,有他走萬里路、解千家愁的為民情懷。(作者:蔡廣振 黑龍江省墾區(qū)公安局寶泉嶺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