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氣虛汗出不止,用好一味中藥! 氣虛多見就是自汗多,而陰虛多見是盜汗,在中醫(yī)里汗為心之液,出汗多會傷津耗心神,引起乏力、面色白、食欲不佳、容易感冒、失眠多夢、口干口渴等出汗就兩種情況,一是白天稍微活動就出汗,二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人醒了就止汗。 中醫(yī)出汗病機叫“陽加于陰謂之汗”,理解就是鍋里有冷水,鍋底加火煮水,水才能變成氣蒸騰出來,水就是陰,火就是陽,陽作用在陰上汗就出來了。 自汗是人體衛(wèi)氣不足引起的,衛(wèi)氣無法固護津液,稍有活動,就會大量汗出;盜汗是多見人體陰津不足引起的,陰虛生內(nèi)熱,而津液外泄。 同時汗還是心之液和五臟六腑有關(guān),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jié)果(津液)比較寶貴,那怎么保護好津液呢? 浮小麥止汗《綱目》記有:益氣除熱,止自汗盜汗,骨蒸虛熱,浮小麥,性涼,味甘咸,歸心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有益氣、除熱和止汗之功平時出汗的可以把浮小麥炒干后煎湯即可#超能健康團##清風計劃##中醫(yī)來了# ![]() |
|
來自: 大小金 > 《醫(yī)藥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