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兮 《能力突圍》是職場精英兼網紅作者焱公子的一部新作。 好幾年前,我就從文友口中知道焱公子,在寫作圈,他就是一個傳奇。 來看一下他的簡介:擁有在世界500強企業從業10年經歷,在愛立信,華為等公司曾擔任中層管理,現為內容商業顧問、資深項目經理人。 不到6個月,個人公眾號漲粉10萬,頭條號漲粉45萬,同時成為頭條職場領域“頭部作者”。 …… 他在視頻號上曾說過,當初辭職創業,半年虧損100萬。后來,他又重整旗鼓,回到家鄉創業,才漸漸有了起色。 初入職場,他是新員工中第一個轉正的,并且年底獲得了“優秀員工”的稱號。 第二年,他由助理顧問升級為正式顧問。第三年,他被任命為項目組長,開始帶團隊。在職場中的佼佼者,辭職創業更有優勢。 這本書是他對職場的總結,對工作中的迷茫者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 1、高效溝通 2、人際情商 3、自我管理 4、認知迭代 其中我受益最多的是“自我管理”和“認知迭代”的部分。 在“自我管理”這部分,作者說:太敏感的人更容易成功。 書中還講了一個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很在意別人看法、敏感又細心的人。她不愛發表見解,不敢大聲說話,怕說錯了背地里被人說矯情,作。有時候她在想,自己是不是有病,為什么大家都不這樣,而她,從小就特別在意這些? 其實她的困擾,問題的根本就在于她“太敏感”。她不是矯情,不是玻璃心,不是生病,她只是高度敏感而已。 她的老板安藍,傾聽了她的煩惱之后,得到她同意的情況下,在自己辦公室外的空地,簡單做了裝飾,形成一個小閣間,讓她離開大辦公室,在這獨自辦公。 因為距離老板近,她干了不少活,無意中得到很多鍛煉的機會,為后來升為老板的助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看完這段,我不得不佩服她的老板安藍,真是一個體貼的好老板。 我為什么特別關注這一節?因為我也是一個很敏感的人,雖然沒達到文中主人公的程度,但跟她很像。 我不喜歡咋咋呼呼,喜歡安靜做事。而且一個時間段只能做一件事,如果同時讓我做很多事,我的心就靜不下來。 從前,有時候看到別人活潑可愛說說笑笑,也有點羨慕,但我不喜歡跟別人敞開心扉,也不喜歡閑話家常,把自己的家事抖個八十遍。當同事八卦明星,談論自己的老公,以及奢侈品時,我不喜歡聊這些,找不到說辭。 在別人眼里,我涼薄,無趣,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但唯一讓我欣慰的是,在老板眼里,我是一個好員工,盡職盡責,執行力強,出門都是夸自己的公司好。 好在我遇到的老板都有格局,對我還不錯,這么多年,在職場中也一路挺過來了。 我沒進過大公司,也不知道大公司的企業文化。但作為職場人,通過讀此書,對敏感者,我想發表一些看法。 敏感的人,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敏感做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潛力與優勢上,接受自己的感知方式,不為與眾不同而喪氣,允許別人的不理解,不用強求自己與別人一致,有人欣賞就走走心,無人搭理也別在意。 堅持自我,不活成別人的判斷題,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向目標奮進。 在這一節里,我總結了幾個很有用的觀點: 【1】 人生漫長,學歷和能力,是修行路上的一對翅膀。學歷是優勢,能力是勝勢,二者一起煽動,才能更快成長。 不是所有沒學歷的人都不行,現在拿學歷說事很過時了。也不是所有高學歷的人都優秀,人生漫長,明天未知,不到結束,勝負仍然未定。 持續學習,不眼高手低,才會越來越好。 眼下,平臺越來越多,每個平臺都給了素人展示自己的機會,再普通的人,通過平臺,都有可能異軍突起,再也不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新形勢下,想做就做,不用顧慮太多,不怕懷才不遇,積極學習,與時俱進,總會進步。 【2】 給多少錢,做多少事,是職場誤區。 這種邏輯的可怕之處是,它會造成一種自我麻痹和固步自封。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數。你的消極倦怠,會阻礙自己進步。你不是在敷衍工作,而是在敷衍自己。 以當前的薪資來衡量付出,看似合理,其實是畫地為牢,給自己設限,打斷了自己成長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心態一旦養成,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散,會不知不覺形成一種“職場惰性”。 一個聰明的員工,會嘗試突破自己,方方面面都做到位。無論有沒有人在意,有沒有人表揚,你都應該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持續不斷給自己增值。 在剛開始工作時,我也曾有這種心理,漸漸發現很空虛。 后來我轉變思路,凡事盡心,做了很多工作邊緣的事,雖然很累,但很充實,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今天再看到這本書,我更加覺得:你的付出不是為別人,是為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 【3】 與領導的關系: 永遠別證明你比領導行,你比領導能。事實上,能做上級,肯定有過人之處,你的一切小聰明,他都看在眼里。 在小公司,你的上級就是老板,再能干,也不要功高震主,搶了風頭。 在大公司,你的上級就是管理人員。尊重領導,好好干活,別太多迫害妄想癥,多站在上級的角度問題,多幫上級解決問題。 在本書的最后一章“認知迭代”這一塊,作者說:越是成熟的管理者,越只會對下屬好。 確實。 管理者的威嚴,不在于對員工多么嚴厲,而是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等方方面面,是否讓人信服。 一個好的管理者,一定會對自己人好,保持凝聚力和戰斗力,而不是打壓員工的積極性。 “走心道別”“不出惡聲”這兩節里告訴職場人: 在離職時,不要悄無聲息地走了,要走心道別。 作者從前在公司時,每一個員工離職,都會發一封“我的最后一天”為主題的郵件。通常是發給熟悉的同事,抄送給所有的管理層,內容多是自己在公司做過的項目,最亮眼的時刻,以及特別感謝的人。 這并非形式主義,而是最后一波“圈粉”和樹立人設的機會。 很多人在離職時,覺得人走茶涼,沒有必要再聯絡,其實呢,人心都是肉長的,你的真誠,終會打動和你同頻的人,會有人珍惜的。 很多時候,我們不走運,確實碰到了特別渣的公司和老板。若遇到,離開才是正途。不要當場開撕,逢人便說,這是情商低的表現。吐槽前老板,前同事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只會給自己減分。 即使你說的是事實,但你已經傳遞了負能量。最應該做的,是從內因入手,反思自己。 此書讀完,對職場,對生活,又有了更新的認知。 一個成熟的職場人,一定要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被情緒左右,時刻把自己當成一個個人品牌去打造。 想要自由的生活,就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努力,那些看起來傲人的成就,背后都有無數次爆發的改變力在驅動。 往后余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人生的高光時刻,從來都是親力親為。 加油! 作者:柳兮 期刊作者。蘇州市作協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已出版散文集《陽光暖暖,流年珊珊》,全網上架。第二本書《愿你所得,皆為所期》即將全國發行。 ![]() ?原創作品 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須聯系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