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尼日利亞一個礦場遭遇恐怖襲擊,四名中國工人被綁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日,又有一名中國僑民被恐怖分子綁架。 作為西非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的動蕩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 ![]() 同時,尼日利亞也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7月13日(本周三),尼日利亞將開通其經濟中心拉各斯-廣州的直飛航班。屆時,兩國間的關系將變得更為緊密。 去尼日利亞工作、旅行,或者投資,也將成為更多中國人的選擇。 在作出選擇之前,了解尼日利亞為何會如此動蕩,避免卷入爭端,就顯得尤為必要。 事實上,恐怖襲擊對尼日利亞來說,已是常態。 每天,報紙的頭版上都幾乎充斥著綁架、勒索、政治暗殺等事件。 單單是號稱「尼日利亞塔利班」的伊斯蘭恐怖組織——博科圣地,在2011-2020年間,就導致超過3.7萬人死亡、250萬人流離失所、24.4萬人流亡國外,成為難民。 但是,政府對此卻不以為意。 這是為什么? 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對伊博人的打壓,而不是對社會的管理上。 他們認為這些恐怖組織對國家的威脅有限,不過是一些小問題。 伊博人的比夫拉原住民(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Biafra,以下簡稱IPOB)等組織,才是心頭大患,需要嚴加整治。 ![]() ◎ 伊博族是尼日利亞的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東南部地區。IPOB成立于2012年,由伊博人組成,以建立伊博人的獨立國家為目的,名義上是非暴力的,但也有很多暴力行為。2017年,尼日利亞政府宣布IPOB為恐怖組織。圖為IPOB成員在集會。 可以說,一手造成了尼日利亞的混亂局面的,是政府的種族主義傾向。 卡內基基金會非洲項目主任烏斯曼(Zainab Usman)在接受《非洲洞察》采訪時,直言不諱: 「政府的行動強調了,他們更關注的是政權生存,而不是解決尼日利亞暴力犯罪和不安全的嚴重問題。」 / 01 /伊博的幽靈什么是系統性歧視,尼日利亞的伊博人的處境就是例子。 伊博族是尼日利亞三大主要種族之一,估計人口數約為3708萬(截止至2021年8月)。 ![]() ◎ 約魯巴族、豪薩-富拉尼族與伊博族。 伊博族以勤勞、善于經商著稱,被稱為「黑人中的猶太人」。 他們遭遇的歧視和迫害,也與二戰時期的猶太人相似。 伊博人,處在尼日利亞種族「食物鏈」的最底端。 一方面,他們被系統地排除在國家事務之外,尤其是在政府任命、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共享方面。 伊博人居住的東南地區,是尼日利亞唯一一個只有五個州的區,其他區都是六個州。 而聯邦政府每月對各州的撥款、聯邦立法會議員的代表權以及關鍵政府職位的輪換,都是根據州級地方政府層面的統計數據進行的。 州數少就意味著,東南地區在這些資源的分配上,都要劣于其他地區。 盡管這里的需求,并不比其他任何地方少。 同時,布哈里政府也在有意拖慢東南部的建設和經濟發展。 ![]() ◎ 現任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Muhammadu Buhari)。 哈科特港就是如此。 它曾經是尼日利亞的第二大港口,而現在,使用率急劇下降。 相對的,拉各斯海港雖為第一大港,卻因為實際能力不足以負擔過分龐大的運量,陷入了擁堵,據統計,它需要處理尼日利亞超過80%的貨物。 ![]() 2019年,指針(The Pointer)觀察到的情況顯示: 「根據碼頭運營商的估計,超過200萬個20英尺的滿載集裝箱正在拉各斯海港等待清關。」 即便如此,聯邦政府也拒絕使用哈科特港幫助緩解擁堵。 畢竟,他們覺得,讓伊博人賺錢,比讓自己虧錢還難受。 同樣命運的,還有埃努古機場。 伊博人極為勤勞,他們奮斗的腳步幾乎遍布世界各地。 但回家的路卻異常艱難,由于沒有機場,他們必須在尼日利亞的其他城市,如拉各斯或阿布賈的機場中轉,才能外出或回家。 2013年,聯邦政府建成了埃努古機場。 ![]() ◎ 在埃努古機場排隊登機的旅客。 