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抑郁的魚 從小我就特別喜歡魚。退休后賦閑在家,養魚自然成了我的一大樂趣。 近年來,因疫情作祟,多宅在家里。看書寫作健身做家務之余,養魚觀魚賞魚,既緩解疲勞,又愉悅身心,還美化家庭環境,魚儼然成了我的好朋友。 不同種類的觀賞魚,對水溫、食料、防病有不同的要求。定期喂食換水倒是簡單,可一旦魚生病就很難收拾。秋末春初,魚極易感染細菌病毒發病,治療不及時不得當,一缸的魚很快就死個精光。眼看著活蹦亂跳的魚一條條死去,損失個百兒八十塊錢算不了什么,可悲憫之情晦澀之氣,郁結心底,極其令人不爽。 熱帶魚嬌氣,不好養,我從不涉足。錦鯉皮實,好打理,價格便宜,觀賞性又強,一直是我的鐘愛。家里的魚缸不大,常年養九條一扎長的紅錦鯉,吉祥動感的“九鯉圖”,遂成客廳四季美景。 今春,九條可愛的錦鯉因病不治,幾天死的一個不剩。用高錳酸鉀徹底清洗魚缸后,又買了九條錦鯉,并在水族館師傅指導下,買了防病治病的藥品,可不到一個月,死的只剩一條,著實讓人傷心,深感養魚是個技術活,光有熱情和愛心還是遠遠不夠的。 小區東湖有野生魚,夏秋常有三五垂釣者,上鉤的多為鯽魚草魚,偶爾也有鯉魚。有一天我運氣不錯,沿湖遛彎時,恰遇一錦鯉上鉤。只見那魚一扎多長,通體紅艷,離開水面時在空中劃了一條美麗弧線,健碩的身體用力擺動,想掙脫魚鉤重返湖中。可一切都是徒勞的。在垂釣者手中,它兩腮急促張合,尾巴不停拍打,兩只黑眼睛鼓鼓的,瞪得溜圓,似表達著無聲的憤怒和祈求。 垂釣者動了惻隱之心,想立馬將它放生,卻被我阻止,拿回家給孤獨的魚作伴。那一刻,湖邊柳樹上的一群喜鵲,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不知是給這條魚道喜還是唱哀…… 人們常說,作為地球上最早的脊椎動物,魚都是有靈性的。可這條魚沒見多少靈性,氣性倒是不小。它大概不清楚我如何處置它,在回家的路上,竟從塑料水袋中竄了出來。令我沒想到的是,放進魚缸后,它仍躁動不安,有時把魚缸撞得叮當響,還給我玩起了絕食把戲。 這還不算啥,有一天趁家里沒人,它竟偷偷跳出了魚缸,在沙發底下找到它時,已奄奄一息。妻子見狀生氣地說,在魚缸里水好氧足不愁吃,這么舒適的環境它都不好好待著,真是個燒包。我卻以為:這條魚野性難改,它向往的是大自然。在池塘可櫛風沐雨,戲柳讀月,在魚缸如“籠中鳥”,憋屈得很,郁悶得很,它一次次拿出“跳龍門”的絕技,就是想重獲失去的自由。 這條魚還真是命大。回到魚缸不到一天就恢復了元氣,可從此再也不折騰,每天郁郁寡歡,顆粒不進,不到一周就抑郁致死,我不舍地將它埋在了杜鵑花盆。 一條活生生的魚就這樣沒了。早就聽說“人沒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抑郁了會自殺,沒想到魚怎么也和人一樣。 我痛悔不已,這究竟是誰之過呢? ![]() 圖片/網絡 作者簡介 王蘭生,河北故城人,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學歷,多次參加重大軍事行動,曾任承德軍分區政治委員,愛好文學、書法,著有詩歌散文集《白楊情深》,現為河北省某軍休所休干。 用詩和遠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無 之 文學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圣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