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戶曉的抗金英雄岳飛,其墓前有四座被反縛雙手,面墓而跪的鐵鑄跪像,他們分別是謀害岳飛的兇手:秦檜、秦檜之妻王氏、萬俟卨和張俊。跪像背后的墻壁上,還寫有一副楹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四人赤身長跪于岳飛墳前,遭受千秋萬代的后人唾罵。而在數百年后的中國西南邊陲-云南騰沖,也同樣有一批永遠跪倒在中國土地上的雕像,這些人曾在中華大地上犯下滔天罪行,他們分別是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第一四八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代理聯隊長太田正文大尉、桑弘大尉。 這些日軍的雕像也被反綁成跪姿,面朝滿山的烈士陵墓。每年的清明節、國慶節和建軍節,都總有人對這四個雕像拳打腳踢、痛恨交加。為此,日本曾多次請求我國將這四個雕像拆除,但每次我國都是強硬的回復:要想拆除,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血腥的騰沖戰役1942年,日軍侵略者大舉進攻滇西邊境,導致怒江以西大片國土相繼淪陷。更重要的是,當時我國唯一一條為獲取國際援助物資而建立的后方補給通道:滇緬公路,也被日軍截斷。這就意味著中國此后無法再從后方輸送援助兵力和物資,整個抗日局面都將功虧一簣。 于是,為了收復怒江以西的國土并疏通滇緬公路的生命線,中國組建起一支英勇的遠征軍,發起了滇西反攻戰。此次遠征戰役十分慘烈,由于我軍對于緬甸環境和地形的不熟悉,以及英國盟友的臨陣脫逃,遠征軍的仗打得異常艱難。 1942年中旬,駐緬英軍無力抵抗,在事先不通知我軍的情況下獨自開始往印度撤退,導致中國遠征軍獨自面對數倍于我軍的日軍,遭到了日軍的團團包圍,損失十分慘重。很快,日軍便趁中國遠征軍無力反擊之際,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騰沖,并且在城外建立無數據點,又在城內修建了大量炮樓堡壘。 當時,遠征軍6個師的兵力兵分兩路強渡怒江,直攻黎貢山,血戰南北齋公房,最后還是在美軍第14航空隊的配合下,才成功拿下了騰沖,自此,騰沖成為了我國自抗日以來收復的第一個日軍駐守的縣城。期間,遠征軍在城外浴血奮戰、城內的騰沖人民更是傾盡全力搶運物資、救助難民,甚至還為此成立抗日訓練班,在城內向日軍發起多次小型攻擊。 此次戰役,是中國抗戰歷史上一次振奮人心的勝利,此戰共殲滅日軍6000余人,其中就包括敵軍少將指揮官藏重康美。不過,此次戰役的勝利,也堪稱是一場十分艱難的慘勝,讓中國遠征軍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騰沖的城中巷戰,是最為慘烈的戰斗部分。城中街巷密集,日軍先入為主地占據了有利地形作掩護,足以對我軍造成致命性打擊。所以,遠征軍的每一次進攻都是死傷無數,橫尸遍野。據后來幸存的老兵回憶,當時城內到處都是燒焦的尸體、廢棄的彈殼,以及冒著煙的房屋。打到后來,城里幾乎連一處完整的房子都沒有了。 巷戰持續一個多月之后,騰沖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淌滿了鮮血。四個多月之后,我軍殲滅了6000多人的日軍,繳獲大量的武器彈藥,才最終宣布勝利。與此同時,中國遠征軍的傷亡人數,早已遠遠高于日軍的傷亡人數,有9168名遠征軍將士,永遠地犧牲在了騰沖這片土地上,可謂是青山有幸埋忠骨。 由于戰斗太過激烈,有三分之二的烈士遺骸都已經被燒得面目全非,至今無法辨認身份,無法魂歸故里。面對近萬名遠征軍烈士的遺骸,騰沖人民心中悲傷又感激,不但主動幫忙打掃戰場、還要求要將遠征軍的英骨好好安葬。時任云貴監察使的李根源很快提議,在騰沖修建一座烈士陵園,將烈士們安葬于此。 