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入駐長沙,標志著湖南解放。當大家都沉浸在喜悅之時,一個老農的表情卻與大家表情不太一樣。 1949年9月,一個農民打扮的老漢,遠遠徘徊在剛剛成立的長沙市軍管會門口附近,顯得有些不安,幾次欲行又止,門口處正在執勤的戰士早就發現了他的異樣。 在觀察老漢沒有什么危險動作之后,戰士先開了口:老大爺,您是要找誰嗎? 老實的老漢可能是第一次單獨來到這種莊嚴的地方,竟然緊張地半天說不出話來,在戰士的安撫下,終于開了口:我是來找我兒子五伢子的,他叫許德華。這句話已經在老漢心中練習過很多次了。 執勤的戰士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顯然他并沒有聽說過,本想一口回絕這個老漢,但是他看著眼前這個老漢,張開嘴巴,期盼的眼神,正是無數個戰友們家人們打聽消息的模樣。于是,他耐心地問道:您怎么會找到這里來?有沒有他本人的其他信息? 是啊,老漢都已經忘記了把身上事先準備好的報紙遞給人家看了,老漢趕緊摸摸口袋,掏出一張疊放整齊的報紙:你看,就是他,很像我失蹤很多年的兒子。 戰士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頓時大驚。立刻將此事上報。 此時,進駐長沙的第四野戰軍司令員兼長沙市軍管會主任的肖勁光聞訊立刻接見了老漢,在肖勁光詢問情況后。 先安排老漢休息,親自起草電報,上報中央,最后,中央終于還原了事情的真相,正在蘭州擔任第一野戰軍司令員的許光達就是老漢口中的許德華。 老漢終于找到20多年杳無音訊的兒子許德華了,當他聽說許德華的現狀后,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他為兒子感到自豪! 老漢的兒子許光達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在他身上都有哪些故事呢? 許光達1908年11月19日出生,是湖南長沙東鄉蘿卜沖人,祖輩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出身,面朝黃土背朝天過日子。 苦日子過慣了,許光達的父親也并沒有對許光達賦予太大的期望。 一家人都只能指望地里的莊稼過活,許光達上邊還有幾個哥哥姐姐,從小大家就經常吃不飽。沒辦法,這就是現實,必須接受。 許光達6歲的時候,到了該上學的年紀,可是家里實在是擠不出來學費,父親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 眼看周圍小伙伴被父母送進了學堂讀書,落單的許光達不得不一個人在山間田野上玩耍,閑逛,每當看到小伙伴們從學堂出來,許光達都會投去羨慕的眼光。同時嘴巴也會撅得老高老高。 自己一個人實在是太沒意思了,許光達就有了溜進學堂看看的想法,趁著上課,他悄悄地來到了教室外邊,隔著窗戶,他竟然看到了自己的一個小玩伴在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講,剛好被老師發現,挨了批評。覺得特別搞笑,捂著嘴巴笑起來。 他還偷偷地看了看其他的小伙伴,以表思念之情,不知不覺他也朝著講臺方向看去,竟然對老師講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越聽越認真,竟然就這樣不知疲倦的站了幾個小時。 從此,偷偷地在窗外聽課,成了許光達的習慣。 教課的鄒希魯老師怎么會不知道窗外每天都有一個小身影準時出現在窗戶旁邊?只是學校有學校的規矩,鄒希魯不能讓孩子進來,看他勤奮好學,有時候會故意把窗戶打開,放大聲音,好讓許光達聽清楚。 很快時間就到了冬天,寒風呼嘯,許光達不懼寒冷,依然躲在窗戶外聽課,每次覺得特別冷的時候,就輕輕地搓手,跺腳取暖。 有一次,竟然聽得入神,忘記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搓手跺腳的取暖動作,直接給凍僵了,慢慢地他失去了直覺,一頭栽在了地上。 鄒希魯發現異常,立刻沖出教室,把凍僵的許光達送到了自己學校宿舍,鄒希魯這時才發現許光達單薄的衣服下,已經有多處凍瘡,雙手雙腳被凍得又紅又腫。鄒希魯心疼不已。 許光達在得到保暖后,慢慢地醒了過來,此時鄒希魯心中已經決定,免費教許光達知識。