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樂奶奶 "美美,我們快點兒走,要是趕不上這趟車,我們就遲到了!" 吳梅給孩子背著書包,拿著水杯飯盒,匆匆忙忙地往車站趕,嘴里還督促著孩子。 車還沒來,站臺上黑壓壓聚了很多人,人們都側著臉往車來的方向看。 車怎么還不來?再不來就要遲到了,有的人開始罵人了。 公交車緩緩進站了,售票員從窗口探出頭,"大家注意安全,按順序上車"! 車門一開,人們爭先恐后的往車上跑,希望有個座位再補點兒覺。 吳梅也跑上了車,占了一個靠窗子的座位,等美美上了車,她把書包給了美美,隨后她就跑下了車,不放心的回頭又看了一眼孩子。 孩子的眼睛看著窗外,一副還沒睡醒的樣子。 吳梅急速的走回了家,她先給婆婆吃完了藥,已經沒有時間收拾碗筷了,她也吃了兩粒藥,隨后拿起了飯盒騎上車去了單位。 她家離單位不算遠,騎車有十幾分鐘就到了。今天她遲到了,她有些不舒服,渾身有些酸疼。 因為吃了藥,有了緩解,到了下班的時候,她恢復了精神。 她家住在公交車站附近的一個小院兒。 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她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雖然孩子比她都高了,可她什么也不讓孩子動手,只是讓孩子一門心思的學習,她看到孩子的身上有顆向日葵。 吳梅特別喜歡向日葵,每年都在院子里種幾顆。她喜歡看向日葵一點一點的長大,一天變一個樣,更喜歡看向日葵的大臉盤,它隨著太陽轉動的感覺特別好看。 她每年都留最飽滿的葵花籽兒做種子,來年她把種子埋在地里,給它澆水施肥,看著它發芽變身向上生長。 從小細身子頂著一個小腦袋開始,吳梅就在每顆向日葵的旁邊綁上一個木頭棍,防止暴雨雷電的侵襲,直到長成粗壯的枝干,頂著一個金色環繞褐色的大臉盤。 向日葵在藍天白云映襯下,閃著金色與褐色的光彩,蜜蜂在它的臉上飛來飛去。吳梅很滿足眼下的生活。 記憶是大腦的工作,好與不好是扭在一起的親兄弟。 吳梅在娘家是唯一的女孩兒,下面有三個弟弟,她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到了上學的年齡才回來。 她從小就勤奮好學,但是家里重男輕女,媽媽對她很不喜歡,什么都看不慣,就連走路姿勢都看不慣,干多少活都嫌少,說煩了就揪她的耳朵。而且只要看見她讀書,就讓她干這干那,總是認為女孩兒長大是別人家的人,是別人家生孩子的工具,讀太多書沒有用。 她只讀到初中畢業家里就找好了工作,要她分擔家里的負擔,老師上門做工作都沒用。 因為學歷低,吳梅只能從事一些簡單的重體力勞動,她在鑄造廠的翻砂車間做翻砂工。 盡管捂的嚴嚴實實的,那些覆蓋模具的燙人的黑沙土,隨著工人們的鐵鍬上下翻飛,無孔不入。下班走出車間的人,儼然就是井下挖煤上來的。 因為工作艱苦,工資能多拿一些。 她發了工資全給家里,家里買什么就穿什么,不買就穿舊的,給什么就要什么,從不提任何要求。 晚上睡覺前,她還是喜歡拿起書來看看,卻總是抱著書睡著了,慢慢的她的書就開始落灰了。 吳梅勤勞樸實從不多言多語,車間里的大媽大嬸們都特別喜歡她。 在她22歲那年,一個大嬸兒給她介紹了一個對象,就是她現在的丈夫。 婆家只有母子二人,人少事兒少,婆婆性格溫和。 家里也催她快點嫁人,好把房子騰出來,給弟弟做婚房,弟弟把對象領回來了。 她只去過男方家兩次,就留下了好感,那個家是個安靜整潔的環境,男孩很憨厚誠懇,長得很帥氣,對媽媽特別孝順,吳梅很滿意男孩特別喜歡她。 她什么都沒有和男孩家要,什么條件都沒提,沒從家里帶一針一線,穿著平時洗得干凈的衣服,坐在男孩的自行車后架上就去了婆家。 結婚以后,婆婆通過關系給吳梅換了一個商店保管員的工作。 