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殤》 練習題 2011 5 26 一、選擇訓練 1.戰國后期出現的一種新詩體是( ) A. 詩經 B. 楚辭 C. 大賦 D. 樂府 2.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是( ) A. 李白 B. 曹操 C. 屈原 D. 陶淵明 3.以下各句愛國古詩詞和作者對應錯誤的一句是( ) A.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楚·屈原《離騷》 B.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辛棄疾《揚子江》 C.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戰國·楚·屈原《國殤》 D.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 4.對下面句子里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操吳戈兮被犀甲 被:披,穿著 B. 凌余陣兮躐余行 凌:侵犯 C. 援玉枹兮擊鳴鼓 援:拿起 D. 首身離兮心不懲 懲:懲罰 5.以下各句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 《國殤》的語言像屈原其他詩作那樣色彩瑰麗,鮮明地體現了屈原的語言風格。 B. 《國殤》刻畫了一批英勇無畏的烈士形象。雖然遙隔兩千多年,但烈士們的英雄氣概,卻依舊能夠震撼我們的心靈,為之深深感動。 C. 屈原作《國殤》是為了激勵楚國人前仆后繼,抗擊敵人,發揚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D. 《國殤》從敵勝我敗著筆,這是現實情況的反映。戰國時期秦楚交戰,楚國往往失敗,反映楚國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 6.下面各句中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古稱“詩三百”,它和樂、射、御、書、數一起被稱為“六藝”。 B. “風”、“雅”、“頌”是《詩經》的三部分內容,“賦”、“比”、“興”是《詩經》的三種表現手法,后人把兩者合稱為“六義”。 C. 《楚辭》是我國繼《詩經》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詩歌總集,西漢劉向編,東漢王逸注,全書以屈原的作品為主。 D. 《國殤》是我國最早、最著名的一篇歌頌愛國主義、歌頌犧牲精神的光輝詩篇。 7.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有錯的一項是( ) A 操吳戈兮披犀(xī)甲,車錯轂(g?)兮短兵接 B凌余陣兮躐(liè)余行,左驂殪(yè)兮右刃傷 C霾(mái)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fú)兮擊鳴鼓 D天時懟(duì)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8.對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嚴(殘酷)殺盡兮棄原野 B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 C誠(誠然,確實)既勇兮又以(句中助詞)武 D終(終于)剛強兮不可凌 9.選出下列詩句的翻譯有錯的一項是( ) A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譯文:手拿著長戈啊,身穿著鎧甲,戰車輪轂交錯啊,短兵器相拼殺。 B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譯文:天空陰沉沉的,敵兵像烏云,箭矢交互墜落啊,戰士沖向前。 C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譯文:戰車兩輪陷啊,戰馬被羈絆,戰士舉鼓槌啊,擊鼓聲震天。 D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譯文:英雄們此去啊,不再盼回還,原野空茫茫啊,路途太遙遠。 10.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 A 《國殤》是悼念陣亡將士的祭歌。 B 《國殤》描繪了一場敵眾我寡、以失敗告終的戰爭,在這失敗的悲劇中,寫出楚國將士們視死如歸、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 C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這幾句詩,既呈現了楚人剛毅的性格,也寄托著屈原對祖國復興的期望。 D 這首詩篇幅不長,卻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敘事詩。 11.下列對《國殤》一詩的藝術特色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國殤》中戰斗場面的描寫很有特色。第一部分僅短短十句,就記敘了楚軍與敵軍短兵相接、壯烈犧牲的完整過程;詩中描寫了吳戈、犀甲、兵車以及將士、人馬等各個方面,內容極為豐富,容量很大。 B從寫法上看,《國殤》一詩把概括敘述與具體描寫相結合,把動態描寫和靜止畫面相結合,把明寫楚軍英勇和暗寫敵人兇猛相結合,互相補充,展現了戰斗場面的慘烈。 C《國殤》一詩采用前敘后贊,敘贊有機結合的寫法,完整地表現了詩的中心思想。 D作品運用了夸張、比擬、借代、比喻、雙關等修辭手法渲染戰斗氣氛;全詩都是七字句,而每句中的第四字又都是感嘆詞“兮”,這就使全詩句式整齊,節奏感強。 二、填空訓練 1.屈原,名_____,字______,戰國時期___國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人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作的新時代。其代表作主要有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國殤》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我國最長的民間敘事詩是________。 4.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外三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毛澤東《沁園春·雪》中有“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的句子。“風”本指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_________,它開我國___________詩歌的先河;“騷”本指以______為代表的_________,它開我國______詩歌的先河。現在“風騷”并舉,一般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路漫漫其修遠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楚辭本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種體裁,屈原等人在民間歌謠的基礎上創造的這種新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它打破了《詩經》 言詩的格調,以 言、 言為主,多融進神話傳說,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漢武帝時, 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楚辭》,從此,“楚辭”也成為一種 的名稱。 三、閱讀訓練: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1.《國殤》描寫戰斗的進程,對主要表現方法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側面烘托 B. 對比描寫 C. 場面描繪 D. 象征暗示 2.對下面各句中紅色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返回) B. 操吳戈兮被(同“披”,穿著)犀甲 C. 霾兩輪兮縶(絆住)四馬 D. 車錯轂兮短兵(軍隊)接 3.《國殤》是屈原根據楚地民間祭神樂歌加工而成的組詩,選自( ) A. 《離騷》 B. 《天問》 C. 《九章》 D. 《九歌》 4.選出下面字詞注音有誤的一項。( ) A. 錯轂(gǔ) 陽旌(jīng) 躐(liè) B. 左驂(cān) 殪(yì) 霾(mái) C. 縶(zhí) 玉枹(fǘ) 隕落(yùn) D. 魂魄(hún pò) 懟(duì) 夙興(sù) 5.下面對課文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 “矢交墜兮士爭先”表現了楚軍在箭如雨下的激戰中奮不顧身、勇往直前的氣概。 B.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兩句歌頌戰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表達對烈士的欽佩與悼念。 C.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兩句突出地贊頌楚國將士雖死猶生,精神不死,浩氣長存。 D. “旌蔽日兮敵若云”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敵軍人多勢盛,氣勢洶洶。 6.這首詩可以分成幾層?各層之間有什么關系? 7.這首詩描寫戰斗場面,把概括敘述和具體描寫相結合,把動態描繪和靜止畫面相結合,把暗寫敵人兇猛和明寫楚軍奮勇相結合。試簡要分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8.“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與主題有什么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