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聞天
在毛先生之前,中共最高領導人有過五任: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博古、張聞天;也就是說,毛先生是從張聞天的手上接過中共大印的。
張聞天原名應皋(也作蔭皋),曾化名洛甫,字聞天,祖籍江蘇無錫,1900年8月30日出生于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張聞天的“聞天”二字取自于《詩經》“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張聞天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平時我們聽到的說法,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毛先生的領導地位,但實際上,毛先生在遵義會議上、是被增選為政治局常委、而不是最高領導人,擔任總書記一職的最高領導人是張聞天。
并且、在此之前,張聞天在中共黨內的地位就已經相當高了。向忠發擔任中共最高領導人時,實際上主持中共工作的,先是李立三、后是王明。1931年9月,王明赴蘇聯前,操控組成了一個臨時中央政治局,“臨時中央”的常委有博古(秦邦憲)、張聞天、盧福坦,指定負責人為博古。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設立中央書記處(又被混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時,書記(常委)名單為:秦邦憲、周恩來、張聞天、陳云、王明、張國燾、項英。
1937年12月,左起:張聞天、康生、周恩來、凱豐、王明、毛澤東、任弼時、張國燾
1956年10月4日,張聞天,毛澤東,宋慶齡,周恩來,陳毅
在遵義會議前夕,張聞天在黨內的地位僅次于博古。張聞天在《從福建事變到遵義會議》中寫道:“長征出發后,我同毛澤東、王稼祥二位同志住在一起。毛澤東同志開始對我們解釋反五次'圍剿’中中央過去在軍事領導上的錯誤,我很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見,并且在政治局內開始了反對李德、博古的斗爭,一直到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后,張聞天代替博古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有博古、周恩來、張聞天、陳云,“以毛澤東同志為周恩來同志的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
張聞天“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領導層穩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遵義會議后,常委還是之前的常委,只是博古不再是負責人;毛先生成為了常委,但身份只是周恩來的助手。領導層看似變化不大,但其實卻是一場重要轉變的開端。
張聞天任職期間,最大的貢獻是讓中共中央領導層平穩過渡到了以毛先生為核心。張聞天知人善用,“二次回遵義后,我看出周恩來同志領導戰爭無把握,故提議毛澤東同志去前方當前敵總指揮”。1935年8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沙窩會議上確定,由毛先生負責軍事工作。毛周調換位置,周成了毛的軍事助手。
遵義會議后,張聞天多次主動提出將自己的職務讓出來,都被毛先生勸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38年秋天召開六屆六中全會前。當時,共產國際已確認毛先生為中共領袖,但職務未明確。張聞天就在會議期間誠懇地提出,應推舉毛先生為黨中央總書記。
張聞天和妻子劉英
但毛先生經過全面考慮,對張聞天說:“洛甫,你是'明君’,開明之君,黨中央總書記繼續由你擔任吧。”據說,毛先生稱張聞天為“明君”時,還自稱為“大帥”。那個時期,他們兩個配合非常密切,曾聯名(多署“洛毛”)發出電報286件。
從接替博古成為總書記,如果計算到1938年共產國際明確支持毛為中共領袖,張聞天擔任中共總書記的時間是四年;如果按組織程序、計算到1943年3月毛正式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張聞天任總書記的時間是八年。
1976年7月1日,張聞天同志在江蘇無錫病逝。而這一天是中共建黨55周年的紀念日。張聞天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