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夏,貴州凱里市區某單位門口,一輛摩的停在門口陰暗處,這天實在太熱,司機想找個地方涼快一下。 沒想到,令人氣憤的一幕出現了。 只見單位保安,手提一根木棍,朝著摩的司機走去,嘴里罵罵咧咧的。 “趕緊滾蛋,誰讓你停這的。”態度極其惡劣。 司機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轉頭就奔著自己的車走去。 “車扣下了,人滾蛋。”保安邊罵著,邊上前搶鑰匙。 這是司機吃飯的營生,即使再能忍氣吞聲,當下也忍不住憤怒,和保安理論起來。 保安不依不饒,見對方不聽話,揮起手里的木棍,就朝司機的頭上砸去。頓時血流如注,人摔倒在地上。 周圍人一見事情不對,趕緊打電話報警。 ![]() 警察很快趕到現場,查看男人的證件后發現,這個人原來是國家特級傷殘英雄。 周圍人肅然起敬,警察也先行莊重敬禮,然后才處理這起案件。 而這件事也被周邊圍觀的人流傳開來,甚至引來記者一探究竟,這才讓大眾得知,這位英勇的戰士,為保家衛國付出雙腿,被國家評為特級傷殘英雄的吳華同志。 戰場英雄吳華是一名退役軍人,出生在上世紀60年代,在那動蕩的年代,生活過得并不如意,雖然比解放前好了太多,但生活條件還無法一下子提高。 沒有太多幸福感可言的吳華,渾渾噩噩般長大。 18歲時,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五年,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老實本分的父母,并不能給他更好的生活。 家里沒有好的出路,吳華想到了參軍,正好趕上征兵季,由于自小勤勞能干,鍛煉出一副好身體,很順利地通過了考核。 ![]() 吳華所在部隊隸屬昆明軍區,吳華到部隊后一下子有了歸屬感,訓練刻苦,成長得很快。 80年代初,正值對越自衛反擊戰之時,我軍已先后取得多次勝利。 1984年,在中央軍委指揮下,我軍發起收復老山戰役,作戰任務直達昆明軍區。 在部隊訓練一年后,吳華隨部隊趕到老山前線。 這是吳華第一次參加實戰,心中緊張的同時,更多的是興奮。 對英雄的崇拜,讓他熱血沸騰,有機會上戰場殺敵,保家衛國,這是他所期盼的。 很快,任務下達,吳華所在團正是進攻老山的主力團。 ![]() 1984年4月28日凌晨,天剛蒙蒙亮,山中的霧氣還沒有完全散去,一片寧靜祥和中透著一股肅殺的氣息。 突然,大炮轟鳴,萬彈齊發,我軍正式發起收復老山戰役。 這不是演習,這是生與死的考驗。吳華與戰友們匍匐在陣地山,聽著劇烈的爆炸聲,等待著沖鋒的命令。 吳華心情無法平靜,心跳加快,他不知道前面等待著自己的會是什么,但此刻,內心沒有恐懼,只有戰意。 此時的吳華,因為訓練刻苦,僅是一年新兵,就已經被提拔為班長。霎時間,沖鋒號響起。 ![]() 顧不上多想,吳華帶著身邊班里的戰士,與其余數千名解放軍戰士,瞬間沖出陣地,向老山攻去。 在炮彈的打擊下,敵人的陣地千瘡百孔,為我軍沖鋒創造了很好的機會。 很快,吳華這邊在排長的帶領下,就率先接近56號高地,只要拿下這里,就占據有力地勢,掌握一定的主動。 突然間,身邊的戰友被子彈擊中,吳華幾人趕緊隱蔽觀察,原來山上有敵軍暗堡,在大炮打擊下損失不大,正在朝我軍射擊。 敵人火力很猛,我軍一時無法抬頭,眼看著我軍戰士傷亡,進攻受挫,吳華熱血上頭,取下身上的手榴彈捆綁在一起,就要沖出去干掉敵人暗堡。 就在他剛要沖出去之時,旁邊的排長一把拽住他,排長知道吳華要干什么,但此時敵人火力正猛,暗堡周邊可能布有地雷,吳華沒有經驗,沖出去無疑是送死。 無奈下,吳華只能聽命停下。 ![]() 10幾分鐘后,后續部隊趕到,沖鋒號再次響起,幾百人一擁而上,敵人的僅剩的暗堡發揮不出作用,嚇得丟掉武器,朝后方跑去。 56號高地順利拿了下來。 正當大家歡呼雀躍時,排長發現吳華臉色不對,趕緊上前查看。原來,在最后進攻時刻,吳華被流彈碎片擊中,腰部受傷。 排長安排戰友送吳華撤退到后方醫治,剩下的戰斗無緣參加。 此戰,我軍成功收復老山,吳華所在8連18人犧牲,數十人重傷的代價,被授予“老山英雄連”稱號。 此戰,吳華因作戰英勇,授予個人三等功,但吳華與其他立功戰友一起婉拒了,他們認為榮譽應該給犧牲的戰友。 吳華的傷勢不算太嚴重,一段時間休養后就返回了前線。 那段時間,與越軍的小規模沖突持續不斷,越軍狡詐,經常偷襲我軍陣地,給我軍造成一定的傷亡。 