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水中做釣給我們釣友帶來了諸多不方便,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釣友應對走水采用的是鉛墜沉底釣法,像傳統(tǒng)釣中的鉛墜著底、跑鉛釣法,甚至還有雙鉛釣法,這幾種釣法的確是穩(wěn)定住了線組,不會“隨波逐流”,但都屬于鈍釣法,自然會以犧牲靈敏度為代價,更主要的是會丟失很多魚口,操作上還繁瑣。有沒有既操作簡單又不失靈敏的釣法呢? 很多高手都在用的一種釣法能達到這種效果,下面我們通過分析鉛墜沉底釣法的弊端來介紹這種既操作簡單又不失靈敏的釣法。 一、鉛墜著底釣法的弊端無論是傳統(tǒng)釣還是跑鉛、雙鉛都是鉛墜著底釣法,在流水中都會使水線傾斜,如果線組的上牽力不夠的話,往往會使整個浮漂沒入水中。為了浮漂能露出目數(shù),我們就需要使用吃鉛量較大的浮漂。大家知道,浮漂的吃鉛量越大打破平衡讓浮漂有所動作需要的外力越大,無形中增加了魚吞食餌料的力度,尤其是吃進嘴里后游走時回牽力增大,導致的直接結(jié)果是魚吐餌或鉤餌從魚嘴里拉出來,此時抬竿刺魚,空竿幾率增大。 再一個就是釣鈍時的共性,魚吃餌料往往有涮餌的習慣,尤其是滑口魚,一般來說自然水域的大魚幾乎全部是滑口魚,它們吞了吐,吐了吞,反復幾次,在這個過程中魚吞餌的瞬間提竿就可中魚。但如果是鉛墜著底,這些都不會反映到浮漂上,會丟失很多魚口,喪失很多提竿中魚的機會。 二、循環(huán)提竿釣法通過以上的分析,在流水中做釣要想規(guī)避這些弊端首先要解決的是靈敏問題,我們在靜水中做釣釣底時調(diào)釣的較靈敏往往是一鉤輕觸底一鉤躺底,在走水中我們也還可以這樣調(diào)釣,無非是整個線組會“隨波逐流”,只要我們拋竿時落點到“上游”處,讓線組移動經(jīng)過窩點,等過了窩點我們再提竿,然后重新拋投,這就是循環(huán)提竿釣法。 這樣水線不會有大的傾斜,不會出現(xiàn)浮漂全部沒入水中的情況,關鍵是魚的吃口信號會及時傳遞到浮漂,不會丟失魚口。 在流水中采用鉛墜著底釣法其實也是一種守釣的釣法,采用循環(huán)提竿釣法有的釣友會擔心頻繁提竿會對魚吃餌造成影響。其實,在流水中覓食的魚和在靜水中有很大區(qū)別,魚所處的環(huán)境本身就處在不穩(wěn)定狀態(tài),對拋竿入水帶來的動靜比較麻木,其警惕性要大大降低,對魚進食影響很小或者說根本沒有影響,尤其是在走水幅度較大的河流做釣。 三、使用循環(huán)提竿釣法注意事項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循環(huán)提竿時間間隔和走水的水速有關,在微走水的水域垂釣這種效果最佳。如遇水速較快的水域,我們只有加大拋竿入水點(上游)距離窩點的距離,加大線組“走動”長度來減緩提竿頻率。 再一個就是要注意用餌,一鉤躺底一鉤觸底,在線組移動的時候勢必會造成餌團被拖著在水底滑動,此時要求我們使用的餌料要不容易脫落,使用搓餌時要加大餌料的附鉤性或者干脆使用皮筋顆粒或種餌,再次拋投時也省去了重新上餌的麻煩,提高做釣效率。 寫到最后凡事都有利有弊,比如這種釣法正常調(diào)釣而又不失靈敏度,但有使用釣竿不宜過長、用餌有局限性和拋竿較頻繁的缺點,如果遇到走水不太嚴重、不需要用太長釣竿的情況,釣友們大可一試循環(huán)提竿釣法。 很多高手用這種釣法釣得風生水起,所取得的漁獲并沒有因走水而受到絲毫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