三年過去了,吳梅沒有懷孕,她很著急,婆婆也很著急,就帶著他們夫婦去醫院做了檢查,發現她還是個處女,醫生笑了,婆婆也笑了。 醫生給他們夫婦講了一些生理衛生知識和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一家三口回了家。 吳梅懷孕了,生了一個漂亮的女孩兒,取了名字美美。她心里下了決心,要好好培養孩子,不能讓她在知識面前鬧笑話。 沒有靈魂的花,如同鷹沒有翅膀。從孩子剛一張嘴說話,她就開始教孩子讀書認字,她也拿起了書本。 丈夫的單位整體搬遷去了外地,她就邊工作邊照顧婆婆和孩子。婆婆看她又工作又學習,顧不上自己身體不好,也幫忙買菜做家務,照顧孩子。 就是在和諧的氣氛中,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中學,她也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拿到了自考大專的文憑。 她更忙了,每天都是早早起來做飯,吃完了早飯,她就給孩子背著書包,拿著飯盒水杯去車站,給孩子占好座位安頓好,她再回家照顧婆婆吃藥,去公司上班。 吳梅種的向日葵收獲了,她和婆婆坐在小桌前,一邊搓著葵花子,一邊聊天兒。 婆婆問:美美馬上該高考了吧?吳梅說還有一年。婆婆說:別讓孩子太緊張了,要注意身體,孩子就是個學習的孩子,她爺爺在世的時候就是老師,很勤奮的人,得了肝病早早就去世了。你做的好,孩子不會差。 吳梅回答媽:我知道家里的事,我不會給孩子壓力。婆婆回屋休息去了,吳梅把搓下來的濕瓜子,攤在大蓋簾上晾曬。 等曬干了以后,她就把瓜子炒香,再把瓜子一顆一顆的剝出瓜子仁,給家里人吃。 轉年的春暖花開,吳梅把地施好了肥,澆好了水,種下了向日葵的種子。 過了一段時間,她看到了破土而出的幼芽,一天變一個樣,心里充滿了喜悅。 孩子在備戰高考努力著,她小心翼翼地守護著。 向日葵一人多高了,蜜蜂開始在葵花的小臉盤兒上飛來飛去,那些綁了木棍兒的向日葵,完全不用怕風雨雷電的侵襲。 向日葵的腰桿兒越來越粗,臉盤越長越大。綠色的枝干,蒲扇一樣的綠葉,金色如絲綢般柔軟的葉片緊緊圍繞著褐色的圓臉,很喜人。 再有兩個月美美就高考了,她準備報考師范大學,像爺爺一樣,以后當老師。 她學的晚,吳梅也睡不著。婆婆屋里的燈熄了,她來到了院里。 夜深了,四周很靜,月亮和星星高掛在天空,守著自己的崗位。 大自然的歌唱家蛐蛐,蟈蟈與青蛙一邊比高低音一邊合唱,那幾顆高大的向日葵,低著頭含著笑著在聽那些天籟之音。 吳梅的心很靜,她生活的很幸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她家周邊起了很多的高樓,她依然住在小院里,那么寧靜安心,一家人相親相愛,互相扶持溫暖著。 前兩年吳梅媽媽得了重病,快不行的時候,媽媽拉著她的手,想說什么卻沒有聲音,只有眼淚止不住的流。吳梅親手把媽媽送走了,她的心流淚了。 她真的流淚了,眼前模糊一片,心里酸痛的厲害。 她想到了自己的孩子,隨即擦干了淚水,搓了搓臉,轉身回了屋 ,讓孩子早點睡覺。 她洗漱完上了床,還沒有睡意,想起了新買了一件乳罩背心,就起來從柜子里拿了出來,對著鏡子試穿,挺好看的,她對自己的身材很滿意,她把乳房往上推了推,覺得手碰到了一個小小的硬疙瘩? 她一驚,不會是?她不敢想了。她把背心脫了下來,換上了睡衣,回到了床上。 吳梅的汗出來了,她摸到了腫塊,有鴿子蛋那么大。 隨即又平靜了下來,她對自己說:"我身體很好,丈夫給我發過吹不倒的向日葵獎狀,我應該沒事。孩子馬上就要進考場了,一切等孩子拿到錄取通知書再說。" 這一宿她沒怎么睡,天剛亮她就起了床。 