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諸帝尤其是中興的圣、興、道三帝均篤信佛法,廣修佛塔,大力提倡推崇佛學。遼寧境內現存遼塔有39座,塔基地宮遺址眾多,僅北票市就有18處,主要分布在遼西地區,雄踞中國北方諸省之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在遼塔地宮(含下宮),出土的文物十分豐富,并大都出土了明確紀年的經幢或刻石,是研究遼代歷史、人物、職官、佛教、文化、教育、歷史地理的重要文字資料,對于補充或訂正《遼史》具有不可替代、彌足珍貴的史料價值,長期以來一直備受學術界的關注與重視。其中,以朝陽市雙塔區新華路遼代石宮出土的四神鎏金銀棺、朝陽北塔地宮出土的石經幢、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地宮四壁的四天王壁畫尤為重要,為其他地區遼塔地宮里出土文物所未見。朝陽市雙塔區新華路遼代石宮出土的高臺座浮雕四神鎏金銀棺,玲瓏別致,工藝精湛,彌足珍貴,其整體浮雕風格尚存唐代余韻。據出土的定光佛舍利銘記刻石所記,這批珍寶的埋葬時間為遼圣宗統和二年(984年),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遼代四神棺具。朝陽北塔地宮出土的石經幢,其形體之高大完整,雕刻之精美,經文內容之豐富,迄今在遼代經幢中極為罕見,對于核定佛經,研究古代建筑、雕刻藝術,都是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地宮里出土的四大天王壁畫,從筆法、顏料、畫風和人物神態都與山西省佛興寺東大殿內唐代壁畫十分相似,頗具唐代余韻,具有很高的繪畫和藝術價值,應屬遼代壁畫中的上乘之作。以上三點,均具有填補空白的重要學術價值。我們期望,今后學術界應當加強對這些佛教文化相關文物的研究,以期推動學術的交流與進步。 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地宮北面壁畫(多聞天王) ![]() 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地宮東面壁畫(持國天王) ![]() 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地宮南面壁畫(增長天王) ![]() 沈陽無垢凈光舍利塔地宮西面壁畫(廣目天王) ![]() 沈陽新民遼濱塔下宮出土舍利函 ![]() 朝陽北塔地宮出土石經幢 朝陽北塔地宮出土石函 ![]() 朝陽遼代石宮出土四神鎏金銀棺 ![]() ![]() ![]() 本文由 趙越 閆廣宇 摘編自 叢麗莉 主編《沈陽考古文集(第8集)》之《遼寧遼塔地宮考古發現述略》。內容有刪節、調整。 (審核:孫莉) 978-7-03-072172-3 定價:268.0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