為了防備敵軍偷襲,上級領導決定在622高地,修筑一條戰壕,以此為警戒線,使越軍無法輕易對我軍戰士造成威脅。 ![]() 但是這個計劃執行起來,卻并不容易,狡猾的越軍在622高地撤退之前,就在整個前線布下了大量的地雷,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我軍當時沒有充足的先進排雷設備,只能靠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一步步排雷推進,這就很容易出現意外。為此,我軍也確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那天,正是吳華所在班負責排雷,正趴在后面待命之時,突然一聲巨響傳來,前面排雷的戰士不小心觸雷,被炸得倒在血泊之中。 求救聲,呼喊聲傳來,那名戰士雖然受傷嚴重,但還活著。 見此情形,吳華與戰友楊延忠迅速上前,沖進了雷區,雖然與那位受傷的戰友并不熟悉,但當時吳華腦子里想不了那么多。 只要平安將人救下來,這是唯一的念頭。 吳華剛剛跑到那名戰士跟前,還沒有來得及查看傷勢,后面就是一聲巨響傳來,回頭一看,戰友楊延忠被炸成重傷,倒在地上。 ![]() 在部隊,吳華與楊延忠的關系非常好,在戰場上是可以互相交托性命的戰友,見到楊延忠重傷,吳華驚呆了,不顧一切地朝楊延忠跑去。 眼看就要到了,吳華卻感覺好像踩到硬物,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完了”。 緊接著吳華被炸得高高彈起,隨后失去意識。 當吳華再次醒來,已經在大后方的昆明醫院了。 當天,接連三位戰友重傷,讓憤怒的戰士不顧一切地沖進雷區,抬出了幾人,為此,我軍再次付出3人的犧牲。 戰地醫院條件有限,吳華傷勢比較嚴重,部隊急調空軍一架直升機,將他緊急送往昆明醫院治療。 在醫院,經過醫生的全力搶救,吳華成功活了下來,但卻失去了雙腿,為了保住他的生命,不得不做了高位截癱手術。 ![]() 剛剛醒來的吳華,還不知道這一切,這一年,他才20歲,今后的人生還很長,失去雙腿的打擊,難以想象。 20歲,人生最美的時光,美好的生活才剛剛開始,如果沒有這次意外,吳華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退伍、工作、結婚、生子、享受生活。 可為了國家和人民,這一切似乎離他遠去。 吳華還不知道自己將要面對什么,醒來第一時間就焦急地詢問戰友楊延忠的情況。 然而,不幸的是,楊延忠犧牲,付出了年輕的生命。 吳華內心十分悲痛,可就在這時候,吳華突然感覺到了什么,為什么雙腿沒有感覺?難道是因為麻藥。 觸雷的后果是什么,吳華再清楚不過,掙扎著起身,掀開被子,吳華愣住了。 看著雙腿位置,吳華崩潰了,在戰場上與敵拼殺沒有退避的他,這一刻只覺得天旋地轉,隨后暈了過去。 巨大的打擊讓吳華一時難以接受失去雙腿的事實,甚至在他失去意識的最后一刻想的是,要是沒有醒來,該多好。 隨后,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吳華傷情穩定,被轉到貴州老家軍區醫院休養。 ![]() 負傷前,吳華接近一米八的大個子,樂觀開朗、英姿勃發。 可這次受傷,讓吳華改變了很多,人變得愈發沉悶,不與人交流,總是一個人獨自坐在那里,靜靜地看著遠處。 吳華陷入迷茫之中,對未來的生活不知所措,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突然的打擊,讓吳華顯得異常落魄。 對于他的情況,醫院的工作人員都清楚,可也不知該如何勸導,只能先細心照料,再慢慢找機會開導。 直到6個月后,一個姑娘的出現,讓吳華再次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 醫院新調派一名護士負責照顧她,這名護士叫楊曉紅,比吳華小一歲,為人開朗、崇拜英雄,知道吳華的事跡后,主動提出負責照顧他。 當時吳華的性格改變很多,脾氣也逐漸暴躁。就在這時候,楊曉紅出現了,不厭其煩地照顧他、開導他,有時吳華不聽話,楊曉紅甚至大聲訓斥他。 慢慢兩人熟悉了,吳華在楊曉紅的“管教”下,越來越聽她的話,人也改變不少,情緒不再低迷,開始主動配合了。 