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坐在朝堂之上,他和文武百官,正在等待一個衣衫襤褸的人,宣讀從西北帶來的一個消息。 只見這個人跪在大殿下,顫顫巍巍地打開一封信,然后用盡全身的力氣大聲疾呼:“沙州光復,大帥張議潮收復沙州!” ![]() 頓時整個朝堂沸騰了,這是安史之亂后,長安收到的唯一的好消息。 很快,張議潮的名字便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這個時節(jié)沙州的瓜果應該熟了,張大帥和將士們可以用甜美的瓜果解解渴了。 ![]() 來,來,來,我的兄弟,我們再喝一杯。 這酒的味道怎么有點咸? 整個長安已經(jīng)買不到一滴酒了,那是我忍了這么多年的眼淚。。。。。。 ![]() 這一夜,整個長安張燈結(jié)彩,這一夜,整個長安陷入不眠。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位張議潮的傳奇故事。 大唐,這個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 ![]() 在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后,開始急速地走下了巔峰。 就在這個時候,西北這個地區(qū),吐蕃人看準時機,逐漸蠶食了整個西北。 自此,西北地區(qū)的老百姓陷入了異族的統(tǒng)治,他們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 甚至,他們沒有被當做人,而是像牲畜一樣,遭人驅(qū)趕。 而大唐,再也無力出兵解救這里的百姓,這里似乎成了人間煉獄。 張議潮出生在瓜州的望族,他所在的張氏家族,是吐蕃統(tǒng)治者拉攏的對象,所以在當?shù)赜幸恍?勢力。 ![]() 但是,張議潮從小就看過太多的人間悲劇,他卻無能為力。 因為他的家族,在這里僅僅能自保,在這個兵荒馬亂的世界里,能活著一天就是賺了一天,根本沒有希望。 不過,復仇的種子,一直在張議潮的心中,他從小就苦練本領,等待著一個時機。 ![]()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吐蕃統(tǒng)治者意外亡故,他們內(nèi)部開始了內(nèi)斗。 張議潮認為機會來了,他在沙州府衙豎起了大旗。 一時間,沙州的英雄豪杰聽說了消息,都前來投奔他。 ![]() 他看著眼前的眾人,深情地對大家說:“我們原本都是大堂的子民,現(xiàn)在淪陷于異族之手。如今胡人忙于內(nèi)亂,光復瓜州,正待此時!” 隨即,義軍很快就光復了瓜州。吐蕃軍隊看到聲勢浩大的義軍,根本沒敢抵抗,直接棄城而逃。 光復瓜州之后,張議潮便派人將這個消息向大唐傳遞。 ![]() 他渴望唐朝皇帝得到消息后,可以與他共同收復河西諸州。 在他和義軍之中,大唐是他們勇于反抗的胡人的精神支柱。 于是,便有了開頭提到的那一幕,跪在大殿之上的人,就是張議潮派出的信使高進達。 ![]() 就在高進達向宣宗皇帝報捷的時候,張議潮并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 他率領手下的義軍,一舉收復了甘州、肅州、伊州。 這時完成報捷任務的高進達回到了張議潮身邊,他帶了大唐的封賞。 從此張議潮的義軍,有了自己的名號“歸義軍”,張議潮任歸義軍節(jié)度使。 ![]() 盡管大唐派不出一兵一卒,這對于張議潮和河西百姓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 當?shù)氐陌傩湛吹綒w義軍的大旗在城頭飄揚,他們知道唐軍還在,大唐的雄威還在! 受到了鼓舞的張議潮,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打下涼州,只要打下涼州,我們就與大唐接壤了! ![]()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歸義軍的眾多將領說了出來。 聽到這個計劃的眾多將領,各個神采奕奕,恨不得下一秒就把涼州一口吃掉。 因為他們憋屈太久了,在胡人的統(tǒng)治之下,他們太久沒有這么揚眉吐氣的勝利了。 所以涼州城必須拿下,這場勝利必須拿下! 但是,涼州是胡人重點經(jīng)營的地盤,不但有重兵把守,更是易守難攻。 張議潮沒有被之前的連續(xù)勝利,沖昏了頭腦。 他做了認真的準備之后,才對涼州發(fā)起了進攻。 ![]() 這一仗,一打就是兩年,歸義軍的將士經(jīng)過浴血奮戰(zhàn),終于拿下了這塊硬骨頭。 在攻破城門的那一刻,河西終于又一次與大唐連成了一片。 這一戰(zhàn),打得驚天動地,火光直沖云霄,喊殺聲久久回蕩在天際。 ![]() 涼州之戰(zhàn),不但打通了河西與大唐的聯(lián)系,更是打掉了胡人的囂張氣焰。 這一戰(zhàn),讓河西的諸多番族,又一次回想起了被唐軍壓制的恐懼。 從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張議潮和歸義軍,留下了屬于他們的地位。 取得勝利后,消息傳到了長安,長安城再一次沸騰了,張議潮奉詔進京面圣。 ![]() 當張議潮走在了繁華的長安城,這里曾經(jīng)是他夢里的地方。 現(xiàn)如今,夢想照進了現(xiàn)實,他看著周圍百姓投來的目光,享受著他們的吶喊。 他值得擁有這一切,這個古老的都城,自從安史之亂后,就如同失去了色彩,陷入了一片死寂。 ![]() 是張議潮的勝利,讓長安城的百姓,心中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之火。 仿佛,大唐的盛世并沒有遠去,往日的榮光,在這一刻重現(xiàn)。 張議潮的傳奇故事,被記錄在了敦煌的壁畫上。 ![]() 在這副壁畫上,你會看到一位威風的大將軍,正在帶領他的軍隊,前往前往的戰(zhàn)場。 這就是著名的《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這就是大唐最后的余暉,張議潮。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