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過花草植物的人們都清楚,盆栽下的花草養分來源主要是土壤和人們日常補充的肥料,而當后者沒辦法兼顧到的話,就該從土質入手,首選肥沃透氣的土壤栽種植物,這樣可極大程度上減輕后續打理施肥的難度,同時又能極大程度上呵護植物健康茁壯成長。 當然,由于花草植物盆栽的期間,部分品種用肥量大,所以,若想要植物長得好就有人學會了自制肥料,降低養花的成本,但是這樣又產生了新的憂患,如積肥燒根的現象。因此,若想要植物枝葉繁茂,而自己又不想施肥,就該用上這種土。 這種土就是隨處可見的腐殖土,其堪稱萬能的肥料,養啥花都能用得上,而且還不用擔心其在養花種草的過程中引發燒根的問題,致使盆栽狀態下的花草傷亡慘重,或一個都留不住。 直接搜索到的腐殖土:絕大多數的花草植物都喜歡弱酸性環境,所以居家盆栽養殖當盡量地采用柳樹或松樹下的腐殖土,這部分土壤里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夠全面補充氮磷鉀鈣等微量元素,同時又能解析出水楊酸或油脂等,它們能起到養根壯根以及驅蟲的目的。 但直接從外界挖掘回家的腐殖土卻不能單獨拿來養花或直接帶回家填充到花盆里栽種植物。需要我們在上盆前殺菌消毒,另外,選擇土壤挖掘的時候盡量篩選發酵徹底,呈現黑色且里面的枯枝不多的土壤,這樣的土質帶回家后暴曬,磨粉,然后混合上適量的多菌靈粉末即可和其他的植料搭配,栽種生長習性不同的花花草草了。 自制腐殖土:若沒有合適的地方挖掘天然的腐殖土栽種花草植物,那么,就要學會自制的小技巧。一般,我們可隨意地從菜園子或綠化帶里挖掘些土壤,之后就要收集些松針或新鮮的果皮,如菠蘿、橘子、蘋果等外皮。 此后,先用水清洗下果皮,溶解到多余的糖分,而之后就可將它們曬干,切碎成小塊,和微微潮濕的路邊土或園區土,比重1::10混合,攪拌均勻后裝入能夠密封的容器內,如泡沫箱或塑料袋等。 另外,密封期間,當盡量地將容器安置在光照充足的露天場所,這樣容器內的環境就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出現波動,為微生物繁殖和分解土壤里的有機質來源果皮提供適宜的環境,促使有機質快速和土壤結合為一體,改善土質,促使土壤變成營養豐富的弱酸性土質,符合絕大多數花草植物對環境的基礎要求。 當然,這些發酵通常需要2、3個月的時間,所以若打算春秋階段換盆土,那么,在冬夏階段則要趁早動手處理,確保這些土質發酵徹底,不會在上盆后持續發酵,散發出熱量從而加重燒根的可能,為根須瘦弱稀疏的植物帶來致命的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