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25日,第一屆中革軍委成立,一共有15位成員,這些人大多成為了我黨的重要人物,其中就包括毛主席以及朱德、彭德懷、林彪、葉劍英、賀龍、徐向前六大元帥。
不過,同樣身為中革軍委委員的王盛榮同志卻鮮為人知,要知道他不僅早早地加入了我黨并到過蘇聯深造,還在幾個月后冒死從敵人的槍口下救出了毛主席,之后,更是戰功卓著。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雄,卻在20年后被人舉報貪污,好在,事情最終傳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深知他的秉性,心想:不可能??!
“他貪污?不可能!”
1952年的一天,中南海豐澤園的辦公室里,毛主席正對著一份剛剛送來的文件若有所思,文件上反復出現的“王盛榮”三個字讓他疑惑不已。
原來,此時三反運動正在持續進行,中央不久前接到了地方上發來的一份報告,報告中提到王盛榮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國家資源,考慮到他也是一位國家干部,有關部門不好擅自處理,便將報告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不可能??!”毛主席看完報告不停地搖頭,打心里不愿意相信。
不過,毛主席向來講實事求是,他還是對工作人員說:“這件事,我得問問恩來同志。”作為毛主席的親密戰友,遇到一些問題時,毛主席總是第一時間想到周總理。
電話接通了,周總理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便十分堅定地作了回答:“主席,王盛榮同志不僅無罪,而且有功,那件事是我安排的!”
時間回到兩年前,時任中南工業部第一副部長的王盛榮火速來到了北京,直奔西花廳而去,因為周總理要當面交待他一個特殊的任務。
“盛榮同志,國家希望你能完成一年出口一萬噸鎢砂到蘇聯的任務,以換取機械設備和國防用品,有沒有問題?”周總理直接詢問道。
“請總理放心,保證完成任務!”王盛榮愣了一下,立馬就答應了。
當時,鎢砂可是稀有資源,價值非常高,管理者只需稍微動一些手腳就會獲得大量的財富,所以,前去收購鎢砂的人必須能夠做到百分之百的廉潔自律,那周總理為什么偏偏會選他這個副部長來干呢?
原來,在1933年1月,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臨時中央從上海遷到了相對較為安全的中央蘇區,而這就導致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上海局同志在敵人的搜捕下生存環境變得異常艱難。
為緩解他們的壓力,周恩來隨即派了一位團級干部攜帶兩萬美金到上海,可萬萬沒有想到,這位干部沒有經受住金錢的誘惑,中途逃走了。
于是,第二次,周恩來甚至用上了一位師級干部,再次讓他帶著兩萬美金前往,結果如出一轍,這位干部也跑路了,眼看上海局的同志處境愈發艱難,周恩來心急如焚。
恰好不久后,紅軍攻克漳州,從這里繳獲了3.5萬美金,周恩來便決定再派人去送,有過前兩次的教訓,這回他仔細地調了人,而這個臨危受命的同志就是王盛榮。
王盛榮是一個苦出身,參加革命后,不貪財、不求名,一心革命,而且還剛從蘇聯學習歸來,革命意志非常堅定,所以,當周總理找到他的時候,他明知九死一生還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當時,從瑞金到上海的陸路已被敵人重重封鎖,要到上海去最好的方式就是南下香港,走水路前往,但這就意味著路更遠了,王盛榮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為了隱蔽,他偽裝過乞丐,帶的干糧吃完了就靠乞討為生,為了躲過盤查,他就裝成富家少爺的形象麻痹敵人,一路上,他帶著幾名同志晝伏夜行,風餐露宿。
