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能源·南有礦產·還差一顆蘋果·狂吃狂吃···摘錄了各位大神的數據及觀點先鞠個躬。
?
泛亞中線·老撾
2021年12月3日沉睡的泛亞鐵路網被再度激活,中國至老撾的鐵路正式開通。一條鐵路通向一個僅有727萬人口、191億美元GDP的內陸國?這是一條讓整個西南人民走向致富的鐵路,也是引爆整個東南亞的核心示范區。
老撾有這么大的能量決定中國西南的命運?老撾確實沒有這個能量,但整個東南亞有。老撾是打通東南亞的第一步,是整個泛亞鐵路的一部分。中老鐵路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是前哨站。先不談整個東南亞,先說老撾的意義才明白東南亞的意義。
老撾有元古宙高級變質片麻巖和片巖夾斜長角閃巖;古生代變質海相火山沉積巖系和少量的片巖、砂巖、泥巖、灰巖等;中生界砂巖、黏土、泥巖、灰巖;新生界礫巖、砂巖、頁巖、粉砂巖和少量的玄武質熔巖、火山灰、褐煤層等。其中元古宙地層零星分布于東部,古生界和中生界分布于老撾的大部地區。老撾共有西北、北中、南部3個褶皺帶。西北部北北東向印支期褶皺帶主要由泥盆系-三疊系組成,北中部北西-北北西向海西期褶皺帶主要由奧陶系-石炭系組成,南部北北西向印支期褶皺帶主要由變形較弱的中生代陸相沉積巖組成。老撾斷裂帶發育,主要有北東向、北東向和北西向3組深大斷裂及其次級斷裂,前幾天剛地震。
老撾礦產資源部的官員透露,近年來老撾批準許多礦產項目,但仍有大量未開發礦產資源。已批準的礦產項目只占國土面積的21%,其中只有3%被開采。據該部一項初步勘查顯示,老撾大約有金礦石儲量1700萬噸;鉛鋅礦石80萬噸和可用于提煉290萬噸銅的1.82億噸銅礦石。此外還有錫礦石160萬噸、鋁土礦1.25億噸、鐵礦石1400萬噸、石膏1.28億噸、鉀鹽礦石3.9億噸和煤礦石儲量3.74億噸。老撾大地構造位置處于印支板塊的中心位置是東南亞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三江”成礦帶的南延部分。老撾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有鐵、金、銅、鉛、鋅、鉬、銻、錫、錳、鋁土礦、鉀鹽、石膏、煤、寶石等20余種礦產。
有礦沒用得把礦運出去,所以老撾人只能守著礦干瞪眼人均GDP只有2600美元。老撾政府從2016年開始搞15年遠景規劃,希望引進投資到老撾來修鐵路,把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陸聯國老撾依靠鐵路成為中南半島的心臟。這條鐵路的建設也是對整個東南亞有利的,東南亞部分國家愿意積極參與。
最早泛亞鐵路·Trans-Asian Railway-TAR這個概念,是1950年就提出過,1960年代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擬定了一項貫通歐亞大陸貨運鐵路網絡的計劃,打算修建一條總長14080公里,貫穿新加坡、伊斯坦布爾,一直延伸到歐洲,甚至到非洲的鐵路網。泛亞鐵路一直搞到2006年11月,各國交通部長才完成最后談判。這個涉及28個國家、規劃長度達8.1萬公里的超級鐵路網在亞洲大陸已若隱若現。將歐亞大陸連為一體。
?
東盟從昆明出發,經中線老撾、西線緬甸、東線越南、到達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
老撾的礦產剛好跟云南和四川省形成互補,云南作為有色金屬大省,相關加工業本來就有優勢,而四川要發展工業有人口優勢有三線建設的工業基礎(據悉云貴陜的藍領正迅速的向四川靠攏),就缺礦產資源、能源與出海,把緬甸和老撾拉進來,老撾有礦產,緬甸、柬埔寨及廣西有出海口和能源,歐盟、中東與東盟有市場,西南的工業就能快速起飛了。中國幫助東南亞地區搞定基建,既能讓東南亞人民走向富裕,也能讓中國西南走向繁榮。
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前,整個老撾只有3公里鐵路,這3公里還是泰國為了方便老撾人過去泰國打工,延伸到老撾境內的。當年越戰胡志明小道大部分途經老撾,美軍在這里投下了兩億枚炸彈,現在境內還留下了上千萬枚未爆彈,導致老撾到處是封閉無人區。這么困難和危險的地方,這么高的成本和風險,修橋鋪路比緬甸難幾倍日本、歐美國家是肯定不愿來修鐵路的?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會愿意幫老撾修鐵路?能救老撾的只有中國。
中老鐵路最后是老撾政府出資33%,中國政府出資7%,中國在老撾的企業出資60%給建起來了,鐵路將先由中國運營一段時間,期滿再移交老撾政府。這么困難的地方,中國的基建狂魔,硬是只花了五年把中老鐵路給修通了!
