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菜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其主要風味特點以咸鮮為主、酥嫩香鮮、突出本味、講究火功、注重食補,而且有選料嚴謹,菜式多樣,南北咸宜的特征。下面就來看看安徽十大特色美食。 一、淮南牛肉湯 淮南牛肉湯是安徽省淮南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屬于徽菜系。該菜品是蘇北豫魯皖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主要食材有牛肉湯、牛肉、豆皮、粉絲、香菜等,再選用幾十種滋補藥材及鹵料按一定的比例,經(jīng)傳統(tǒng)工藝炮制制作而成。其味清爽,滋味醇厚,與燒餅搭配品嘗,堪稱完美。 二、臭鱖魚 臭鱖魚又名臭桂魚,是安徽省徽州地區(qū)的一道傳統(tǒng)名菜。有一種似臭非臭的獨特味道。把腌好的桂魚下入鍋中浸炸至金黃且時,撈出瀝干油加入蔥、姜、蒜提鮮入味再加入徽州筍丁、料酒、白糖、豬肉、野山椒、辣椒醬等作料,將香味升華。烹制而成的臭鱖魚聞著雖臭,但是嘗起來卻是特別美味的。 三、黃山燒餅 黃山燒餅是安徽省黃山市的一種特色傳統(tǒng)小吃。通常以面粉、芝麻、鹽、菜油為原材制作皮。以肥肉、梅干菜作餡,經(jīng)泡面、制皮、包餡、烘烤等工序制成。黃山燒餅又名救駕燒餅。相傳1357年,朱元璋避難來到徽州一農(nóng)家,饑餓難當,這家主人便拿出平日愛吃的燒餅給朱元璋充饑,吃的他是滿口生香,大為贊賞。次年稱帝時,沒有忘記這農(nóng)戶的救命之恩,便說“救駕有功,就冊封為救駕燒餅吧。”于是便有了救駕燒餅這一稱呼。 四、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是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古鎮(zhèn)的一種傳統(tǒng)的名小吃。其餃皮由秈米粉制成,用五花肉等及調料制成餡,包成餃子形狀后油炸而成。其外形色澤金黃,餡味鮮美,外皮微酥脆,口感值得回味。 五、無為板鴨 無為板鴨是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的一道傳統(tǒng)特色美食,始創(chuàng)于清朝年間,以巢湖麻鴨為原料,配以小茴香、花椒、丁香、八角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熏后鹵,制作而成,嘗起來醇香味美,肉質鮮嫩,是愛吃鹵肉愛好者的不二選擇。 六、格拉條 格拉條,也叫格拉面,是安徽省阜陽地區(qū)特色傳統(tǒng)小吃。是阜陽特有的一種食物,頗受當?shù)厝说南矏郏诖蠼中∠锒寄艹缘剑拿謥碓创蟾攀且韵略颍涸诟逢枴皵嚢琛钡姆窖允恰皵R拉”(gé le) ,格拉條比較粗,形似放大版意大利面,很勁道,軟硬適中,嚼勁十足。 七、毛豆腐 毛豆腐是以豆腐為主料制作的菜品,一般叫黃山毛豆腐或者徽州毛豆腐。成熟的毛豆腐生有一層濃密純凈的白毛,上面均勻分布有一些黑色顆粒。用油煎后,佐以蔥、姜、鹽及肉醬油等燴燒而成便可食用。也可以搭配辣椒醬食用,其味鮮醇爽口,芳香誘人,有開胃作用,是徽州地區(qū)特殊的風味菜。 八、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也稱為安徽板面,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的一種特色小吃。此菜品因在制作時,邊摔邊拉,板面由此而得名。煮好的板面,潤滑透亮。再澆上調制好的湯料,放上青菜,菜葉的綠,面條的白,湯料的紅,多種顏色巧妙搭配使人食欲大增。 九、大救駕 大救駕是安徽省壽縣的傳統(tǒng)特色名點,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柴榮征淮南,命大將趙匡胤率兵急攻南唐(今日的壽縣)。南唐守軍誓死抵抗,戰(zhàn)斗激烈,趙匡胤久攻不下,差點兒誤了軍機由于操勞過度,趙匡胤一連數(shù)日,水米難進。后來是這個糕點引起了趙匡胤的食欲救了他。故名”“大救駕”。制作大救駕的主要原料有:豬板油、青紅絲、金橘餅、核桃仁、冰糖、白糖、青梅、糖桂花等。經(jīng)過特殊的工藝加工而成后,其形扁圓,中間呈急流漩渦狀,多層花酥疊起、如金絲盤繞,色澤金黃,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膩,富含多種果料,久負盛名,頗具傳奇色彩。其外形呈圓形,表面酥層清晰,中間呈急流旋渦狀。色澤淡黃色均勻。外皮酥脆,餡細軟。口味酥松、香甜,有果料香味。 十、徽州一品鍋 徽州一品鍋又稱“胡適一品鍋”、“績溪一品鍋”。相傳,此菜由明代石臺縣“四部尚書”畢鏘的一品誥命夫人余氏創(chuàng)制。一次,皇上突然駕臨尚書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燒了一樣徽州家常菜——火鍋。不料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贊美不絕。后來,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鍋竟是余夫人親手所燒,便說原來還是“一品鍋”!于是便有了此菜名。一品鍋制作講究,注重火功,味美醇香,是徽菜中不可多得的一道名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