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 付東紅 馮琳 楊佳 編輯 | 周亦川 近期《循環(huán)》雜志發(fā)布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武陽豐教授與王燕芳研究員團隊“中國心臟健康膳食”研究成果,高血壓患者食用四周后,收縮壓和舒張壓平均下降10.0mmHg、3.8mmHg,為高血壓患者通過健康飲食控制血壓提供方案和信心。 面對不健康膳食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歐美國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先后開發(fā)了多種健康膳食。其中,美國的DASH膳食(也稱“得舒膳食”)和歐洲的地中海膳食最為流行。然而,這些來自西方飲食文化的膳食模式并不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難以在超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國文化圈推廣。 “中國心臟健康膳食”是由我國著名心血管病防治專家、DECIDE(決定)項目總負責人武陽豐教授團隊自主研發(fā)的符合中國飲食文化特點的一種健康膳食,它由一整套按照“中國健康膳食”的營養(yǎng)素標準開發(fā)的,可以做到連續(xù)2周不重樣的早、中、晚餐主副食食譜構成,為中國人及喜好中餐的國際友人提供了一種好吃,不貴,又健康的膳食選擇。 DECIDE-Diet研究課題負責人、營養(yǎng)學專家王燕芳研究員介紹,為了實現有效降壓的健康目標,與中國城市人群的普通膳食營養(yǎng)成分相比,“中國心臟健康膳食”將鈉減少了一半,從每天6000毫克減少到3000毫克。同時減少了脂肪,增加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鉀和膳食纖維。 為了符合中國餐飲文化,研究人員開發(fā)了魯菜、淮揚菜、粵菜、川菜共4個不同版本的食譜,以滿足各地居民的膳食偏好。為了做到“好吃”,邀請了烹飪界的大師及餐飲企業(yè)的專家參加課題組,一起參與菜品的開發(fā),并同時開展了口味評價。為了做到“不貴”和適宜推廣,盡量選擇常見的食材和簡單的烹飪方法,以保證普通居民可以在自己家中完成健康膳食的制作。 以魯菜為例,給大家附上一個在飲食試驗中,心臟健康飲食與常規(guī)飲食菜譜的一日三餐菜單,供大家參考。 “中國心臟健康膳食”的臨床效果評價工作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四地開展,共納入265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130mmHg至159mmHg之間,無論是否服用降壓藥物)作為研究對象。進入干預組的研究對象每日三餐接受“心臟健康膳食”,進入對照組的研究對象則每日三餐繼續(xù)接受導入期的當地普通膳食。 研究結果顯示: 1.經4周干預,對照組受試者的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分別平均下降了5.0mmHg和2.8mmHg;干預組受試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平均下降了15.0mmHg和6.7mmHg。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化在兩組之間的平均凈差分別為10.0mmHg和3.8mmHg。 2.干預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平均增加8%,蛋白質供能比平均增加4%,脂肪供能比平均減少11%;纖維素平均增加14克,鉀平均增加1753毫克,鎂平均增加194毫克,鈣平均增加413毫克,鈉減少2,836毫克。對照組與導入期先比幾乎沒有變化。 3.“中國心臟健康膳食”的降壓效果在不同菜系間沒有顯著差別。 4.受試者對“中國心臟健康膳食”的喜好度為9.7分(滿分10分),與對照組相比沒有差異。 5.在成本方面,與對照組相比“中國心臟健康膳食”每天每人平均僅增加3.6元,在大眾可支付范圍。 王燕芳表示,這項研究的成果支持了“食物是良藥”的現代營養(yǎng)學觀點和“藥食同源”的古老中國智慧,為高血壓患者通過健康飲食控制血壓提供了方案和信心。 武陽豐強調,臨床醫(yī)生應建議高血壓患者采取健康的飲食,減少鈉攝入的同時增加鉀、膳食纖維、蔬菜和水果的攝入。中國的餐飲服務行業(yè),尤其是那些為養(yǎng)老機構等特殊人群提供餐食的機構也應參考“中國心臟健康膳食”的食譜為老人提供健康膳食。 目前, “華人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國心臟健康膳食’不僅為中國人,也為海外華人及喜好中餐的國際友人提供了一種好吃,不貴,又健康的膳食選擇,它將成為繼DASH膳食和地中海膳食之后,世界第三大健康膳食。”“中國健康膳食”的開發(fā)成功,無疑為“健康中國”行動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科學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