這一段中老鐵路建成,是點燃中南半島的重要支點。
讓老撾人民先富起來,700萬人口GDP翻番事情不大!
?
泛亞西線·緬甸
中緬鐵路共1920公里,2011年達成備忘錄2014年打算開工建設,2020年昂山姐姐被圍。
緬甸位于孟加拉灣東海岸,國土面積67.7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達2655千米,有160余年的油氣開發歷史。根據緬甸官方在2014年1月第二屆海洋油氣峰會上公布的數據,其石油探明儲量為1.6億桶,天然氣探明儲量為22.5萬億立方英尺·約6372億立方米,從目前的勘探情況來看,未探明儲量潛力巨大。 根據已掌握的地質資料分析,緬甸共有17個大小不等的沉積盆地,其中陸上14個,海上3個,這些盆地共劃分為104個區塊,其中海上51個,陸上53個。
目前中緬鐵路中國段,設計時速140公里,全長330公里。項目總投資257.3億元,大理至保山段2008年6月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保山至瑞麗段2014年7月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建成。路經蒼山、怒山、高黎貢山、怒江、瀾滄江、西洱河,橋隧比達75%,到2021年11月15日,終于將全線架設成功,從大理到瑞麗,以前得走六個小時,以后只要兩個多小時。
而緬甸段就麻煩極了。緬甸段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全長410公里的木姐到曼德勒,這段線路2020年1月緬甸交通部頒發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中鐵遞交了環境評估報告但還在等開工。鐵道建在曼德勒之后,會在這里分成兩段。第二段是曼德勒-內比都-仰光,有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但沒有環境評估報告,八字沒一撇。第三段是曼德勒到皎漂港,全長810公里,也是有可行性報告但沒環評。
?
中國是希望建一條昆明-大理-瑞麗-木姐-曼德勒-皎漂的鐵路線,而緬甸政府對修路到皎漂沒太大興趣,一是美國和日本從中從梗,緬甸還要在乎美日的想法;二是他們更希望早點建曼德勒-內比都-仰光這條線,先讓他們的城里人過上好日子再說。現在曼德勒到皎漂和曼德勒到仰光的線都暫停了,雙方還在談,但木姐到曼德勒這條線大家利益一致,預計到2026年能建完。
為什么美國和日本就非得在緬甸跟我們過不去,想盡辦法阻止我們修曼德勒到皎漂港的鐵路。因為皎漂港這里有中緬原油管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中緬原油管道建成于2017年4月,從皎漂港的馬德島一直延伸到瑞麗,已建成30萬噸原油碼頭,年產能為2200萬噸,中緬天然氣管道建成于2013年7月,從緬甸拉姆里島也延伸到瑞麗,這兩個管道至2020年5月,向中國輸送了原油3000萬噸,天然氣265億立方米,同時也向緬甸輸送了46億立方米天然氣。緬甸從這兩個管道中收取了5億美元的過境費。美日兩國擔心中國現在接手了皎漂港,將在這里建成可停靠30萬噸級的遠洋客貨輪船的港口,如果曼德勒到皎漂港的鐵路建成,就能保證這塊區域的經濟和軍事安全,會打斷美國對馬六甲的控制,而日本是不想看到中國的崛起。
?
中國對皎漂港的建設,將來會保證更多的石油天然氣不走馬六甲海峽,形成地緣安全,這些天然氣將直接供應給中國西南的四川、貴州、云南、廣西、重慶等地。
中緬鐵路建成,一是能源可以安全地進入中國,從緬甸或廣西直接出海銷售產品,中國大西南的經濟就可以起飛,三是通過大基建反哺東南亞各國,比如緬甸、老撾的資源可以賣得出去提升經濟發展。
?
泛亞東線·越南
東線越南那邊在忙什么?越南本來地形最好成本最低,但越南處處防范中國,原先提出的從河內到胡志明的南北高鐵計劃,共投資558億美元日本來建,老齡化嚴重的日本哪里玩得動基建,同時也忙著諾貝爾計劃?日本上一屆首相菅義偉上臺訪問第一個國家為越南,現在這條高鐵多少年了至今沒有開修,雙方還在扯皮,建成時間已經改到了2045年,投資金額還在不斷上漲,那時候全東南應該都被中國建完了。
?
東線整條線是從昆明駛向胡志明市,跟西線一樣,中國段老早就建好了,昆明-玉溪-蒙自-河口共370公里,2014年已全部建成通車,云南河口跟越南老街隔河相望,越南老百姓踮著腳希望鐵路早就修過來,越南政府卻嚶嚀一聲投進了日本人的懷抱,搞到現在東線還沒個結果。
中老昆萬鐵路的通車,是整個東南亞國家的示范,跟誰都等不來國家基建落地,交給中國只要五年。
?
