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脫發,白頭發的煩惱,每次洗頭發,梳頭發,看著掉下來的頭發日漸變多,以及不知何時冒出來的一根白頭發著實心痛。 上網瀏覽加上身邊親朋好友的推薦,有人便買了黑芝麻,黑豆等,想著食療吧,可這些做法多少都是給了自己一個心理安慰,至于有效沒效自己心里也確實嘀咕。 朋友深受這煩惱,也是精心去買了黑芝麻,黑豆等谷物,每天吃著,可總是感覺不是很管用,便來問我,中醫有沒有什么補氣血,防脫發的好辦法。 擇日不如撞日,今兒個我就寫下這篇文章告訴大家這兩味小丸藥,桑麻丸和扶桑至寶丹。 脫發和白發的原因 先和大家賣個關子,說說為什么會脫發和白發,除了自然的新陳代謝,血燥等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血虛。 中醫理論上講,發為血之余,即認為是發是由多余之血所化生。正常人發黑如烏羽,濃密又有光澤是腎氣充足,氣血旺盛的表現。 若是氣血虧虛,那作為其之余的頭發便必然受到影響,表現出頭發黯淡枯黃無澤,脫發,甚或是白發。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血虛呢? 簡單來講,可以觀察自己指甲,眼瞼,唇舌的顏色是否是淡白色,血色較少,而且血虛之人脈象多為細脈,有的還伴有頭暈眼花,心悸,睡不著覺,老是忘事兒,肢體有麻木感的表現。 ▋那如何養發呢? 不妨從養血入手,多從肝脾兩臟來治療。 脾主人一身之運化,為化生血液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充足的原料,又統攝全身血液,就像是人體的發電站,給身體提供著動力; 肝藏血,是血液儲存的大本營,濡養著肝以及其形體官竅,這兩臟與血之調攝補養密切相關。 說罷這些,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小丸藥,扶桑至寶丹(桑麻丸),相比起單單靠食物來補身體損耗的氣血等要好用得多。 扶桑至寶丹 丸藥之精華寶貴者,稱之為丹,單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丹藥在古代便是被人所嘆服的,贊為至寶。 在清代的《醫方集解》引載易名為“扶桑丸”,在《醫級寶鑒》選錄并更名為“桑麻丸”。 組成一共有三味藥,分別是桑葉、芝麻、白蜜。 黑芝麻的烏發養發的說法廣為人知,雖然大多是對黑芝麻半信半疑的態度,但也有很多人已經習慣性在家里常備一點黑芝麻糊。 但畢竟是食物,要想起效果必然要經過長時間的服用才能看到效果。其實,在中醫里,要想養發烏發,除了單單吃黑芝麻,我們往往選擇加入和它相互配伍的桑葉,比起單靠勢單力薄的一位黑芝麻,效果要好很多。 扶桑至寶丹的制作方法: 取曬干后的嫩桑葉500g和150g黑芝麻共同打成碎末,然后用蜂蜜調成丸;或將桑葉熬水后加黑芝麻粉白蜜熬成膏狀后冷藏,用時溫水沖服。 《醫方集解》載,桑葉甘寒,入手足陽明經,涼血燥濕而除風;黑芝麻甘平色黑,益腎補肝,潤腑臟,填精髓。 氣血精髓充足,便容顏光澤,祛除病痛且黑發,其主治肝經虛熱引起的頭眩目花,迎風流淚,皮膚粗糙,須發早白,大便干結者。 關于這個丸藥,古時候對其的養生保健功效也有記載,幾乎是有些神話傳說的意味了。 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稱,此方系相國袁郡八十八翁介溪得之胡僧秘方,經他親自試服后感覺像是換了一身皮骨,服用多年后得以長壽且年邁仍是耳聰目明。 他在書中講道,日服二次,大約百丸,用白開水送服。三個月之后,身體上有小疹子產生,他解釋道,這是藥力所致,不必驚恐害怕,繼續服用不久便遍體光潔,肌如凝脂。 服用了半年之后,精力充沛,諸病不會發生。久服自然便會長壽。老人服之,步健眼明,發白變黑,又能消痰生津,補腦添精,功效還有很多。不知古人所述之真偽,且給大家看之。 桑麻丸解 桑樹一身都是寶,桑葉,桑葚,甚至連桑樹皮都可入藥,這里我們且說說桑葉,桑葉藥性甘,苦,寒,歸肺,肝經。 花葉之品,其性輕清,故桑葉可疏散風熱之邪。且入肝經,甘潤補益陰液,故可清肝平肝明目。 黑芝麻藥性甘,平,歸肝,腎,大腸經,功可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常與桑葉配伍用于肝腎不足,精血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須發早白,病后脫發。 早在《神農本草經》便記載其久服輕身不老,而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中也發現其有抗衰老作用,可使實驗動物的衰老現象推遲。 白蜜甘平,補中益氣,和百藥,在此處主要可煉蜜為丸,將桑葉和黑芝麻做成丸藥。 桑麻丸中桑葉和黑芝麻一清一潤,一升一降,這兩味藥配伍得當全面,相互協同,加入白蜜共同發揮其補肝養目、養血潤燥的功效。 所以,當身邊的朋友,以及長輩們問起來黑芝麻治療脫發白發是否有用,以及養發烏發吃些什么好的時候。 我們往往不會單單只是說每天一小碗黑芝麻糊就有奇效,還是推薦他們去買些桑麻丸去服用,不單單比起黑芝麻糊有用,而且比起黑芝麻糊更方便快捷,便于日常生活的服用,而且更能堅持下來。 養生重養血,身體健康的維護不只要靠單純地治療,平時的日常養生保健也是必不可少的,脫發和白發,在生活起居,養生調攝等方面加以注意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切記要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