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大家在談論長短視頻之爭時,畫風幾乎都是這樣的。。。 “ 不死不休 ” “ 背水一戰 ” “ 齊懟 ” ,嗯,從這些報道的用詞,你應該能感受到,長短視頻平臺之間可以說是蓄勢待 “ 掐 ” 。 然而,時間來到了短短一年后,請扶好眼鏡。。。以前長視頻不是各種起訴短視頻平臺上的二創內容,投訴短視頻平臺侵權么?以后這個局面就要變了。至少,在抖音上,你能痛快地刷到海量愛奇藝劇集的二創。實際上不僅僅是愛奇藝跟抖音,半個月前,快手跟樂視也合作了。不過目前騰訊視頻已經辟謠,稱與某公司達成長視頻二創戰略合作為不實報道。嗯,現在互聯網上的辟謠大家就自己品吧,咱也不敢細說,也不敢細問。 總之,目前的長視頻跟短視頻平臺氣氛蠻祥和,跟之前劍拔弩張的局面完全不一樣。按理說,行業風向的變換,總會有些理由,但這段時期好像視頻行業也沒啥大新聞?大家怎么突然就想開了呢? 長視頻跟短視頻的爭執,是一個比較老的話題。 愛優騰誕生之際,視頻市場上只有長視頻,主要做的是內容生意,看的是平臺上優質內容( 影片 / 電視劇 / 綜藝等等 )是不是足夠多,能不能產出爆款內容。基于這個邏輯愛優騰一度陷入「 版權大戰 」,買優質電視劇,買出名的聯賽,砸錢拍劇、搞綜藝,總之,不差錢,給我好內容!優質內容對于長視頻平臺來說,的確有點護城河的意思,爭奪優質內容這個戰略本身沒有錯,但問題是愛優騰背靠的都是有錢的主。 于是, 10 年來,這哥仨整整燒了 1000 億。如今互聯網流量池基本飽和,市場就這么大,用戶注意力就這么多,長短視頻自然就成為了競爭對手。 再加上,短視頻平臺有一部分內容是基于長視頻平臺內容資源二次創作的,長視頻平臺燒了 “ 1000 億 ” 的資源,最后被競爭對手拿去消費了?一開始想必還是挺美滋滋的,覺得打擊了 “ 罪犯 ” 。但時間長了,有人發現「 對抗打擊 」這個思路,好像不太對。當平臺把自身內容封鎖在自己生態內的時候,賺的侵權費三瓜兩棗,損失的可是嘩啦啦的流量啊。很多人可能平時對抖音的關注比較少,其實現在短視頻平臺,尤其是抖音被電視劇們視為最好的宣發渠道。《 幸福到萬家 》是今年 6 月底開播的劇集,現在還沒有完播,然而,他們去年年初就開始在抖音上宣傳了……開機以后一直在放出拍攝期間的花絮、互動以及整活視頻,開機以后會把影片中的高能段落剪輯一番放上來,播放量非常高。 包括最近上線的《 星漢燦爛 》以及《 夢華錄 》這些劇集,在抖音上都有官方賬號。新開播的劇組會利用短視頻龐大的流量進行造勢,吸引短視頻平臺用戶來觀看劇集。已經熱度回落的老劇組則持續受益于短視頻平臺上海量的二次創作。有人執迷去挖掘電視劇中,大家都沒有留意到的片段,發現了就拿出來統計、解讀一番,比如你小時候看的《 情深深雨濛濛 》里,如萍居然有 38 套衣服。有人喜歡挖掘臺詞很深的電視劇,比如《 潛伏 》、《 人民的名義 》這種,然后逐字逐句去解讀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啥,教你做人。有人去做影視劇的名場面剪輯,把高燃的片段和經典提取出來剪輯到一起,比如《 亮劍 》里的名場面。 評論區還會跟著總結起來, “ 云龍敗走趙家峪,云飛設伏將軍嶺,山本大意失仙人,秀芹情斷意大利 ” 。網友們的二次創作,不但為老劇帶來后續長尾流量,還能二次帶紅熱度已經回落的經典作品,吸引用戶去回顧經典劇集。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 征服 》( 別名:華強買瓜 )。這部經典劇集播出于 2003 年,前陣子被扒有趣的網友們扒出,一個值得細品的兩分鐘片段。片段內容是:華強去買西瓜,識破了西瓜小販在稱上耍的小手腳,小販叫兄弟收拾華強,結果被華強用西瓜到捅了肚子,最后華強騎上小摩托瀟灑離去。 就是如此簡單的橋段,最后演變出了 “ 元宇宙最強戰士版 ” , “ 譚 Sir 版 ” , “ 影分身版 ” ,直接誕生了一個買瓜宇宙,成了互聯網上的頂流。還有法醫秦明,一部 2016 年的老劇,居然靠著二創今天都經久不衰。 大廠們選擇把內容資源圈在自身城池內的同時,資源也 “ 走 ” 不出去了。差評君覺得,無論曾經的沖突有多大,隨著短視頻平臺越做越大,視頻市場走向合作共贏是一個必然,一個利益使然嘛。對于抖音來說,解決了內容版權和資源問題。對于用戶來說,以后咱們能看到更多有趣、有才的劇集和相關的二創內容。對于愛奇藝來說,雖然放棄了之前堅固的內容壁壘,但成功為盈利添磚加瓦,讓自身優質內容多了一份被推廣給更多用戶的可能。當然,即便說了這么好處,作為愛優騰組合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愛奇藝也的確是勇氣可嘉。 差評君還是挺看好這個模式的。不知道大家覺得,愛奇藝上的那些獨家劇,哪部會在抖音上先火起來?
撰文:亞南 編輯:面線 & 莽山烙鐵頭 封面: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