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是飲食的靈魂。但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80%,往往貫穿肝癌患者的整個病程[1]。一旦發生營養不良,肝癌患者就會出現體重下降、疲乏、疼痛、惡心、嘔吐、食欲喪失等情況,這些都會影響肝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因此,營養治療可是肝癌患者治療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今天就跟著覓健科普君來“解決”它!
01
為什么營養不良?
找出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肝癌患者為什么會出現營養不良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1.肝細胞受損
當肝細胞受損時,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激素等代謝受到影響,肝癌患者營養代謝平衡被打破,導致低血糖、惡性貧血以及凝血功能異常等。
2.腫瘤細胞影響機體的物質代謝
腫瘤本身是一種消耗性疾病,腫瘤細胞的無限增殖,導致患者體內脂肪、蛋白過度分解,從而發生營養不良。
3.治療副作用
接受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抗腫瘤治療手段后,繼而出現惡心、疼痛等副作用。
圖片來源:攝圖網
4.心理因素
壓抑、焦慮等心理因素影響食欲和進食習慣,都容易導致患者厭食。
02
判斷營養不良的4個指標
是否存在著營養不良的情況,覓友們可以自行通過下面的四個指標進行初步判斷。
如果你符合上面四條中的一條或者多條,請盡快聯系主治醫生,進行專業評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目前采取的治療手段進行綜合確定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狀況。
若是經過專業診斷后,確認是營養不良,莫慌!五階梯營養治療原則先行,咱們分階段進行“攻克”。
03
五階梯營養治療原則
所有肝癌患者的營養治療均要遵循五階梯治療原則[2]。
圖片來源:《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2]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屬和患者共同發力:
第一階梯:飲食+營養教育
飲食+營養教育是營養治療最基礎的手段、最經濟實用的措施,適用于所有營養不良患者(除了無法用嘴進食的患者)。
所謂營養教育,是通過溝通的方式,鼓勵患者改變飲食習慣,從而改善其營養狀況。家屬可以和醫生、營養師共同對患者進行營養教育,而日常的飲食上則需要家屬多多用心啦。
這里,科普君推薦一些食譜給大家參考:
第二階梯:飲食+口服營養補充
在連續使用第一階段3-5天但還是無法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時,這個時候就進入第二階梯了。
口服營養補充是指給患者吃一些醫學配方的食品(比如腸道營養液等),補充患者日常飲食的不足。
家屬需要做到的是:
1.按時為患者沖泡腸道營養液并進行喂食(病人可自行用嘴進食的前提下);
2.繼續為患者提供我們上文提到的第一階段的食物,不過要注意此時的食物要更加軟爛,最好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
第三階梯:全腸內營養
如果前兩個階段的營養治療都已不再能滿足腫瘤患者的營養需求,或者患者處于完全不能進食的狀態時(如食管完全梗阻、吞咽障礙、嚴重胃癱等),這時候只能采用全腸內營養。
將患者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做成腸內營養制劑,經由管飼途徑進入人體內,常用的喂養途徑有鼻胃管、鼻腸管等等(簡單說就是在鼻腔內插入管子通往胃部,這個叫做鼻胃管)。
除了營養支持以外,這時候,家屬還要照顧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安撫患者情緒,努力讓患者早些適應鼻飼管。
第四階梯:部分腸外營養
腸外營養一般用于胃腸功能衰竭、重度嘔吐、腸梗阻等食物無法通過腸道吸收的情況。通俗來說就是,所攝入的食物或營養素不經過胃腸道,這個時候往往需要注射營養針。
在這一階段中,家屬要及時關注患者的飲食情況,和醫生積極溝通,以便于醫生制定用藥方案。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五階梯:全腸外營養
對于前四階段都不能達到預期的營養治療目的時,尤其是在腸道完全不能使用的情況下,全腸外營養是維持患者生存的唯一營養來源。
04
不同階段的營養治療方式[1]
1.肝癌肝切除圍手術期
有重度營養不良的肝癌患者,術前應先糾正營養不良,以降低手術風險,術前應行營養干預7-14天。術前術后都可以進行腸內營養,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第三階段營養治療,對患者肝功能起到保護作用,還能減少圍手術期的創傷應激。
手術期間,麻醉前2h禁水,麻醉前6h禁食,以避免患者過早進入分解代謝狀態。若無特殊情況,肝切除術后當天可以喝水,術后12h可以吃一些流質食品。
2.肝移植術后
肝移植術后患者可以采用腸內營養治療方式,不僅節約住院費用,還降低術后并發癥,同時還能更好地預防術后感染。
1.建議肝移植患者術后48h內低能量攝入[推薦18 kcal/(kg·d)],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1.0-1.5 g/(kg·d);
2.急性期過后能量推薦攝入量為35 kcal/(kg·d),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1.5 g/(kg·d);
3.對于肥胖患者能量推薦攝入量為25 kcal/(kg·d),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2.0 g/(kg·d)。
3.肝癌伴隨肝硬化
推薦合并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能量攝入不低于35-40 kcal/(kg·d),蛋白質攝入量為1.2-1.5 g/(kg·d)。
發生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在出血后的2-3 天內要停止腸內營養治療,避免增加再出血的風險。
4.肝癌伴隨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禁食,提倡少量多餐、夜間加餐和攝入蛋白質食物,可以有效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
5.肝癌穩定期
建議肝癌患者每日能量供給30-35 kcal/kg,每日蛋白質1.2-1.5 g/kg即可。
上文涉及到的復雜單位kcal/(kg·d)=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多少千卡。
為便于理解,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參照物:100g煮米飯(裝滿1個普通大小碗,烹飪時加水適中,煮熟的米飯)能量(熱量)約為116kcal。
圖片來源:攝圖網
營養治療不只是簡單的吃或不吃,“小營養,大作用”,不能讓我們的“刻板印象”耽誤了治療!
肝癌
相關好文
??
參考來源
[1]翁敏,代正燕,王昆華. 肝癌患者不同疾病狀態時的營養治療[J]. 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2022,9(01):1-6.
[2]石漢平,許紅霞,李蘇宜,曹偉新,李薇,巴一,陳公琰,王昆華,齊玉梅,陳子華,于康,江華,胡雯,叢明華,陳俊強,李增寧,方玉,葛聲,王新穎,林源,管文賢,羅琪. 營養不良的五階梯治療[J]. 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2015,2(01):29-33.
[3]石漢平. 腫瘤患者的營養問題[J]. 養生大世界,2020(02):35-37.
[4]吳蓓雯. 惡性腫瘤患者營養不良診斷與治療策略的研究進展[J]. 上海護理,2017,17(02):5-9.
內容制作
封面圖片:稿定設計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