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 山西坐落于中國華北地區,地形是典型的黃土覆蓋著的山地高原。山西歷史悠久且文化底蘊深厚,對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力、滲透力和影響力,這使得它成為地方文化特色最濃厚的地區之一。作為面食大省,山西的面食文化也頗為深厚,各地的特色小吃自然也極具特色,深受各地人民的喜愛。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山西的特色小吃,看是否有你所心動的呢? 山西小吃街 平遙牛肉——平遙牛肉為山西省平遙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平遙牛肉久負盛名,起源年代無考,清代時已譽滿三晉。平遙牛肉的傳統制作工藝獨特,從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漬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鹽、用水以至加工的節氣時令等,都十分講究。所產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醇香可口,營養豐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不愧是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特色小吃啊。平遙牛肉 太原頭腦——頭腦是太原市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又稱“八珍湯”,屬于晉菜。它并不是以腦所制而成,而是由肥羊肉、藕、山藥等食材制做而成,其湯內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品嘗時可以感到酒、藥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它并且有著滋補虛損,活血健胃,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等等的功效。據說喝頭腦是有講究的,只有“一壺黃酒,二兩燒麥,三個帽盒”才配得上這香濃郁馥的“頭腦 ” ,早上來一碗,別提有多舒服了。太原頭腦 山西碗坨——碗坨是山西流傳千年的傳統面食小吃,它是用蕎面同水揉到一塊兒,加熱熬成粥糊狀,晾涼以后即成。食用時,澆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將它用小刀劃開,即可食用。其色淺灰,狀若柳葉,調拌湯汁用鹽、醋、油潑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兌而成,使其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蕎面碗坨在諸多的蕎面食品中,有著鮮明的特色,筋軟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厭,常吃常新,且具有疏通腸胃,清燥散熱的功效,可謂是食之佳品啊。山西碗坨 太谷餅——晉中太谷餅是山西省晉中市的一種傳統小吃,它是“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太谷餅是面制爐烤的實心餅,當地俗稱'干餅'、'燒餅'。它的生產制作,傳承了蜂蜜、雞蛋、面粉、白糖、色拉油和優質脫皮芝麻的配料,使其色澤更加均衡,風味更加純正,營養更加豐富。 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渾源涼粉——渾源涼粉是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一道特色小吃,是以土豆淀粉、豆腐干、蠶豆為原料制作而成,做好的渾源涼粉清亮、滑嫩、爽口,像豬皮凍似的“筋顫”。拿在手上“滑溜溜”,吃在嘴里“涼絲絲”。做好的涼粉配之以各種各樣的調料,主要的有醋、蒜水、蔥花、黃瓜、香菜,渾源涼粉特有的特色是有蓮花豆、豆腐干和辣椒油。蓮花豆香酥可口,豆腐干嚼得過癮,而辣椒油則口感香辣,不同于其他辣椒的干辣。渾源涼粉嘗起來清而不膩、辣而不澀、樸而奇香、香而純正,堪稱北岳一絕!渾源涼粉 山西泡泡油糕——我想任何一個去過山西的人都品嘗過泡泡油糕吧,它是山西芮城縣特有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別具特色。泡泡油用料很簡單,用白面、豬油、糖、陳皮、香料等做原料,但做起來工藝較復雜,要經過燙面、制餡、油炸等幾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把握的十分嚴謹,這才造就了美味的油糕。軟綿香甜的泡泡油糕,蘊含著一種憧憬和情懷。山西人已經把它與美好的生活向往融合在了一起,它不僅是源遠流長的一道美食,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每年春節餐桌上必然有這樣一道菜,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節節高升。泡泡油糕 好了,山西的一些特色小吃已經介紹完了,不過除此之外,山西還有不少其它的特色小吃,如刀削面,清徐灌腸,驢肉甩餅等等,好的美食可以治愈你的心情,感興趣的小伙伴快去山西品嘗一下吧! 你們家鄉有哪些特色小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