中國
東南亞泛亞鐵路建成,各國家的礦產、能源賣得出去,自己的基建打通、物價下降,旅游、文化都會蓬勃發展。而最后所有的鐵路線會匯集到昆明將收集各路資源,也能通過交通向東南亞培養出一個巨大的消費品市場,昆明,必將建成為大東南亞的經濟中心!成為整個東南亞的省會!
泛亞鐵路的影響僅僅成就云南嗎?不,它還將直接影響到西部的四川、重慶、廣西、西安。
?
把中國西南地圖拉進來,泛亞鐵路還只是宏觀規劃的一片小區域,中國有更大的世界觀在等著你來體驗。
?
國家的頂級規劃中,東南亞泛亞鐵路的旁邊擺放著另一張規劃圖,關系著西南各省的命運。這張規劃圖,叫“西部陸海新通道”。該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等省份,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及東盟主要物流節點,運行時間比經東部地區出海節約10天左右。西部陸海新通道位于我國西部地區腹地, 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 南連海上絲綢之路, 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 在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
中國經濟現在是形成東南區域極富裕,其他各區域都被拉開差距的基本盤,而且差距是越來越大。中國東南區域有點像發達國家,其他區域有點像發展中國家,廣東、浙江、江蘇跟貴州、云南、廣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在一個級別上。西南、西北、東北經濟都急需得到解放,不能搞出這么大的貧富差距。
2035年,西部陸海三條新通道,分別是重慶至貴陽至南寧至北部灣、重慶至懷化至柳州至北部灣、成都至宜賓至百色至北部灣三大通道。平陸運河和黃百鐵路的連接,將為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區,及西南、中南、西北地區開辟更方便、更經濟的出海口。
?
而成都、重慶、西安會成為中國新的生產制造中心。
?
廣西從南寧和欽州各延伸出了一條鐵路線,接入到泛亞鐵路,廣西也可以分配到整個東南亞的礦產和市場資源。成都是核心中的核心,是交通、物流、生產的大中心,另外重慶、南寧、昆明也十分重要,重慶連接的是長江水道,可以把長江到出海口的資源連接起來,昆明是整個大東南亞的中心,南寧鎮守北部灣。
中歐班列·泛亞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能讓中國西南地區在歐盟與東盟之間盤活,讓成都、重慶、南寧、昆明、貴陽、成為西南地區重要的工業重鎮或商貿中心。改變·六省一市養中國。
?
中歐班列·泛亞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會形成更大的世界,叫亞歐非大陸。
中美
中國自從2010年以來經濟增速不斷下行探底,從10%以上下降到最新的4.9%。何時能穩住依然不可知;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除了出口比較景氣,消費萎靡,投資不振,何時能再次啟動很不確定;以房地產為首的傳統行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弱,以新能源、半導體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跑步前進,但由于整體規模較小還不足以彌補房地產為首老產業的停滯甚至萎縮帶來的負面沖擊,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之路還遠未完成。
美國在美聯儲和財政部貨幣財政史無前例的刺激下,美國經濟已經從去年新冠疫情沖擊下V型反彈成功,國內消費旺盛,通脹高企,失業率穩步走低,美股不斷創出歷史新高。金融寡頭和科技巨頭牢牢掌控世界經濟金字塔的頂端,攫取超額利潤;除了高端制造業依然占據相當優勢,比如飛機制造、航天軍工、生物醫藥、半導體等,大部分中低端制造業已經轉移到國外,或者被國外競爭者打垮;醫療、教育、金融等服務業發達,在全球依然占據明顯優勢。美國經濟欣欣向榮的背后也有其不易克服的困境。
中美經濟博弈未來最終勝負手在于美元霸權地位能否維持和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帶動的產業革命誰能占優。中國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產業革命中目前與美國可以說基本并肩前行,如果能在半導體、工業軟件、航空發動機等卡脖子領域完成突破,中國在實體經濟領域完成對美國超越的概率很大。當下中美雙方面臨的共同困境是高債務,中國是企業和居民高負債,影響經濟增長;美國是對外凈負債高,政府負債率高,影響美元穩定。中國如果不能擺脫債務困境,經濟下滑趨勢很難穩住,GDP總量超越美國將越來越困難。未來10年將是中美大國博弈白熱化的時期,雙方各有優勢,都有最終勝出的機會,目前美國總體優勢略大,美元穩住當前的經濟增長趨勢就不會輸,一旦美元崩潰美國將輸得體無完膚。中國還需破釜沉舟完成技術的攻克和超越,完成制造業向中高端的產業升級,金融改革取得突破人民幣走出美元體系的制約,屆時中國將迎來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