但埃努古機場的設施非常落后,沒有進近燈,跑道非常顛簸,沒有供水,沒有可使用的冷卻系統等。 伊博人幾番抗議毫無成效。 另一方面,在政府的默許下,個人層面對伊博人的歧視和侮辱行為層出不窮。輕則敲詐勒索,重則屠殺。 在東南部人民探親的節日期間,伊博人途經高速檢查站時,往往會受到騷擾和勒索。 僅僅因為,他們是伊博人。 這讓人不禁質疑,伊博人是生活在法外之地嗎? 至于屠殺,更是異常恐怖。 著名記者洪德因(David Hundeyin)分享了他朋友伊芙(Ify)的親身經歷: 2000年,豪薩-富拉尼人在她居住的城市發動了對伊博人的屠殺。 很多行兇者與被害人,都曾是親密的鄰居或朋友。 伊芙和她的家人們不得不四處躲藏,連與他們一起長大的鄰居都不敢再見,因為他們不能確定,對方會不會置他們于死地。 直到她的父親將他們偷偷帶出,登上去往倫敦的飛機。 他們放棄了在尼日利亞的一切,「行李」只有身上穿著的衣服。 而劊子手不會因此受到任何懲罰,因為他們屠殺的是伊博人。 伊博人不被視為與他們平等的人。 2017年6月,一些豪薩人還在卡杜納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要求將伊博人驅逐出北部地區。 他們呼吁周圍的人行動起來,破壞伊博人的財產,并在10月1日之后,殺死所有還沒有離開的伊博人。 ![]() ◎ 手持槍械的豪薩牧民。 伊博人想要反擊,則會招致狂風暴雨。 《非洲洞察》對此的描述非常尖銳: 「豪薩-富拉尼牧民(對伊博人)的殺戮似乎是可以容忍的,但IPOB對伊博人地位的抗議,被現任政府毫不猶豫地列為對國家安全的最高級別威脅。」 前文提到的,伊博人的獨立組織IPOB至今還是尼日利亞政府心目中「最危險的組織」。 / 02 /內戰只是遮羞布為什么伊博人會被當成「國家公敵」? 一般的答案是:1960-1970年之間的尼日利亞內戰。 這次內戰的挑起者和戰敗方,正是伊博人。 ![]() ◎ 內戰開始前,整裝待發的伊博戰士。 1960年,尼日利亞從英國殖民者手中獨立以后,按種族劃分為三個地緣政治區域:北部為豪薩-富拉尼族,西部為約魯巴族,東部則為伊博族。 北部地區的面積和人口遠遠超過西部和東部之和,掌握了更大的權力。 ![]() ◎ 北部地區占據了尼日利亞國土的大部分。 而他們傾向于服從英國,這讓南方族裔難以接受。 明明獨立了,卻要聽從殖民者的指揮,那獨立又有什么意義? 其中,伊博人性情更加反叛,無法忍受這種情況,傾向于脫離尼日利亞,建立自己的國家。 1967年5月底,當時的尼日利亞國家元首高恩(Yakubu Gowon)決定,將尼日利亞劃分為12個州,各州幾乎沒有自治權,對本州內的資源也沒有控制權。 ![]() ◎ 晚年的高恩。 這相當于強行要求南方地區歸順政府,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5月30日,在領袖奧朱古(Odumegwu Ojukwu)上校的帶領下,伊博人宣布成立比夫拉共和國。 7月6日,內戰正式爆發。 盡管比夫拉軍隊非常勇猛,但還是敵不過強大的聯邦政府軍,節節潰敗。 1970年1月15日,比夫拉共和國被迫投降,重新回歸尼日利亞管轄。 伊博族就此成了尼日利亞的「叛徒」。 學者紐約庫(Njoku)這樣形容伊博人的感受: 「徹底的士氣低落,心理上迷失方向,物質上窮困潦倒,政治淪陷。他們的未來永久枯萎。伊博人成為禁忌,有些伊博人團體試圖通過偽裝來隱藏伊博人的身份姓名。」 這樣說來,尼日利亞政府針對伊博人,似乎合情合理。 但事實上,內戰的理由掩蓋了更多的事實。 對伊博人的民族情緒,遠遠早于內戰爆發。 1949年,尼日利亞南方領袖阿齊基韋(Nnamdi Azikiwe)就在演講中說道: 「上帝特意創造了伊博人,讓他們遭受迫害,苦難是我們部落的標簽。」 在英國殖民尼日利亞期間,由于伊博人過于反叛,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順從殖民者的高壓統治,殖民者將伊博人污名化為「尼日利亞最討厭的種族」。 其他民族在這樣的影響下,也逐漸認為,伊博族就是劣等民族,應該被消滅殆盡。 尼日利亞獨立之前,就發生過對伊博人的大屠殺。 內戰只是種族矛盾激化后的產物。 最終,它又成了種族矛盾的「遮羞布」,使得政府可以光明正大針對伊博人,而不受道德譴責。 內戰已經過去五十余年,有關伊博人的民族矛盾始終沒有得到緩解。 政府的特殊針對「按下葫蘆起來瓢」,已然助長了北部伊斯蘭教和其他極端民族勢力的崛起。 可以想見,如果政府繼續沿著打壓伊博人的道路前進,總有一天,尼日利亞將因自己的放任而毀滅。 / 03 /選一個伊博族新總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