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懷一顆感恩的心(62) 作者:李付春(微信lifuchun1129)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62)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請關注公眾號。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那就點“在看”以后轉走,謝謝! 人生在世,立于天地之間,都要常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要感恩人間,感恩社會,當然,更要感恩我們的父母。 那年爬泰山,在半山腰上發現有棵母子槐,子槐樹郁郁蔥蔥、參天茂盛,而母槐樹卻已經干枯。雖然生死兩重天,但樹根卻始終纏繞著不分離。象征著母親一生中對兒女的牽掛,即使她死了也會把自己的軀體作為兒子健康成長的養料。因為母親死了,作為兒子唯一能做的就是長大成才,為路人擋風遮雨。 有首歌唱得好:無論你官多大,無論你走多遠,都不要忘了咱的媽。小的時候,母親把我們養大,給我們縫好書包,把我們送進學校。讀完小學上中學,上完中學讀大學,讀完大學讀碩士,念完碩士讀博士。把母親的青絲讀成白發,但愿別像馮鞏的相聲里所說,等你讀完博士后媽媽成了烈士。 感恩母親就是要我們去報答母親,首先要我們有顆感恩的心,盡上我們的最大努力,不一定非要一天三問安,每天把母親背到炕頭上。因為母親對于兒女的要求并不高,她也不需要你整天在她膝下端盆洗腳,除非媽媽病了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她的希望是自己的兒女越有出息越好。 別忘了,無論我們在外面怎樣地摸爬滾打,有時弄得傷痕累累、遍體鱗傷,最關切的是我們的親媽,盡管她為你做不了什么,但能為你拂拭臉上艱辛的淚花。當你事業上如日中天,工作上取得顯赫成績的時候,真心為你祝福的還是你的親媽。盡管她沒有你身邊那些人的美言話語,但在她那開心的笑聲里包含著為你的驕傲和自豪。 無論你的官職有多大,無論你飛得有多高,你在母親的心里就是一個風箏,時空間有根無形的線,始終在用眼睛注視著遠方,用那蒼老干癟的一雙手為你保駕護航,掌握你放飛的方向。 只知道我們從孩提走到青年,后來有了自己的新家。也許忽略了身后的母親由年輕美麗的少婦,隨著歲月的推移,皺紋已經慢慢爬上她的額頭,日趨斑白的鬢梢上始終留下操勞的風霜。當我們站在高處那養尊處優的環境中,或者和朋友們推杯換盞之時,莫忘了是誰在背后撫育我們長大,是誰托起我們展翅高飛? 家鄉有句俗諺:母親疼兒女沒縫兒,兒女疼老人沒空兒。也就是說,父母把全部的愛給了兒女,兒女由于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而沒有時間去尊愛父母。每天我們都在忙,這無可否認,父母更體諒我們。可是,無論我們走多遠,無論我們有多忙,也應該抽出點時間去看看爹娘。 記得兒時放學回家,推開大門的同時,就會隨即喊一聲“媽”。從那時起,我們就知道,媽媽就是家。家就是愛的港灣,媽媽就是燈塔,無論我們將來航行到什么地方,都會鎖定這個港灣來避風躲浪。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作者: 李付春 日期: 2013.12.28 來源: 三江都市報 版次: 第B05版: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