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加急《基礎教育參考》22年7月刊 大單元教學下的初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實踐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學南校區 盧婧 【摘要】大單元整體教學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關鍵路徑。而深度閱讀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這些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核心素養目標的具體化,為教師重塑教材內容、二次開發教學資源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在梳理大單元和深度教學的內涵基礎上,結合具體案例闡述了大單元教學引領下的深度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旨在推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地課堂。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深度閱讀;初中英語教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教育部,2022;以下簡稱《課標》)指出:教師要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圍繞單元主題,深入解讀和分析,建立單元內各語篇內容之間及語篇育人功能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基于對各語篇內容的學習和主題意義的探究,逐步建構和生成圍繞單元主題的深層認知、態度和價值判斷,促進其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的達成。大單元整體教學的觀念在我國英語學科中的實踐仍處于起步狀態。然而這種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挖掘主題意義,規劃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零散的知識之間建立關聯、形成結構,促進學生的知識向能力、能力向素養的轉化。 同時,以布魯姆認知分層理論穩基礎的深度學習更是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課標》中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描述為“觀察和理解所學語篇中語言和文化的各種現象;分析和推斷各種信息之間的關聯和邏輯關系;歸納、概括主要觀點和規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逐步創造性地解決新的問題。”這與深度教學的特點保持高度一致。英語學習活動關視角下的三類活動,即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和遷移創新類活動相互關聯、層層遞進,具有整合性、關聯性、層次性、融合性、實踐性和發展性等特征與深度學習不謀而合、相互呼應。 利用大單元的概念引領深度教學并不簡單,它對教師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綜合素養都是一種挑戰,需要我們集中精力研究并敢于實踐。基于此,本文以外研版英語(新標準)八年級下冊第10模塊On the radio為列探討大單元教學下的初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的實踐,希望能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大單元教學下的深度閱讀教學實踐 (一)研讀教材,梳理語篇 一個單元由多個語篇構成,這些語篇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共同構建單元主題。在整體涉及單元教學時,我們必須探究各語篇內容之間的關聯,這是構建結構化整體的基礎。(胡潤、陳新忠,2020)。 本模塊主題為Jobs and Careers。該主題屬于“人與自我”與“人與社會”范疇中“生活與學習”主題群,涉及“職業啟蒙與規劃”和“常見職業與人們的生活”。七年級上冊的教材里,學生在學習介紹自己父母職業中初步感知了不同的工作和場所,在九年級下冊的書中有對未來制訂規劃的學習。本模塊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對自己人生規劃的思考,逐步形成為理想奮斗的意識。 本模塊內容圍繞“Jobs and Careers”這一主題展開,涉及四個語篇,包括一段對話、一篇記敘文、一段采訪一篇配圖短文。這四個語
篇從不同的視角談論職業,單元內各語篇與單元主題之間,以及各語篇之間相互關聯,構成三個子主題,即“了解播音節目的制作的過程和播音員的生活”“體驗播音員求職經歷中堅持不懈、勇于追求夢想的精神”“認同職業意義、實現理想和人生價值”以下為本模塊主題內容框架圖。 圖1 Jobs and Careers主題內容框架圖 基于以上主題意義探究,結合對學情的分析以及對模塊課時的整體評估,筆者設立了以下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目標: 本模塊學習后,學生能夠: 1.獲取并梳理新聞廣播的類型、節目制作的過程和播音員的生活。 2.介紹并探究播音員的經歷及其成功的原因。 3.結合生活體驗描述、交流自己的職業規劃,認同職業意義和人生價值。 (二)立足思維品質,深入解讀文本 為實現深度學習,筆者以語篇研讀為邏輯起點開展有效教學設計,回答了三個基本問題,即主題和內容是什么;傳遞的意義是什么以及文本特征。現以本模塊Unit 2 It seemed that they were speaking to me in person的教學為例,具體分析如下: 【What】本課為一篇記敘文,是一位播音員自述自己進入播音行業的求職經歷。其中包括對面試過程的生動描述以及回憶自己為實現播音這一夢想不斷努力的經歷。 【Why】 通過作者的自述,讓學生學習到這位播音員堅持不懈、勇于追求夢想的精神。并懂得夢想的實現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從小立志,努力學習,勇于實踐才能實現理想和人生價值。在寫作技巧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插敘的寫作手法,辨認重要事件和背景信息。 【How】呈現面試過程中經理和播音員的對話,富有情境性。學生可以直觀感受面試現場并以插敘的寫法使文章結構緊湊、故事情節曲折并富于變化,也突出了作者的人物形象。在回憶奮斗經歷時又按照時間順序分別介紹了三個階段:建立興趣---努力學習---勇于實踐的發展歷程,在喚起讀者對廣播職業的興趣時,使用了賓語從句。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框架結構,幫助形成了結構化知識。 (三)基于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 設計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單元學習過程中基于主題意義實現多維度素養綜合遞進發展,是模塊整體目標達成的關鍵。通過圖2,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活動都遵循從學習理解類活動,到應用實踐類活動,再到遷移創新類活動,逐級遞進,推動課時目標的實現,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圖2 閱讀課時教學活動設計 這種大單元整體引領的深度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對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有重要意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語篇分析手段,引導學生從語境、信息、結構等層面分析文本,厘清文本內在的錯綜復雜關系,并借助上下文語境推斷語言表層結構下的深層意思以及作者的態度和寫作意圖等。在一系列有意義、有層次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也都在表達性任務中得到了鍛煉。反過來,思維品質又反過來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語言的了解是建立在積極的心智活動基礎上的。學生無論是說還是寫,呈現的都是語言文字,但其背后則體現了人的思維。(梁亞平,2022)。 三、結語 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引導學生明確人生發展方向,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真正教育意義所在。大單元引領下的深度教學工作任重而道遠,這需要我們廣大同仁們的不懈探究、實踐和反思。 在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警惕模式化,一方面教師亟需提升自身的教材和語篇的解讀能力,充分交接教情和學情,以學生學習需求為導向。將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落實到課堂的每個教學環節,力求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程曉堂. 2018.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10):1-7 郭元祥. 2021. 深度教學——促進學生素養發育的教學變革[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胡潤、陳新忠. 2020 高中英語整體教學設計的策略[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9):6-10 梁亞平. 2022 基于主題意義的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與研究[J]. 中學外語教育學,(1):17-21 林小燕. 2022. 指向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1):9-14 羅永華.2021. 指向“深度學習”的教學改進:讓學習真實發生[J]. 中小學管理,(5):13-17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20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薔. 2022 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習活動觀[J]. 中學外語教育學,(1):3-7 王薔、周密、蔡銘珂. 2021. 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1):1-7 |
|
來自: 昵稱15221501 > 《中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