久而久之,在吳華療養的三年時間里,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最終,楊曉紅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與吳華結成了夫妻。 ![]() 三年后,吳華出院了,因為他的情況,無法繼續服役,只能辦理了轉業復員手續。 由于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國家認定吳華為特級傷殘英雄,每個月給予120元的生活補貼。 為了更好照顧吳華,楊曉紅也辭職了,與吳華一起回到老家凱里生活。 開始的時候,因為吳華的身體沒辦法從事很多工作,家里的生活都要靠楊曉紅維持,盡管有補貼,生活依然拮據。 一年后,楊曉紅順利生下一個男孩兒,孩子的到來,給家里增添很多歡聲笑語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 吳華什么也干不了,每天只能坐在輪椅上,靠妻子養活一家老小,心里很難受,這不是一個男人應有的樣子,他想盡到一個妻子和父親的責任。 ![]() 就在這生活黯淡無光之際,一次偶然外出,讓吳華激動得心都要跳出來。 那天,妻子推著她,帶著孩子去公園,就在轉角過街的時候,一輛停在旁邊的摩的,引起吳華的注意。 摩的司機是個殘疾人,正在那擺弄假肢,準備接活。 這一幕,讓吳華瞬間想到了自己,別人可以,自己為什么不行。安裝假肢,干摩的,自己也可以賺錢養家。 哪還有心情去公園了,吳華馬上讓妻子推自己回家,將自己的想法和看到的告訴妻子,兩人一商量,覺得可行。 很快,一切準備齊全,吳華滿懷信心地上路工作了。第一天,收入6塊錢,吳華高興壞了,自己終于不再是“混吃等死的廢人”了。 就這樣,吳華起早貪黑,拼命工作,雖然苦點、累點,但自信的笑容,再次洋溢在臉上,吳華對接下去的生活充滿信心。 ![]() 但是,好景不長,現實再次打擊了他。 1996年,全市開展整頓市容市貌活動,摩的被禁止上路,吳華失業了。 生活又回到了從前,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家里的開銷越來越大,這一切重擔再次壓在妻子身上。 就在這艱難的時刻,家里的頂梁柱楊曉紅倒下了,多年沉重的心理負擔和賺錢養家的壓力,擊垮了妻子,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 常常一個人四處亂跑,不要說顧家,自理都開始出現困難。 多年來,妻子為家里默默付出著,沒有絲毫怨言,現在妻子患病,吳華怎么忍心拋下不管,無論如何都要將妻子的病治好。 家里什么情況,楊曉紅再清楚不過,她拒絕就醫。 妻子在吳華最痛苦的時候出現,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這么多年,兩人相依為命,患難見真情,即使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 后來,吳華的情況被一些戰友得知,大家一起出力,幫助吳華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 2008年,楊曉紅再患疾病,并引起并發癥,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吳華陷入深深的絕望。 拿著妻子的病危通知書,這個堅強的男人,戰場上英雄,一個人躲在角落嚎啕大哭,像個無助的孩子一樣,心中滿是悲涼。 妻子走了,不管有多么的不舍,還是無法挽留。 吳華的人生,充滿了艱辛,可是吳華從沒有想過用自己曾經的功勞,去換取國家的幫助,獨自承受著生活的苦難。 但國家沒有忘記這些為國家默默奉獻的英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幫扶退役傷殘英雄的政策越來越好,吳華的補助金足以支撐他的生活。 ![]() 后來,在相關部門的關懷下,吳華與現任妻子再次組家庭,繼續他的生活。 吳華常說,為國家付出這一切,自己心甘情愿,不后悔。 是啊,不悔,正是這樣的信念,才造就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正是他們的不悔付出,才換來我們的幸福生活。 致敬,不悔的英雄,感謝你們,祝福你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