安詳的烈士與下跪的日軍這個提議很快便得到了時任昆明陸軍司令衛立煌的批準,很快便成立了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建筑委員會,向各界募集資金修建起一座騰沖烈士陵園。各界社會人士也都紛紛踴躍參與募捐,為烈士們貢獻出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時,書法大家于右任親自書寫下“忠烈祠”三個大字掛在門前,就連蔣介石也為這座陵園寫下“河岳英靈”的匾額。自此,在滇西反擊戰之中犧牲的9168名烈士才有了安息之所。而這座陵園,也就此成為了我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烈士陵園。 烈士們安葬之后,剩下的六千多具日軍尸體又該如何處置?眼看著這些侵略者,騰沖人民無不將他們粉身碎骨,更別提安葬他們了,所以自然沒有一個中國人愿意掩埋他們的尸體,都怕臟了自己的手。 可如果將尸體置之不理敞在光天化日之下任由其腐爛,又有可能滋生瘟疫病菌。所以,我們又不得不對這群日軍尸體進行掩埋。但是,這個掩埋方式必須要讓百姓能夠接受、足以解恨。 于是,就有人提出在國殤墓園的一側建立一座日軍塚,將這群日軍的雙手反綁背后,以下跪的姿勢埋掉。同時,還要讓他們下跪的方向朝向烈士們所安息的國殤墓園,生生世世地向遠征軍和他們膝蓋下面的這片土地下跪贖罪。 將這群日軍以下跪的姿勢掩埋之后,李根源將軍還親自刻下“倭冢”石碑,以表達對于日軍的蔑視。但同時,也有一些國人認為,罔顧人倫的侵略日軍,在中國的所作所為簡直毫無人性,根本沒資格與遠征軍的烈士們葬在同一塊土地上,而是應該把他們的尸體扔進深山喂野狼。 而日本在得知“倭塚”之后,則是憤怒不已,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為此,日軍甚至還多次大言不慚、厚顏無恥地給我國政府施壓,希望騰沖政府對此進行“整改”。面對日本人的恬不知恥,早已對日本人恨之入骨的中國人民更加憤怒了,于是干脆效仿岳飛墳前的秦檜,在國殤墓園前修建了四個虔誠跪姿的雕像,讓他們低頭向墓園里埋葬的烈士們進行永生永世的懺悔。 ![]() 日本多次要求拆除,中國:三個條件誰料中日關系剛緩和一點,日本政府就立即派出代表團前來我國進行商談,向我國提出三個請求:第一、撤掉騰沖國殤墓園內的“倭塚”。第二、將當地所有日軍將領的遺體全部歸還給日本。第三、撤去國殤墓園前方的四個日軍跪像。 談判桌上,日方一直反復強調我國國殤墓園處理日軍尸體的不當行為,卻始終沒有任何對于當初侵華行為的愧疚之情。面對日方的厚顏無恥,中國絲毫不退讓道:如果日本方面能滿足三個條件,我們就同意你們的請求。 ![]() 日本原本以為這是我國開始妥協的信號,可當他們聽完我國開出的三個條件之后,竟然被氣得渾身發抖。這三個條件分別是: 一、日本立即拆除靖國神社,并停止一切供奉戰犯的行為。二、立即按照歷史事實修訂日本歷史教科書,如實且詳盡地描述南京大屠殺和731部隊的暴行,要正視歷史、而非一筆帶過。三、日本政府公開向騰沖的烈士以及當年受到日軍迫害的中國人進行道歉。 ![]() 我國提出的這三個條件,可謂是最后的讓步,但是日本人卻堅決反對,不肯承認自己當年在中華大地上的暴行。眼見我國態度如此堅決,日軍便試圖改變思路。改革開放以后,外國企業得以紛紛在我國各地進行投資,于是日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便提出要在騰沖投資幾個億的建設項目,而投資條件則是交出國殤陵園的日軍遺體并拆除雕像。 ![]() 騰沖政府見狀當即拒絕了日本企業的要求,并表示,就算你們把投資金額加上百倍,我們也不可能滿足你們這個請求。時至如今,騰沖人民都還沒有淡忘對于日本人的痛恨,曾有侵華日軍前來騰沖祭奠死在這里的戰友,卻遭到了騰沖人民的暴打。自此,騰沖人民便心照不宣地建立起一條準則:不給日本人提供住宿、也不給日本人提供食物。 勿忘國恥、砥礪前行。這是民族的尊嚴和血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