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李姓入長[閩腔唱曲 ]??贊李姓入長(一) 系出隴西萬千叢,中華李姓祖源同。 武周結黨謀大位。奪爵欺宗害武陽。 郡王王妃雙罹難,萬康申敘復宗祥。 江王苗裔閩邦衍,李融忠肝義膽揚[1]。 廿四親堂衍世廣[2],尚芬大將葬仙鄉[3] 。 金吾神道千二載,皇胄居航信史詳。 贊李姓入長(二) 沙京“五李大家墓”,大家“掰眾”意深長。 五峰五李同宗祖,“芒箸”磹前玉印盆[4] 。 田園鄰界語言多,世遠情疏陌路常。 何況千年傳卌世。孫曾看近“淡遠源”。解放至今超半紀,遠祖墳前荊棘荒。 “祥公之先觀察使”,瀏師謹記口碑傳。著名塾師“烏先生” “五李一家”鄭重言。慈俤半殘文墨少,“大公”話語叔翁言[5] 。 石馬岐峰老譜載,李公真兆篆贊皇。 廣安宅第鄉賢會,一展瓚公豈偶然。 贊皇 贊王 寓李“瓚”,咸通入閩任郡長。 千年興廢多劫難,尊祖敬宗幸保全。 考古技術日新異,保護文物證端詳。 贊李姓入長(三) 各李來長縱有別,溯推遷祖本中原。 諸姓文明多特色,伏羲天道祖炎黃。 保家衛國祭先賢,祖德宗功保發祥。 繼繼繩繩行大道,中華視野萬年長。 [注釋] [注1] 典出李融護主。 [注2] 江王6世孫李尚芳輩,堂兄弟廿多人。 [注3] 金吾衛大將軍尚芬李公葬吳航仙山街即今仙高,墓道碑寶貴文物尚在。若干年前余同李惠生會長前往拜謁尚見墓臂一段術米糊三合土。 [注4] “贊皇李公真兆”坐落岐峰。墓后兩大塊巨巖重疊,上方挺立一圓錐形巖柱,俗稱“天然芒著”;距墓碑前十米有巖石一塊長寬高各約3米狀如大印,下托巖盤。文革間皆被采石者圖利毀景。 [注5] 鄉瀏師當面親口告訴愚彤:悲俤叔公諱“烏獺”,壽91歲時,口碑傳給慈俤曰 此臺大家墓,五李都有份。 其實早前當余少年約1954至1960年代隨陳禮調恩師寫生隨行“書僮”時期多次聽多位鄉老說過“此臺大家墓,五李都有份”。直至日前壬寅六月初二6月30日石馬李炎官也傳前輩類似的話。誠乃必然。 [后記] 今日搬動舊紙堆發現“2010歲次庚寅冬至”文稿第76碼。系愚彤婉辭李鄉瀏老師誠邀聯名其大作《李瓚號贊皇衍系考略》之后思念景仰瀏師之治學精誠而創作。今即拍照重錄,錯字、結語、注文序號有所修改。敬獻同時代有緣眾鄉賢檢驗共勉。記為祝福 新時代中華民族祖宗圣賢天人合一信仰自信,中國人民謀幸福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祖國統一 共同富裕安康 必然實現。 壬寅六月初六7月4日篔畝裔高丹三385-5 |
|
來自: 新用戶6063S4g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