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16日宣稱,俄軍代表團在一個月內至少兩次前往伊朗中部的卡尚空軍基地考察伊朗無人機。這已經是美國一周內第二次發出“俄羅斯要采購伊朗無人機”的警告。作為航空強國,俄羅斯真的需要外購無人機嗎?伊朗無人機的水平到底怎么樣呢? 伊朗最先進的“弓箭-22”無人機 美國一周內連發兩次警告 五角大樓背景的美國《星條旗報》16日稱,美國獲得的情報顯示,俄羅斯代表團接連兩次訪問伊朗卡尚空軍基地,“以檢查他們考慮為俄烏沖突采購的無人機”。 報道稱,伊朗軍方于6月8日和7月5日在卡尚基地向俄方展示了多種無人機,包括可以執行對地打擊的型號,表明俄羅斯對采購這些無人機“持續感興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白宮發布的衛星圖像顯示,“具有攻擊能力”的伊朗無人機正在卡尚基地附近飛行,俄羅斯代表團乘坐的運輸機就停在機場。“伊朗無人機的這次展示發生在俄代表團首次訪問卡尚空軍基地期間。”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美國方面第二次公開警告俄羅斯有意采購伊朗無人機。沙利文11日宣稱,伊朗正準備向俄羅斯提供“多達數百架”無人機,其中包括能發射導彈的型號。他還說,伊朗將訓練俄軍士兵操縱這些無人機,使它們最快在本月內就出現在俄烏沖突中。《星條旗報》稱,美國政府認為,俄羅斯顯然已經轉向伊朗幫助補充其無人機庫存。“但尚不清楚這些無人機在俄烏沖突中是否有效”。 此前俄烏雙方均已經否認了相關報道。伊朗外長侯賽因·阿米爾·阿卜杜拉希揚15日在與烏克蘭外長德米特里·庫列巴通電話時,駁斥稱“這些報道毫無根據”。他說,德黑蘭反對“任何導致沖突升級的行動”。庫列巴沒有提及“伊朗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的指控,但他表示“已經告訴伊朗外長,'俄羅斯絕不能從任何人那里獲得任何軍事援助’。”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美媒報道回應稱,俄總統普京訪問德黑蘭期間不會討論購買無人機的問題。俄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認為,美國官員關于伊朗將向莫斯科供應無人機的說法是基于不正確的評估和炒作。他表示,這些評論反映了“西方情報機構對俄羅斯軍事工業潛力的不正確評估,認為俄羅斯從武器儲備角度不會維持長期的軍事沖突。”卡申還反擊說,俄軍發現烏軍在俄烏沖突中使用伊朗產的武器,“它們本是伊朗向也門胡塞武裝提供的武器,被美國海軍截獲后轉給烏克蘭。這反映了烏軍補給的困難情況。” 伊朗無人機實力不容小視 “俄羅斯打算向烏克蘭采購無人機”的消息傳出后,外界最感興趣的話題就是:伊朗的無人機水平到底如何? 《星條旗報》引用美國軍事專家的話表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中東代理人戰爭的經驗,伊朗已經擁有全球最先進的無人機技術”。 美媒的這種說法或許有幾分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伊朗在無人機的研制和使用方面的確有獨到之處。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就開始研制偵察用無人機,并在戰爭后期投入使用。此后,伊朗逐步建立起完備的無人機研制和生產體系。同時,美制“捕食者”系列無人機在伊拉克反恐戰爭中頻繁因為各種原因墜毀,也讓伊朗有機會近距離接觸當時頂級無人機的殘骸,從而消化吸收西方的先進技術。 目前伊朗已經裝備多個系列的無人機,既有小型的自殺型無人機,也有大中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今年5月28日,伊朗首次對外公開了第313地下無人機基地,該基地作為伊朗第一個無人機專用地下作戰設施,存放了上百架大中小型無人機。其中最先進的“弓箭-22”外形和尺寸與美國“捕食者”無人機非常類似,它可以攜帶空對地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和電子干擾吊艙。根據伊朗官方的數據,該無人機的續航時間超過24小時,航程達3000公里。 除了裝備的無人機型號和數量繁多外,伊朗在無人機使用方面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美國海軍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活動時,就頻繁遭到伊朗無人機群的“圍觀”。近年來,也門胡塞武裝使用伊朗提供的無人機,還多次成功突破沙特防空系統的攔截,對沙特的石油設施發動攻擊。更重要的是,伊朗在實踐中掌握了應對無人機的方法,先后用電子戰手段捕獲了美國RQ-170“哨兵”隱形無人機和MQ-9“死神”無人機,這些戰利品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伊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15日還宣布成立首個海軍無人機部隊,除裝備用于偵察、戰斗等各式無人機外,還配備用來搭載無人機的多型艦艇和潛艇。 為何美國緊張“俄求購無人機” 俄烏沖突爆發后,無人機在戰場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烏軍使用土耳其制造的“旗手”TB2無人機摧毀了大批俄軍重要目標。相比之下,長期忽視無人機發展的俄軍雖然也投入了“海鷹-10”“獵戶座”等無人機,但取得的戰果相對有限。 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方面對引進伊朗無人機的態度非常微妙。俄羅斯無人機專家丹尼斯·費杜蒂諾夫表示,“俄羅斯不應忽視從伊朗進口無人機,它將有助于盡快解決在我們部隊中建立無人機系統的問題。”俄羅斯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伊利亞·克拉姆尼克表示,“即使伊朗無人機在性能方面證明不是最好的,但俄羅斯也需要它們。因為伊朗具備批量生產無人機的能力,而且它們經歷過戰場考驗。我們也需要更多的無人機。事實上,無人機在俄烏沖突中成為消耗性設備,我們擁有的數量越多越好”。 此外,根據西方情報機構的說法,俄羅斯現役無人機大量采用了西方零部件和芯片,在當前遭受西方嚴厲制裁的情況下,俄軍在短期內繼續生產無人機補充戰場損失就尤其困難。而伊朗在美國的長期制裁下,已經實現無人機的完全國產化。從這個角度而言,伊朗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可以完全不用看西方臉色行事。 美軍在相關總結報告中提到,俄烏沖突改變了“無人機不適用于高強度現代戰爭”的傳統觀點。特別是那些中小型低空慢速無人機很難被防空系統及時發現。考慮到當前烏軍在戰場防空能力方面遠遠遜色于俄軍,前線部隊僅裝備了“毒刺”等單兵防空導彈,對于無人機的探測和打擊能力極為有限。如果俄軍真如沙利文所說的“得到數百架伊朗無人機的補充”,顯然將嚴重影響俄烏沖突的戰力平衡。同時,當前烏軍憑借西方援助的先進自行火炮,可以趕在俄軍反應過來之前實現“快打快撤”。一旦俄軍獲得滯空時間長、搜索半徑大的察打一體無人機,烏軍自行火炮的戰場生存能力就將大幅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