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孫磊
一、站樁的基本身法要領
不同樁法的身法要領因鍛煉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我們介紹一些基本的身法要領。
1、伸腰沉胯
伸腰是在腰部放松的基礎上,做到腰椎的上下伸展,沉胯是將尾骨骶骨往下伸展,進一步伸展脊柱??柚傅氖茄屯戎g部分,也就是盆骨這一段。
我們小的時候,腰椎都是能伸能曲的,長大之后,很多人的腰椎生理曲度會固化,失去伸展能力,整個脊柱也會慢慢地失去彈性。站樁就是要恢復整個脊柱的伸展能力。
要注意的是,伸腰以腰部立直即可,不是外形上的后突。另外伸腰并不是僵化在伸直的狀態,而是要能伸能曲。
2、含胸拔背
含胸要求胸口放松內含,氣沉丹田。拔背是脊柱胸椎段的上下伸展,把本來后彎的背上下伸展,做到后背立直。
含胸不能做成駝背:含胸是整個胸廓自然放松地內含,不是簡單地彎曲胸背,更不是刻意的往內壓。做到含胸時,氣機下沉丹田,會自然產生腹式呼吸。
拔背不能做成挺胸:拔背是背部脊柱的伸展,不是通過挺胸來立背。但有些人的背比較僵,伸展不開,往往會通過挺胸來把背立起來,這樣胸口的氣就沒法松沉。
3、伸項懸頂
項指的是頸椎的后側,伸項是頸椎做上下的伸展。懸頂是伸項的延伸,是頭頂往上伸展,如同有根線懸在百會穴,這個操作不用僵力,也叫虛靈頂勁。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伸項的勁道來自脊柱關節。初習者的頸椎椎體勁道不足,往往會使用頸部前面和側面肌肉來控制頸部,這樣容易導致僵滯壓迫,引起頭痛頭脹。
4、沉肩墜肘
沉肩要求肩部的松沉,墜肘是肘關節往下沉墜,是沉肩的延續。
做到沉肩墜肘有一定的難度。一個好的沉肩狀態肩膀是松的,卻是連著身體的往下沉的,和胯合在一起,也就是“肩與胯合”,這個時候找個人來往上托你的肘關節,會感覺非常的沉重,托不起來。
5、斂臀撮肛
斂臀是臀底部收斂,也就是前陰和后陰都往會陰收斂后,整體地向腹內上提。撮肛也叫提肛、撮谷道,要求尾骨和肛門部位的收斂。
斂臀要求把后翹的臀部往前收,但初習者容易出現挺胯的錯誤動作,原因是臀部內部沒有收斂,只是臀部整體地前翻。
撮肛好像夾著尾巴,也好像忍大便。撮肛要注意不要屏氣,做得松柔,屏氣就會變得僵。撮肛也要注意不要提氣到胸口,而是以丹田為中心的內斂。
二、抱球樁動作示范:
1、身形操作
兩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或足尖略內扣,兩腿略微彎曲,高位樁,膝不過足尖,重心在整個腳掌,腳底略內含。
兩手臂成環狀抱于腹部丹田前,外撐內抱。丹田內合,命門松展,與手相應成渾圓之態。
頭正頸松,目光內斂,目視前下方。
軀干部位按照身法要求加以調節,做到伸腰沉胯、含胸拔背、伸項懸頂、沉肩墜肘、斂臀撮肛等。
2、氣息操作
站樁中的呼吸方式有自然呼吸、順腹式呼吸法和丹田吐納法。對于初練者來講,不建議進行呼吸操作,以自然呼吸為主。隨著練功的深入,呼吸的形態會自然地發生改變。
3、調心操作:
身體有一套先天的自主系統,會自然地調節人的身心,但后天的主觀思想和行為會干擾身心的自主運作狀態,甚至導致自主系統的紊亂,在站樁時,我們要學會放下后天的主觀思維,讓身體的自主系統來自然地調節呼吸、心跳、血流、消化、蠕動、體液流動、激素分泌等,這樣才能更好地恢復人的自我修復和康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