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都不容易,只有積極樂觀地生活,才能得到更多的快樂和幸福。而要積極樂觀地生活,就應當懂得“放”。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的提問是:“人到中年,最高級的活法是怎樣?” 其中有一個得到高贊的回答是:“放”。 而我覺得,“放”不僅是中年人的最高級活法,也應當是年輕人、老年人的最高級活法。 那么,這里所說的“放”是指什么呢?應當說“放”的內涵非常豐富,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放”,應當是放下攀比、放棄計較、放手管控、放開眼界、放寬胸懷。 01 放下攀比,追求超越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一個人如果不顧自己的具體情況和條件,盲目與別人攀比,就可能比出煩惱、比出憂愁、比出怨氣。 在現實中,有的人見別人換了新房子也要跟著換房子,見別人換了新車也要跟著換新車,不顧自身的家庭條件,如此攀比人活著就很累了。 放下攀比,就是要懂得生活中的成功并非取決于我們與別人相比做得如何,而是取決于我們所做的與我們所能夠做到的相比如何;懂得超越別人只是完成人生目標過程中的副產品,超越自己才是完成人生目標過程中的主產品;懂得與自己的過去相比,與自己的潛力相比,用“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這句話來鼓勵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掘自己的潛力,在自我加壓、自討苦吃、自我鞭策中,不斷磨煉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努力創造更加精彩幸福的人生。 ![]() 02 放棄計較,追求快樂 有人說:“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p>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難以滿足的欲望,是對名利、得失的計較,因為有了對名利、得失的計較,便生出了許多煩惱。 放棄計較,就是要過好“得失”關,全面理解“失去休閑、得到充實,失去玩樂、得到事業,失去輕松、得到鍛煉”的深刻內涵,堅決破除患得患失的思想,有一種“舍小家、為大家,舍自己、為國家”的高尚情懷,少計較個人得失、多考慮全局利益,少計較升遷快慢、多考慮能力提升,少計較崗位忙閑、多考慮事業發展,努力創造無愧于新時代要求的新業績;過好“名利”關,以豁達的精神和超然的態度對待名利,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把責任看重一點,把職位看淡一點,把事業看重一點,把名利看淡一點,切實做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誘、不為欲所惑,努力成為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奮發有為的追夢人。 ![]() 03 放手管控,追求輕松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自有兒孫路”。對兒孫的事管控得過多,事必躬親,會活得很累,也會讓兒孫反感,吃力不討好。 放手管控,就是要支持孩子在懂得選擇時自己做主,并按照自己選擇的路走下去,鼓勵孩子學會獨立、直面風雨、一路堅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只要發揮參謀作用就可以了,別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替他們做決定;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養育自己的子女,而不去干預或替代孫輩的養育。 04 放開眼界,追求境界 有人說:“眼界廣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狹者其作為也必小?!睕]有開闊的眼界,就很難擁有崇高的境界。眼界是境界的前提,眼界博大,境界才會高遠,有境界就會有成就?!耙估勺源蟆闭撸且驗槌缟骄X阻礙了夜郎國君的視線,不知叢山之外漢之遼闊。視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成之所達,體現出的是眼界與成就的統一,眼界寬廣度決定成就之大小。 放開眼界,就是要能夠全面理解“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的深刻內涵;能夠充分認識到眼光短淺的人不可能賺大錢,眼光短淺的人也不可能成大器;能夠高瞻遠矚,甘做鋪墊工作,愿抓未成之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不做急功近利、寅吃卯糧的事,不圖一時之名,不貪一時之利。 ![]() 05 放寬胸懷,追求和諧 俗話說:“胸懷有多寬,天地就有多大”。人的胸懷有大有小,各不相同。胸懷的大小,決定著一個人成功的不同層次。胸懷寬廣,事有大成;胸懷狹窄,一事無成。這也說明,一個人放寬胸懷,對于其成功是起到關鍵性作用的。 放寬胸懷,就是要做到容人之長,不嫉賢妒能,見賢思齊,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做到容人之短,不求全責備,寬恕別人的短處、缺點;做到容人之功,不攬功推過,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喝彩、點贊;做到容人之過,不計前嫌,原諒別人的過錯,以德報怨;做到容人之異,盡量去接受、尊重、理解、容納別人的立場和觀點,博采眾長,從善如流,兼收并蓄。 ![]() |
|
來自: 小橋流水1i79ra > 《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