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了一個無助的事實,那就是,人類的平均壽命提高了,但是人類的壽命極限卻沒有突破。 那么,為什么人類會衰老,并且這個衰老的步伐是科技所不能阻止的? 原因就在于,人類的壽命長度,已經從基因深處被設定好。 所以,想要延長壽命,必須從基因入手。 然而人類的基因一共有31.6億個堿基對,到底哪一對或者哪一個堿基對組在決定著我們的壽命,就好比大海撈針。 經過不斷地尋找,人類終于發現,或許人類的壽命在未來有望得到提高。 壽命的極限為什么人的壽命會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 為何醫療技術已經如此發達,我們卻無法提升壽命的極限? 或許,這一切都和我們染色體末端上,那小小的一截有關。 染色體末端存在著一種叫端粒的物質,它只能縮短,不會延長,并且染色體每分裂一次,就會縮短一部分,直到它無法縮短為止。 當端粒無法縮短,意味著細胞不會再分裂,沒有細胞分裂,等老細胞凋亡后,整個生命離終結也不遠了。 對于人類來說,這個時候也是告別世界的時刻。 人類的端粒長度顯示,人一生細胞分裂的次數在50到60次,換算成人類的壽命就是100到120歲。 通常人類活不到這個歲數,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遭遇很多縮短生命的事情,比如抽煙、喝酒、污染、疾病等。 古代醫療條件差,損害壽命的事情很多,所以古人的平均壽命比今天短。 但是古代也存在壽命很長的人,他們與今天的最高壽命也沒有什么差別。 也就是說,人類的醫療,改變的是損害損命的外界因素,卻始終沒有改變壽命有限的本質——端粒縮短。 端粒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在人類還是胚胎時期,無論怎么分裂,端粒會自動修復自己的長度。 這個時候基因會指揮RNA參與合成端粒酶,用來延長縮短的端粒。 當生命離開母體的一瞬間,端粒酶停止合成,人體的端粒開始每分裂一次縮短一截。 那么,如果能找到指揮合成端粒酶的基因,再次激活它,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延長端粒,從而延長壽命呢? 延長壽命科學家們也是這樣想的,這些年,他們不斷地在尋找,到底是那段基因在控制胚胎時期的端粒酶合成。 終于,中科院的研究團隊發現,KAT7基因與壽命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小白鼠的身體里同樣有KAT7基因,科學家通過對小白鼠KAT7基因不同程度的控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果。 被激活了KAT7基因的小白鼠中,有81%的壽命得到了延長。 一般來說小白鼠的壽命在18到20個月,被控制了KAT7基因的小白鼠,普遍壽命都在2年以上,比一般小白鼠延長了大約25%。 按照人類80歲的壽命計算,如果控制了KAT7基因,那么壽命達到100歲。 并且,科學家目前對KAT7基因的研究才剛剛起步,它能延長的壽命會比現在更長。 很有可能將80歲的壽命,延長到400歲。 400歲,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古代王朝,很多都無法延續400年。 人類還需要100到200年的時間達到一級宇宙文明。 一個人活到400歲,可以見證人類文明的一個飛躍進步,就好比一個明朝的人見證了奧運會。 然而,也有人提出,限制人類壽命的因素,不單單是KAT7基因那么簡單,僅僅依靠一個基因就能延長人類的壽命似乎不太理想。 無法逆轉熵增壽命這個現象,不僅存在于地球的生命上,就連宇宙的天體,都存在壽命。 從能量角度出發,任何物質都存在著一個從有序向無序轉變的狀態,這個過程叫做熵增。 人類由30多億對堿基構成,這些堿基對原本就是有機分子,它們的狀態原本應該是無序的。 它們組成了人類的基因變成了有序的狀態,本身不是自然發生的,需要耗費能量保持。 也就是說,人類個體的本質是在朝著一團混亂的有機分子前進,這個過程就是人類的正常死亡。 人類死去,其實就是有序的人類身體朝著無序進行。 如果人類通過科技將壽命延長,那么人類熵增的過程就在被延長,則過程中需要的能量會越來越多,這導致人類種群所需要的能量也越來越多。 關鍵在于,地球能否提供這么多能量讓每一個人都保持400歲乃至更長的壽命? 這恐怕很難做到,基因設置壽命的本意,是保證種群的健康成長,只有陳舊的生命逝去,才會有足夠的空間提供給新生命。 這也是為什么捕食者很少去抓青壯年獵物,被它們捕食的,都是老弱病殘。 雖說人類已經跳出了一部分自然法則,不再受叢林法則的困擾。 但是,我們依然無法逃脫資源分配不均勻的事實。 如果人類的壽命無限延長,那么勢必會激發各年齡段人群的摩擦,人類會陷入資源爭奪的罪惡旋渦,最后走向同類相殘。 永生是否存在自然界有一種生物存在“永生”,它就是燈塔水母,不過燈塔水母的“永生”和人類理解的永生,有很大的區別。 燈塔水母的“永生”更像是返老還童,重新開始。 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燈塔水母,是它的水母體,它還有一種形態叫做水螅體。 這就好比花和樹枝的關系,它們是同一株植物的不同部分。 水母體猶如水螅體開出的花,而水螅體又是水母體繁殖后產下的卵長成的。 燈塔水母的水母體會在某些時候沉入海底,變回水螅體,然后開出水母體釋放到海水中。 這些新生的燈塔水母,和變回水螅體的燈塔水母其實是相同的DNA,可以看做同一個水母,只是它又從幼年期開始生長。 如果用人來類比的話,就是一個人在長成大人之后,在某個時候變回了剛出生的嬰兒,然后重新從嬰兒再長一次。 等長大成人后,又再次回到嬰兒,重新長大成人,無窮無盡地返老還童。 可怕的永生人類身體里其實存在可以永生的細胞,那就是讓人聞風色變的癌細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癌細胞是永生的,它會不停地分裂,最終占據整個人的身體。 然而這個時候,人也就是死亡了,失去了人類的癌細胞變得和死物無異。 如果為癌細胞提供足夠的營養物,那么它就會永遠存在并且永遠分裂下去。 比如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癌細胞——海拉細胞。 它是上個世紀的1951年,從一位婦女體內提取的宮頸癌癌細胞。 經過70年的分裂,如今的海拉細胞重量足足有5000萬噸。 如果它繼續分裂下去,終有一天,海拉細胞的總重量會超越地球上人類的總重量。 如果人類的壽命延長,甚至實現永生,那么我們對地球而言,算不算癌細胞呢? 當長壽成為一種可以設置的存在,人類是否會因為壽命的長短被分為不同的等級? 為什么人類一面渴望長壽,另一方面卻在不斷推行安樂死合法化? 或許生命在誕生之初是沒有壽命的,直到一場災難讓生命知道了有限的作用。 地球35億多年的生命史,其實就是一段又一段有限的生命續寫的,人類也是其中的書寫者,我們沒有因為生命有限就在時間長河里黯淡無光。 相反,恰好是有限讓人類懂得了珍惜。 |
|
來自: 昵稱tYrU3r9E > 《j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