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在官網上宣布了一個重要新聞: 在埃斯基謝希爾(Eski?ehir)省發現了預計儲量為6.94億噸的稀土礦。 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法提赫(Fatih Donmez)聲稱,今年就開始建設配套的產業設施,生產高附加值稀土產品。 如果按照稀土氧化物(REO)的統計口徑來計算,6.94億噸的稀土礦,大概能夠提煉出3800萬噸的稀土。 ![]() 這個儲量規模僅次于中國的4400萬噸,許多人也紛紛猜測,這一發現是否會顛覆現有的稀土產業格局。 這要回到更基礎的問題上: 什么是稀土,稀土有多重要? / 01 /稀土有多重要?事實上,稀土是十七種稀有金屬元素的統稱。 它包括鈧和釔,以及元素周期表中的十五種鑭系元素(鈰、鏑、鉺、銪、釓、鈥、鑭、镥、釹、鐠、钷、釤、鋱、銩和鐿)。 ![]() ◎ 元素周期表中的稀土。 這些金屬元素在催化、導電、磁性和光學上,具有出色的性能。因此應用范圍極其廣泛,目前已經是200多種產品的關鍵組件。 工業上,稀土在冶金、化學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冶金領域,稀土可以讓金屬材料發揮出更高性能,包括加工成永久磁鐵。 這種磁鐵在工業品中的應用很廣泛,例如智能手機、電腦硬盤、耳機等等,它們都會用到稀土磁鐵。 而稀土在國防領域的應用,更囊括電子顯示器、制導系統、激光、雷達和聲納系統等等。 此外,稀土在未來還能應用到高溫超導、氫的儲存和運輸、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對世界清潔能源轉型,以及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稀土也至關重要。 例如,用鐠和釹的合金,可以生產高性能永磁材料。 這些稀土合金材料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風力渦輪機、變頻空調、節能電器等設備上。 一臺風力渦輪機里面含有600公斤的稀土;制造一塊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大約需要一公斤稀土。 ![]() ◎ 風力渦輪機。 也正因此,全球許多行業對稀土資源的依賴,在未來可能只增不減,而且目前幾乎還沒有能夠替代稀土的資源。 當然,稀土在自然中的儲量也并不算低。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2年1月發布的報告,世界稀土總儲量為1.2億噸。 2021年,全球稀土開采量為28萬噸,中國開采量為16.8萬噸。 在土耳其發現新稀土礦之前,如果稀土需求保持現有的水平,大概還可以使用數百年。 然而,從往年數據來看,對稀土的需求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指數增長。 按照這一速度增長,并且不對稀土進行任何回收利用的話,那么稀土的消耗速度會快得多。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全球稀土供應的最大問題,并不是儲量不足。 而是生產的過于集中,帶來的不確定性。 / 02 /把控稀土的中國中國目前在稀土生產上占據著世界主導地位。 中國稀土儲量為4400萬噸,相比世界稀土總儲量1.2億噸,占比大概是37%。 然而我們卻看到,中國稀土產量一度保持在了90%以上。 這首先是大規模開采和擴充產能帶來的結果。 ![]() ◎ 2021年世界稀土儲量規模。 1985年之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 從80年代開始,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廉、環保法規寬松等優勢,中國逐漸超越美國,成為最主要的稀土生產國。 ![]() ◎ 1950-2000年世界稀土產量變化。 1993年,中國占全球稀土產量的38%,美國占33%,澳大利亞占12%,馬來西亞和印度各占5%。 此后,中國的稀土產量逐年攀升。 2008年,中國稀土產量已經占到世界的90%以上。到2011年,中國占世界產量的97%。 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中國稀土產業也存在惡性競爭、價格過低、破壞環境等問題。 ![]() ◎ 中國內蒙古的白云鄂博礦。 例如,在環境方面,稀土開采可能會帶來破壞性的后果。 研究發現,居住在中國礦區附近的人們血液、骨骼和頭發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相比遠離礦區的對照組要高出數倍。 這是因為礦井附近的蔬菜、土壤和井水中的稀土元素含量高。 最容易受害的是兒童群體,因為稀土元素會損害兒童的神經發育,影響智力水平,導致記憶力減退。 因此,出于保護環境和稀土資源的考慮,從2003年開始,中國逐漸調整稀土出口政策,按照全世界用量,對稀土出口實行配額制,具體表現是: 2005年,稀土的出口不再享有退稅優惠,擁有出口配額的企業名額縮減。 2006年4月,中國國土資源部進一步停發稀土礦的開采許可證,逐步實施限產計劃,限制稀土年產量維持在8萬噸。 同年11月起,中國政府對稀土加征出口關稅。 2010年,將稀土出口配額從5萬噸降到約3萬噸,并大幅提高出口關稅。 這一系列操作,給稀土市場帶來巨大震蕩。 很多產業,例如多年依賴于中國稀土的全球汽車行業,對此感到愕然。 ![]() ◎ 2010年,江蘇連云港市的一個港口里,用于出口的含有稀土元素的土壤。 限產的效果直接反映在價格上。 2011年,稀土價格由2005年的每噸2萬美元,漲到每噸19.6萬美元。 2012年,稀土價格達到每噸55.7萬美元的頂峰,是2005年年初價格的36倍。 國際上對此怨聲載道,最終引發了WTO層面的貿易爭端。 2012年,歐、美、日等國家向WTO起訴中國,原因是中國對稀土、鎢、鉬的出口限制措施。 訴訟進行了兩年,中國最終敗訴。受此影響,商務部于2015年正式宣布,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制度。 回過頭來看,2010到2014年的配額調整與出口限制時期,并未完全實現整頓和優化稀土產業的目的。 一方面,對出口和產量的限制,因稀土價格的上漲遭到破壞。 因為價格越高,就越會激勵生產商繞過中央管制,或使用非法渠道進行稀土交易。 據估計,近些年,中國出口稀土中有三分之一屬于非法交易。 它們主要走私到東南亞,并在黑市上出售給日本商人。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很多企業要么尋求替代資源,要么減少使用,要么更多對稀土進行回收。 同時,由于中國的限制出口政策增加了供應上的風險,全球稀土生產也出現變化,試圖讓這種風險因素得到平衡。 ![]() ◎ 2011-2020年,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稀土產量走勢。 201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斯山(Mountain Pass)恢復了氟碳鈰礦的開采。 同年,澳大利亞的韋爾德山也開始開采含有稀土的獨居石礦。 還有俄羅斯洛帕石礦,印度、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獨居石礦,都在進行開采。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里,美國對中國的稀土形成嚴重依賴。 2016至2019年間,美國使用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80%來自中國。 2021年4月,拜登政府將稀土和半導體、大容量電池、醫療用品,定義為關鍵產業供應鏈。 為了穩定稀土供應鏈,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四國也開始加強了合作。 歐盟則從2011年開始,對稀土礦物進行儲備,以減少對主要生產國中國的依賴。 近年來,在稀土提煉和零部件制造技術上,中國仍然保持著領先優勢。 但由于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等國的稀土產量逐漸增加,中國在全球稀土生產中的份額已大幅度下降,從2016年的83%,下降到2020年的58%。 這反映了稀土生產的多元化趨向,也與市場的邏輯一致。 ![]() ◎ 稀土礦。 / 03 /越是重要的資源越需要穩定的供給為了抵御風險沖擊,避免壟斷市場,重要的商品本來應該由多個供應商生產和交易。 否則,如果生產過于集中,一旦供應鏈出問題,就會帶來巨大的危機。 正如我們所見,2020年來,醫療用品、芯片、能源和稀土,某種程度上都經歷了短缺危機。 這些危機都暴露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 這種脆弱性有時候是非常致命的。 例如,由于俄烏戰爭對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影響,世界糧食危機的風險大增。 同時,各國都普遍出現油價高企、通貨膨脹等問題。 某些國家,如斯里蘭卡甚至已經發生國家破產和經濟危機的悲劇。 ![]() ◎ 在嚴重的經濟危機下,斯里蘭卡正處于崩潰的邊緣。 所以長期而言,為了保障關鍵商品和物資能夠得到穩定的供應,稀土的供應鏈也會重新配置,走向多元化。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資源產地和產品生產的多樣化,也是有利的。 因為供應商的競爭,往往會帶來生產技術提升,成本下降,以及產品質量的提高。 此外,在稀土領域,環境相關的代價也有望在競爭中得到分攤和控制。 土耳其新發現的稀土礦,無疑會加快稀土供應多元化的腳步。 目前而言,中國屬于擁有先進稀土提純技術的主要國家。 所以,盡管發現了巨量的礦藏,短期內,土耳其很可能還是需要跟中國進行相關合作。 但是,土耳其也非常善于利用自己可以在大國中間采取平衡戰略的優勢。 所以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它會最大化地利用新增稀土資源帶來的機會,將其作為一個籌碼。 而稀土的生產格局也會變得更加多元。 這本身是市場競爭的過程,也是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現實。■ 參考資料 EU stockpiles rare earths as tensions with China rise.financialpost,2011-09-06. China’s stranglehold of the rare earths supply chain will last another decade.investmentmonitor,2022-04-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