幾經輾轉,最終歷經近三個月的磨難順利抵達了上海,并且原封不動地將所有的錢交到了上海局同志的手中,周恩來親自表揚了他,可他卻表示都是應該做的,不久就返回了蘇區,并且參加了后來的長征。
但一年籌集一萬噸鎢砂確實是太難了,盡管王盛榮極力統籌各省的鎢砂生產,盡管他親赴一線主持工作,但由于當時礦區機械設備和運輸設備的嚴重不足,還是很難如期交貨。
關鍵時刻,王盛榮在搜集相關情報時突然發現蔣介石在香港凍結了足足1000噸鎢砂,他覺得如果將這些鎢砂先賣掉,然后用賺得錢買一些設備,那樣就完全有可能按期生產夠1萬噸的量。
于是,他隨即向周總理打了個報告,事急從權,周總理立即批示表示同意,最終一萬噸的鎢砂在王盛榮的統籌安排和萬千工人的齊心協力下被生產了出來。
只是這在當時是機密,很少有人知道,所以當一些人看到王盛榮突然有了錢之后,便懷疑他貪污了。
隨著周總理的娓娓道來,毛主席露出了滿意的神情,王盛榮也獲得了清白,只是他的名字卻一直縈繞在毛主席的腦海,因為兩個人也有了幾十年的革命友誼了……
與毛主席的兩三事
王盛榮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見面發生在1927年的八七會議期間,彼時,毛澤東是與會代表,而王盛榮是擔任會議組織和保衛工作的我黨地下交通員。
有過這次見面,王盛榮對毛主席有了很深的印象,幾個月后,我黨準備挑選一批骨干到蘇聯學習深造,當時,毛澤東有著推薦的權力。
一天,毛澤東把王盛榮叫到了自己的住處,笑著對他說道:“你這個伢子還忠厚老實,每次送信都能完成任務,沒出事,很機靈,你應該到蘇聯去好好學習,將來為工友農友勞苦大眾做工作?!?/p>
王盛榮聽到毛澤東對自己的夸獎心里樂開了花,但他還沒有明白毛澤東的心意,直到幾天后,他接到了組織上的派遣前往了蘇聯,才明白毛澤東推薦了自己,心里更加感激。
當然,王盛榮也沒有辜負毛澤東的期望,到了蘇聯后刻苦學習,苦練本領,思想進步很快,1930年7月,學成歸國,并在不久后以蘇區少年先鋒總隊總隊長的身份成為了第一屆的中革軍委委員之一。
來到蘇區后,王盛榮經常向毛主席請教關于革命和農民運動的問題,在毛主席的耐心講解下,他對革命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在這期間,他還救了毛主席一命。
事情發生在1932年冬的一天夜里,當時毛主席正在贛南進行調查研究,晚上寫報告的時候,一股當地反動民團武裝突然闖進了村子,盡管毛主席嗅覺十分敏銳,但因為寡不敵眾,還是陷入了敵人的包圍。
眼看著敵人從街道的兩側向中間的毛主席不斷靠近,身旁的警衛戰士個個浴血奮戰,一個接一個地倒了下去,不多時,幾名敵人就逼近了毛主席的身后。
就在他們正要端起刺刀刺向毛主席的時候,王盛榮當即沖了過來,大喝一聲,舉槍將轉頭來看的敵人擊斃,最終攙扶著得了痔瘡的毛主席殺出了重圍。
原來,當時蘇區就要召開一個會議,王盛榮奉命帶領一個排的戰士緊急來贛南接毛主席開會,可剛到村口不遠處,就聽到了村里傳來的槍聲,為了毛主席的安全考慮,他隨即讓部隊輕裝前進,而自己則飛快地跑了過去,最終在千鈞一發之際救下了毛主席。
1957年9月,毛主席來到了武漢視察武漢長江大橋,在去的路上,他想起這里不正是王盛榮的老家嘛,于是,剛下火車,毛主席就對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詢問了王盛榮的情況。
當聽說王盛榮居然只當了一個副處長的時候,毛主席很是感慨,他想起當年被救的經過,動容地說道:“把王盛榮安排到省冶金工業廳當廳長吧,享受副省級待遇。”
正在廠里工作的王盛榮聽到了毛主席的關懷,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王盛榮平時實在太過低調,所以,直到調令下來的時候,身旁的工友才知道原來他居然救過毛主席,還當過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