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研習社了解到,因碳纖維板塊異動、碳纖維概念股持續拉升,金發科技、海源復材漲停,天宜上佳、雙一科技漲超10%,博云新材、安達維爾等紛紛大漲。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改性塑料龍頭企業金發科技在今日開盤報9.08元,截止13:05分,該股漲10.06%報9.96元,封上漲停板。而究其原因,是因為全球風電整機巨頭——維斯塔斯的碳纖維葉片核心專利拉擠工藝到期了! 這一專利到期或有望打開國內碳纖維風電葉片市場發展空間,利好國內碳纖維企業! 但是,金發科技作為國內改性塑料行業的頭部企業,面對全球巨頭企業碳纖維核心專利到期、國內碳纖維行業利好的消息,為何會漲停呢? 新材料研習社將從以下3個方面回答: 1)從公司業務等方面看,碳纖維及復合材料屬于金發科技的6大類主要產品中的一類。該公司的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由子公司廣州金發碳纖維新材料生產。(其余5大類為: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種工程塑料、輕烴及氫能源和醫療健康高分子材料產品等) 2)從資本市場等方面看,金發科技屬于碳纖維概念股,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業產品種類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該公司的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銷售收入已實現快速增長。 3)從產品、項目等方面看,金發科技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屬于國內領先水平。該公司成功開發出多尺度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和長碳纖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進一步豐富了熱塑性復合材料產品線;金發科技的高性能T300/T40級別碳纖維的工業化生產技術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有分析稱,未來全球新增碳纖維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目前國內掌握碳纖維核心生產技術的企業僅有幾家龍頭企業,碳纖維規模效應明顯,龍頭企業擴產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碳纖維企業、改性塑料龍頭企業,截止2022年3月,金發科技營業收入94.572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104億元,已較去年同比減少44.9286%。 金發科技能否利用自身在碳纖維行業內的優勢,迎來除改性塑料板塊外,又一個新的盈利增長點呢?關注我們,新材料研習社持續跟進↓ ↓ ↓ 以2015年為節點,我們可以梳理出碳纖維行業清晰、明確的發展現狀: 在這一年之前,碳纖維應用在風電葉片的工藝主要以預浸料和真空灌注為主,部分采用小絲束碳纖維,平均價格偏高; 在這之后,全球風電整機巨頭維斯塔斯把風機葉片整體成型的主梁主體受力部分拆解為高效、低成本高質量的拉擠梁片標準件,然后采用相對更經濟的大絲束材質,把標準件一次組裝整體成型。 通過這一拉擠工藝,大幅提高了碳纖維體積含量,減輕了主體承載部分的質量,且降低了碳纖維成本。 由此,全球風電整機巨頭引領風電葉片進入了碳纖維時代。 全球風能理事會數據顯示,2015-2021年間,全球風電領域的碳纖維需求迅速從1.8萬噸增長到了3.3萬噸,占到了2021年全球碳纖維總需求的約30%;2021年僅維斯塔斯的碳纖維用量就在2.5-2.8萬噸左右。 目前,碳纖維風電葉片成為碳纖維下游的最大市場。 據新材料研習社了解,目前,國內碳纖維制造商進入風電葉片應用主要有2種方式: 一是直接進入維斯塔斯供應鏈,為其提供大絲束碳纖維; 二是避開維斯塔斯專利,完全自主開發新的主梁結構設計和工藝生產模式,研發出全壽命成本接近或低于維斯塔斯葉片的產品。 維斯塔斯這一專利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碳纖維葉片的發展空間。 上海石化 上海石化是中國石化領域唯一一家生產碳纖維的企業。2017年公司碳纖維產銷成效顯著,原絲生產基本達標,碳纖維片材實現了在基礎設施領域(立交橋加固工程)的首次大面積應用;以碳纖維為原料生產的連續抽油桿在勝利油田下井106口,應用碳桿12萬米,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初步實現了大范圍應用的階段性目標。 吉林化纖 公司主要從事粘膠纖維的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粘膠長絲、醋酐。公司主營業務所屬行業仍為“制造業”(代碼C)中的“化學纖維制造業”(代碼C28),生產的粘膠纖維是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有著天然、環保、綠色和可降解的優點,分為粘膠長絲和粘膠短纖。 萬豐奧威 萬豐奧威是鎂合金深加工業務全球領導者,全球最大的鋁合金輪轂生產基地,公司主要業務有鋁合金輪轂、環保達克羅涂覆、輕量化鎂合金、模具沖壓件業務以及通用飛機制造業務。 公司碳纖維技術已經在通用航空多種機型上批量使用,目前的技術儲備主要是在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低成本成形技術和自動化鋪層技術。 東麗 日本東麗成立于 1926 年,經歷九十多年的發展,完善了從上游原絲制備到下游復合材料制品設計制造的整個產業鏈,目前主要從事纖維和織物、樹脂和化學成品、碳纖維復合材料、環境和工程等業務。 卓爾泰克 卓爾泰克創立于 1975 年, 1988 年卓爾泰克公司以美國宇航局大型運輸機的相關業務及火箭噴管為契機,進入了碳纖維領域。 2021年6月,卓爾泰克宣布將旗下墨西哥工廠的碳纖維產能擴大到1.3萬噸/年。擴產完成后,其PX35大絲束碳纖維的全球總產能將提升至2.8萬噸/年。 帝人 日本東邦母公司為帝人集團(Teijin)公司,主要業務為碳纖維復合材料及紡織纖維。日本東邦于 1975 年開始量產聚丙烯腈系的碳纖維“TENAX” ,在日本、德國和美國均設有機構和生產工廠。 日本生產工廠擁有年產量6400噸的數條碳纖維生產線,并擁有Tenax?預浸料生產線,該工廠負責生產原絲,供東邦全球范圍內的所有碳纖維生產點使用。德國生產點碳纖維生產線共有四條,年產能5100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