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劉繼東 1973年鄧小平首次復出,對全國各行各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全面整頓,給城市鄉村各項事業發展帶來無限生機。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察右中旗鐵沙蓋公社小東灘更是蒸蒸日上。 1973年夏,全旗在民辦教師中推薦招考公辦教師。東灘村的一所小型戴帽初中,被全旗推薦兼考試,一次性選拔走5名民辦教師,他們是劉永厚、王寶山、王鋒、謝亮、常金鳳。這件事一時轟動了整個后大灘,東灘村受到經久不息的贊美。 這些被招考者,僅有謝亮在烏盟師范學校體育班短期培訓了兩個月。其他人在當年秋季開學時就應急上崗。其中劉永厚、王寶山、王鋒被分配到科布爾一中帶高中理科課程,常金鳳被分配到五號公社中學任教,謝亮被分配到蘇勒圖中學工作。這些人,在所在中學都是骨干教師。 劉永厚后來還晉升為科一中的教務處、辦公室主任,對后大灘的東灘、義發泉地區的學子上學提供了不少方便,辦了不少善事。劉永厚老師在科一中二十多年的工作,始終如一地勤奮踏實、刻苦認真、口碑極佳。謝亮后來也被教育局提拔為學區主任(曾在布連河鄉、義發泉鄉、金盆鄉擔任過學區主任)。常金鳳在五號公社中學任語文骨干教師,在任用期間,經常給旗、盟級報社投稿見報,并多次發表教學心得體會,個人還出版了一部中篇小說《北方的人們》,上世紀90年代還調任中旗精神文明辦主任。 1974至1975年夏,義發泉、東灘、黃羊城三個大隊合辦的初中,因各隊分攤的辦學資金等問題談不攏,解散了。東灘的初中生又回到了本大隊。這時,大隊開始緊急組建學校新班子。從前的四位老三屆高中生和一位初中生,都被旗教育局一次招聘為公辦教師了,大隊一時缺少老三屆高中生。又因這時的武仲凱老師已由東灘小學調到義發泉學區當會計,于是就由公辦老師胡寬組建了我和張世平兩位老初中生以及一位新高中生崔如英的搭檔,三位民辦教師擔負起初中班的教學重任。胡寬老師和另三名民辦老師負責小學班的教學,他們是校長胡寬,教師劉繼東、張世平、崔如英、牛旺、梁佑、張秉和。 東灘這兩屆初中生畢業后分別被義發泉公社辦的76屆、77屆高中班招收。這兩屆新招收的高中生,開學前在學校勤工儉學,經受了艱苦的勞動鍛煉。現在回想當初的做法,不亞于后來搞的入學軍訓。軍訓主要是操練,跑步需得吃苦,勤工儉學更是脫皮掉肉的強力和耐力的鍛煉。76屆是我和崔如英老師帶領到四子王旗烏蘭牧場拔紅眼沙蓬小麥打工,77屆學生是由我和王世成老師帶領,在明水泉村北山頭掏瑪瑙石賣錢。這兩屆學生搞勤工儉學收入不菲,當時在萬元開外。既解決了一部分辦學上的資金短缺問題,也使學生受到不小的鍛煉,鍛煉了身體,磨煉了意志,也為后續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東灘學生在這兩屆學生的入學成績上也是遙遙領先的。 1976年秋,公社成立了高中,義發泉學區由主任孫銘親自出面組建高中教師班子。這時的劉永厚、胡萬悅、王寶山、唐宗士首批被調入,1977年夏又調入劉繼東、王世成、李根興、馮俊。這時小東灘“文化村”調入的教師,幾乎占全學區高中教師的“半壁江山”。胡萬悅后來調入鐵沙蓋中學任教,還被提拔為教務處主任,調科布爾一中后任教務處副主任。 這些老師按國家規定都未達到教高中的標準,在當時也沒有辦法。這些老師也只是筷子里拔出的旗桿,只能努力不懈、堅持自學,在教中學,學中教,先學后教,邊學邊教。其中,我的學歷最低,因此比別的同志更需下十倍的苦功。我始終對工作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勤勤懇懇,始終秉承一個理念,對學生無限盡責是做老師的天職。功夫不負有心人,從1976年至1984年,我連續帶的八屆初中畢業班(四屆語文,四屆政治)考試成績均處在全旗上游水平。 76屆這兩個班的學生和老師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老師和學生開誠地交心,有時甚至不乏開個玩笑。由于師生間處得好,畢業后師生聚會十余次,特別是王寶華、張鈞、李斌同學就主持過多次。最隆重的一次是在2018年,師生近60人,相聚科布爾鎮一家賓館,談現在,憶過去,聊天地,敘友誼,贈禮品,表心意,好不歡喜。義發泉第二屆高中畢業的學生(改了學制后按初中畢業生待遇),由胡俊高、武建平、謝俊利組織,也舉辦過一次離校39周年的聚會。大家回憶了往昔友誼,交流了當下現實情況,同學們還為特邀的老師贈送了禮品,趙生萬同學特制作了一部聚會的美篇,轉發給每一位同學收藏。 1978年7月,這兩屆學生同時畢業,76屆算高中畢業,77屆改了學制按初中畢業待遇。76屆學生當年升大學專科的5人,他們是崔如曉、胡萬龍、王金鎖、王忠義、周杰,升學率還超科一中和鐵沙蓋中學。其中東灘崔如曉是佼佼者,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本科軍事院校,畢業后分配到東風航天城工作至離休,軍銜晉升至軍長級別。他的兒子崔嚴光,上海交大博士后留校做科研,全家在上海居住。這兩屆學生中光東灘就有13名學生考入師范院校,包括民辦教師轉正。他們是胡萬龍、趙全、張玉蘋、劉翠萍、董瑞、牛元、劉俊、李龍、劉永斌、胡俊高、武建平、梁龍亮、王忠理。這些同學后續都進修到大專或本科,技術職稱評定到高級,工資十分可觀。 該文作者1944年出生,原在察右中旗義發泉學區工作,退休后現居鄂爾多斯準格爾旗薛家灣鎮,愛好寫作。 【本期幕后】 策劃:安強 編輯:敏敏 校對:安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