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和朋友聊天,想起了以前的艱難歲月。 那個年代,家里的糧食不夠吃,只有用五谷雜糧兼著吃。 每年水稻豐收的時候,才能舒舒服服吃幾頓純米飯,對于我們來說,已經是奢侈的美味了。 有時候米飯剛蒸好,隔著幾條街都能聞到香味,看著我們饞得流口水,母親直接舀一點米飯,用力捏成米飯團子,我們毫不客氣,拿起就吃。哪怕沒有任何調料,在我們眼里,比人參果還香。 現在生活好了,卻再也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還是要感謝偉大的祖國,感謝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實“食玉炊桂”的意思并不是“錦衣玉食”。 ![]()
“食玉炊桂”出自《戰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意思是吃的糧食像玉器一樣貴,燒的燃料(古代燒柴)像桂木一樣昂貴。用來比喻物價昂貴,貴得離譜,百姓負擔不起,苦不堪言。近義詞是“薪桂米珠”(也寫作“米珠薪桂”),都是說柴火像桂木一樣貴,糧食像珍珠一樣貴。都是形容物價昂貴,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范圍。 前面我們說過,楚威王在位的時候,蘇秦積極促成合縱聯盟。 等到蘇秦死了,秦國就派出張儀游說各國,瓦解合縱聯盟。 這個時候,楚威王已經死了,楚懷王即位,他是個邏輯混亂的人。 張儀到了楚國以后,楚懷王愛惜張儀是個人才,用最高規格接待了張儀,還卑微地說道:“楚國廟小,寡人德薄,先生還是來了,這是楚國的榮幸呀!” ![]()
張儀是個老狐貍,趁機建議楚國和齊國絕交,積極向秦國靠攏。還承諾給楚國六百里土地,以表誠意。 楚懷王信以為真,馬上派出使者告訴齊國:“我們要和你絕交。” 大臣陳珍頭腦清醒,他提醒楚懷王:“我們貿然和齊國絕交就得罪了齊國;我們跪著給秦國當癩皮狗,就得不到秦國的尊重。這是兩面不討好的餿主意呀!” 楚懷王一心想著六百里肥沃的土地,哪里聽得進去。還派人跟著張儀到秦國接收土地。 張儀到了秦國,假裝從馬上摔下來,三個月不上朝。 大臣們都覺得上了張儀的當,倒是楚懷王腦回路清奇,心想:“是不是我們的誠意不夠呀!” ![]()
就派出使者到齊國,“北罵齊王”,把齊王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齊王氣得撕毀文書,折斷“使節杖”,把使者打得他的爹媽都不認識了。 齊王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派出使者聯盟秦國,還承諾:“不首先挑戰秦國”。 這個時候,張儀才慢吞吞上了朝,都楚國的使者說:“我明明答應的是六里土地,那里是六百里。” 楚懷王大怒,出兵攻打秦國,楚國那里是裝備精良的秦軍的對手,在丹陽慘敗,死傷八萬余人,正副將軍被俘,還丟掉了漢中郡。韓、魏兩國也趁火打劫,南下攻楚,一直打到鄧地。 楚國顏面盡失,卻只恨張儀一人。 楚懷王十八年,秦國派出使者到楚國:“愿意歸還漢中郡一半的土地,與楚國重歸于好。” ![]()
楚懷王卻說:“不要土地,只要張儀一人。”秦國就把張儀交給了楚國。 誰知道張儀已經暗中買通了鄭袖,趁機說道:“秦國愿意給楚國上庸六縣的土地,還有美女珍寶無數。還誠意邀請楚王到秦國免費旅游。” 楚懷王再次信以為真,放跑了張儀,還興沖沖跑到秦國,等著迎娶美女還有免費旅游。 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軟禁起來,讓楚國割讓土地交換。 楚國倒是硬骨頭,重新立楚傾襄王,拒絕割讓土地。 秦國大怒,出兵攻打楚國,斬首五萬余人,奪得十五座城池。 楚懷王趁機逃跑,秦國阻斷了通往楚國的路,楚懷王只好從小路逃往趙國,向趙國求救。 趙王害怕強大的秦國,不敢接納他。楚懷王只得又逃往魏國。 ![]()
楚懷王如喪家之犬,一路逃亡。一路上看見百姓由于戰亂流離失所,物資短缺,人民“食玉炊桂”,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楚懷王如夢初醒,悔不當初,可惜一切都晚了。 楚懷王還沒有逃到魏國,就被秦軍俘虜了,不久之后,客死秦國。 楚懷王死后,楚傾襄王昏庸無能,楚國更加衰落,屈原失望透頂,投汨羅江而死。 我們今天能過上幸福生活,還是很幸運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應該明白“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更應該愛惜糧食,不要等到食物短缺了,等到“食玉炊桂”了,才追悔莫及。 參考資料:《中華成語大詞典》《戰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史記·楚世家》《全歷史·楚懷王》 聲明:配圖來源于網絡,與本文無關,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