得知好消息的父母,對鄒希魯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鄒希魯的這一舉動更是改變了許光達的命運。13歲的許光達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長沙師范學校。這真是許家的榮耀,為了讓他繼續學業,他的一個大伯資助了他的學費,許光達真是非常幸運。 沒想到剛剛與鄒希魯告別,在長沙師范學校又再次重逢,原來,鄒希魯也在同年受聘于長沙師范學校教授國文。 不久后鄒希魯的家庭發生了變故,他一個人實在是無法照顧兩個女兒,就把嗷嗷待哺的小女兒送到已嫁人的大女兒家中。 同時打算給9歲的二女兒找個著落。鄒希魯這個時候想到的人就是許光達,他是非常信任許光達的為人的,于是就帶著二女兒來到了許光達家,主動撮合了二人的婚事。 許光達的父母聽說后,拍手叫好,本來就不知道怎么感激鄒希魯多年的教導之恩了,現在還能和鄒希魯攀上親戚,實在是榮幸至極,就這樣,許光達與鄒靖華在雙方父母的見證下,訂了婚。 訂婚后的許光達重新回到學校,在長沙師范學校,許光達不僅學習了知識,眼界也變得開闊。 1923年,當時的日本已經慢慢地開始在我國顯現出了它的野心,在長沙挑起事端,打死了兩個中國人。然而處理結果卻讓許光達和所有人一樣,失望透頂。 愛國之情在他心中熊熊燃起,此時的他有了新的目標,參加革命。 1925年5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又以優異的表現,加入中國共產黨。 后來,18歲的許光達服從安排,進入黃埔軍校深造,成為了第五期學員。 父母曾經不止一次地勸許光達不要參軍,只要能有一個不錯的工作就行了,然而許光達的志向已經并不在此了。 1927年父母還以結婚的方式試圖留住許光達,誰知道,結婚后不到半個月,他就離開了鄒靖華,離開了家。 許光達曾經先后趕往多地起義,還在國民黨中從事過地下工作,但是身份不小心暴露了,特務們想方設法地逮捕他,甚至還打聽到了他老家的地址。許光達為了保護家人和自己,更名為許光達。 1932年許光達在應城戰役中受了重傷,曾經做過三次手術也未取出子彈,不得不轉往蘇聯治療,身體恢復后,又進入了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學習。 妻子鄒靖華從1932年許光達重傷開始到1938年,再也沒有收到過許光達的消息,許多傳言許光達受了重傷,已經犧牲,鄒靖華深深掛念著丈夫,她不愿相信,就告訴自己,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6年時間里,鄒靖華曾經不止一次冒著生命危險,跑到前方打仗陣地打聽消息,可是無奈都沒有任何消息。 1938年,鄒靜華回到娘家,剛好碰到了來看望父親的徐特立,徐特立是看著鄒靖華長大的,在鄒希魯的教育下,鄒靖華也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女子,便提出建議,推薦她去延安抗大讀書。在父親的鼓勵下,她來到了延安,在抗大報了名。 鄒靖華還不知道,這次偶然的選擇讓她與丈夫重新見面了。 1938年,許光達接受上級安排,來到延安抗大擔任訓練部長、第三分校校長等職務,在報名表中,他看到了妻子的名字,兩人在分離了十年有余之后,重新見面,與很多包辦婚姻不同的是,兩人多年恩愛如初,著實非常難得。 1949年8月,許光達率領第一野戰軍二兵團參加了蘭州戰役,大敗國民黨,蘭州解放,許光達在蘭州講話的畫面被印刷在了報紙上。 后來,許光達父親在無意間,發現了報紙上的人很像自己的兒子徐德華,所以才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許光達和父親終于聯系上了,許光達趕緊向父親寫了封信,長話短說地講了這么多年的事,更表達了對父母及家人的思念之情。父親看著兒子這么出息,別提笑得多開心了。 新中國成立后許光達被任命為裝甲兵司令員,由于工作繁忙,期間只回家過一次,父母離世之時,因為忙于工作都沒有趕回去,特別是父親去世時,當時國家提倡移風易俗,推崇節儉,許光達為了響應號召,派出一名干部回到老家,為此,家中的兄弟姐妹不能理解他的行為。 父母離世,許光達都沒能趕回去,這成了許光達此生的痛。 1969年6月,許光達在北京去世。 許光達是人民的好公仆,優秀的共產黨代表,我們不會忘記許光達為革命所做的貢獻,將永遠銘記于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