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雨四首》讀記 (小河西) 此詩有“高軒當滟滪”句,“高軒”應指夔州城西門外的西閣。詩有“暮秋沾物冷”、“物色歲將晏”二句,此詩應作于大歷元年(766)秋末,時杜甫居夔州西閣。 雨四首(杜甫) 微雨不滑道,斷云疏復行。紫崖奔處黑,白鳥去邊明。 秋日新沾影,寒江舊落聲。柴扉臨野碓,半濕搗香粳。 斷云:片云。《……北樓迥望》(梁-蕭綱):“斷云留去日,長山減半天。” 紫崖:同“紫巖”。紫色山崖。《古意》(唐-王績):“幽人在何所?紫巖有仙躅。”《過東山谷口》(唐-盧照鄰):“泉鳴碧澗底,花落紫巖幽。” 碓(duì):碓臼。舂米用具。《歸田》(北周-庾信):“穿渠移水碓,燒棘起山田。” 香粳:香味梗米。《贈張旭》(唐-李頎):“荷葉裹江魚,白甌貯香粳。”《病后遇王倚飲贈歌》(杜甫):“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大意】雨小路不滑,片云稀疏停而復行。云飛到紫崖上空一片黑。白鳥飛到云邊之外分外明。秋日下到處是新沾的雨痕,寒江上似乎留有原來的雨聲。俺草房臨近野外的碓臼,沒等全干就開始捶搗香粳。 【詩意串述】此詩寫微雨忽晴。首聯云雨對起。雨微云疏。次聯承“斷云”。云行到山崖上看上去很黑。鳥飛到云外看得很分明。三聯承“微雨”。秋日下到處是雨剛下過的痕跡。江上似乎還留著落雨聲。末聯宕開。草房臨近野外的碓臼,還沒全干,有人就開始“搗香粳”。 江雨舊無時,天晴忽散絲。暮秋沾物冷,今日過云遲。 上馬回休出,看鷗坐不辭。高軒當滟滪,潤色靜書帷。 散絲:散落細絲。常用以形容細雨。《金風扇素節》(晉-張協):“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書帷:書齋的帷帳;借指書齋。《安德山池宴集》(隋-岑文本):“書帷通竹徑,琴臺枕槿籬。”《……寄微之》(唐-白居易):“秋風拂琴匣,夜雪卷書帷。” 潤色:增加光彩。《吳都賦》(晉-左思):“其奏樂也,則木石潤色。” 【大意】江邊雨本來就沒定時,清朗的天空忽然散落雨絲。暮秋時雨絲沾到身上很涼,今日雨云過得又很遲。俺上馬回到草舍不再出去,久久坐在那兒看鷗鳥在雨中嬉戲。俺的“高軒”正對滟滪堆,雨使俺的書齋更加安靜也增添光彩。 【詩意串述】此詩寫天晴忽雨。前二聯寫背景。暮秋天晴忽然下雨。雨濕衣涼,且云雨遲遲不走。三聯寫避雨。秋雨太涼俺只好上馬回到住處,坐在哪兒久久看鷗鳥飛來飛去。末聯表達心情。俺的“高軒”正當滟滪堆,下雨之時這兒更加安靜更添光彩。 物色歲將晏,天隅人未歸。朔風鳴淅淅,寒雨下霏霏。 多病久加飯,衰容新授衣。時危覺凋喪,故舊短書稀。 物色:指風物;景色。《秋胡行》(南朝宋-顏延之):“日暮行采歸,物色桑榆時。”《雨后》(隋-李百藥):“晚來風景麗,晴初物色華。” 歲晏:一年將盡時;指人的暮年。《望荊山》(梁-江淹):“歲晏君如何,零淚沾衣裳。”《秋夜獨坐……》(唐-王維):“吾生將白首,歲晏思滄洲。” 淅淅:象聲詞。風雨聲或落葉聲。《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南北朝-謝惠連):“團團滿葉露,淅淅振條風。”《渡揚子江》(唐-孟浩然):“更聞楓葉下,淅瀝度秋聲。” 霏霏:雨雪盛貌。《采薇》(詩經):“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九章-涉江》(屈原):“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授衣:授以冬衣。《七月》(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傳:“九月霜始降,婦功成,可以授冬衣矣。”孔穎達疏:“可授冬衣者,謂衣成而授之。” 凋喪:失落。《丹青引-贈曹將軍霸》(杜甫):“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大意】看景色又要年終時,俺遠在天邊仍未歸鄉。北風鳴叫風聲淅淅,冬雨凄寒雨絲霏霏。俺因身體多病增加飯量很久,俺容顏衰老剛剛穿上冬衣。時局危殆更感覺失落,老朋友的來信越來越少。 【詩意串述】此詩寫雨中客況。首聯總提。歲又將晏,仍未歸鄉。次聯承“歲將晏”。北風呼呼,寒雨瀟瀟。后二聯承“人未歸”。多病久病增加營養,容顏衰老已著冬衣。時局危殆感覺失落,親朋舊友書信稀少。(前二首有雨中怡情之意。這首“凋喪”了。) 楚雨石苔滋,京華消息遲。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鷗饑。 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繁憂不自整,終日灑如絲。 石苔:石上滋生的苔蘚。《東山寺》(唐-張祜):“寒色蒼蒼老柏風,石苔清滑露光融。” 青兕(sì):青兕牛;犀牛類獸名。《說文》:“兕如野牛,青色,皮厚,可為鎧。”《招魂》(宋玉):“君王親發兮,憚青兕。”《石兕臺》(唐-陸希聲):“大河波浪激潼關,青兕胡為伏此山。” 花鈿:婦女的額飾。《麗人賦》(梁-沈約):“陸離羽佩,雜錯花鈿。”《秋日夔府詠懷……》(杜甫):“囊虛把釵釧,米盡坼花鈿。” 蛟人:通“鮫人”。人魚。《博物志》(晉-張華):“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海賦》(晉-木華):“其垠則有天琛水怪,蛟人之室。”《鮫人歌》(唐-李頎):“鮫人潛織水底居,側身上下隨游魚。” 織杼:織布機的梭子。《送顧少府》(唐-項斯):“幽景臨溪寺,秋蟬織杼家。” 繁憂:繁多的憂慮。《擬阮公夜中不能寐》(南朝宋-鮑照):“漏分不能臥,酌酒亂繁憂。” 【大意】楚雨滋潤了石上的苔蘚,長安的消息遲遲不來。山氣寒冷有犀牛在叫,江上的傍晚有饑餓的白鷗。江邊的花就像巫山神女的花鈿在雨中凋落。水中織布的鮫人因寒雨不停而傷悲。重重憂慮無法自己清除,俺的眼淚整天就像眼前的雨一樣灑落如絲。 【詩意串述】此詩寫雨中繁憂。首聯兩提。一是雨。二是長安消息。中二聯比。青兕比惡人,在寒山嘯叫。白鷗比賢士,在暮色中忍饑。神女鮫人比百姓,花兒凋落織杼悲傷。末聯扣首聯。楚雨終日灑如絲,俺的眼淚也灑如絲。京華遲遲沒消息,俺重重憂慮難以“自整”。(“繁憂”盡在中二聯。) |
|
來自: 小河西 > 《杜詩解讀(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