她先把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凈凈,洗漱完,做好了飯,把孩子叫了起來,婆婆也起了床,她們在一起吃了早飯,吳梅送孩子去車站,婆婆在家收拾碗筷,一切和從前一樣。 高考的時間終于到了。吳梅信心滿滿的把孩子送進了考場,頭天晚上孩子的爸爸也打來了電話,給孩子加油。 三天的考試結束了,吳梅和奶奶什么都沒有問孩子,她們看到了孩子輕松愉快的表情。 在一陣緊張的等待之后,郵遞員送來了錄取通知書,一所名牌師范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且是本碩連讀,孩子給這個家帶來了巨大的意外驚喜。 吳梅的向日葵又豐收了,一家人都在興奮之中,孩子的爸爸也回來了,吳梅告訴了丈夫她乳房上有腫塊的事。 丈夫很心疼,既責怪她做事兒不商量,又理解她的苦心。 他告訴了孩子,她媽生了重病,兩個人一左一右,抱著吳梅的胳膊,久久的流淚不敢撒手。 等兩個人平靜了下來,吳梅告訴爺倆,先不要告訴奶奶,就說公司派去出差了,出差之前要做一個身體檢查。 第二天早上吃完了早飯,他們三口就去了腫瘤醫院,掛了一個主任的號。 沒等多久醫生就叫她的名字了,她進了診室,醫生簡單的問了她一些情況,隨手摸了幾下,就問她為什么這么晚才來,都已經長到鴨蛋那么大了,你住院手術吧,是不是惡性的要做切片才能知道,你也不用緊張,隨手就給她開了住院單。 丈夫給他辦完了住院手續,爺倆又陪她去單位請了病假,隨后就回家去取日用品。 孩子回家看到奶奶沒忍住,抱著奶奶哭了起來。奶奶知道了情況,說先往好處想吧,也許沒那么糟糕呢,去吧,陪你媽去醫院吧。 因為辦好了住院手續,吳梅直接就進了病房,等安頓好了,吳梅就讓爺倆回家,別讓奶奶等急了。 回家的路上,美美挽著爸爸的胳膊,一個勁兒的問:"我媽沒事兒吧?,我媽沒事兒吧? 爸爸安慰她:你媽沒事兒,你媽沒事兒,你媽是不倒的向日葵!美美問爸爸:什么意思?你媽喜歡向日葵,她長得也像向日葵,風吹雨打都不怕,你媽心里有個太陽。閨女,這回咱倆好好照顧你媽!" 吳梅手術的時間到了,她被護士推進了手術室,爺倆就在家屬等候區等候。手術室內手術正在緊張的進行中,麻醉,消毒,切開皮膚組織,止血,腫瘤切除和淋巴切除,清創,縫合。 在手術的過程中,吳梅做了個夢。她夢見了她的爺爺和奶奶,兩位老人笑瞇瞇的看著她,兩個人的手里都捧著一巨大的向日葵,她上前和兩位老人說話,老人只看著她不說話。 一轉身,她又看到了她媽媽,匆匆忙忙的往前走。她抱著美美一邊跑一邊喊,她媽就是不回頭。 她突然摔了一個跟頭,一下掉進了一個深溝里,她想爬怎么也爬不上來,孩子摔得哇哇的哭,拼命的叫著媽媽媽媽,她也拼命的叫媽媽拉她一把,卻眼看著她媽媽走遠了。 "媽,媽,孩子在耳邊叫她,還有人在叫她的名字,吳梅你醒醒,是孩子爸爸的聲音,她睜開了眼睛。手術做完了?吳梅問了一句,媽媽手術做完了,美美高興的告訴媽媽。 丈夫也告訴她手術很順利,醫生說腫瘤沒有擴散,已經拿去做切片活檢了,再做幾個療程的化療就沒事兒了"。 時間過得很快,幾個療程的化療做完了,雖然很痛苦,但有家人的陪伴和細心照顧,她恢復的很好,馬上就可以回公司上班了。 丈夫也該回單位了,孩子也該開學了,吳梅的向日葵也該收獲了,這次的向日葵是丈夫砍的,他把那幾個大腦袋砍了下來,把那塊種向日葵的地也給修整好了。 吃完了晚飯,一家4口圍在桌子上搓葵花子,婆婆說了一句笑話,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那笑聲穿過圍墻飄到了院外…… 張艷蕓 張艷蕓,62年屬虎,筆名,喜樂奶奶,早已退休,業余愛好唱歌,跳舞,讀書寫作,準備把所有的愛好堅持到離開這個世界。 張姐姐待人真誠,為人溫暖善良。她同時也是一位特別有上進心的老人。 文字路上,感恩遇到姐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