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在職場,沒必要求全? 真的嗎?我們應該對自己有比較高的要求嗎?不應該力爭上游嗎?為什么沒必要求全? 這里說的不求全,一個是對自己的要求上,不需要求全。我們不過凡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十全十美。所謂的六邊形戰士,看看就好。或許有,但沒那么多,絕不是人人想當就能當。凡夫俗子的我們,只要在某一個方向,甚至只是某一點上,能夠稍微突出,就已經不錯了。六邊形戰士需要天分打底,自己追,是追不出來的 。 當然,我們在職場上要有所追求。 每天的工作中,會遇到各種挑戰。我們怎么去面對,怎么去接這些挑戰?突破口或切入點在哪里?現實中,時間資源有限,個人能力也有限。多數時候,我們有限的實力,并不足以碾壓這些挑戰。那么,就只能找到一個點來切入,而不是全面鋪開。(反過來,如果我們實力足夠強大,碾壓這些挑戰不成問題;那么,這些挑戰對于我們來說。就毫無挑戰可言。) 這時候,如果一味求全,我們的資源就被分散了。比如做一個項目和多個項目。今天一鼓作氣,集中精力搞定了這個項目,至少今天可以在這件事情上,打勾標記完成。如果多個項目同時跑,精力被分散,今天肯定完不成。拖拖拉拉拖到明天,依然不知道結果如何。僅就工作效率而言,是比較低效的。 很多人喜歡求全,也許是對自己的認識,有所誤解。認為自己有能力有件,去追求一個六邊形戰士定形象。所以首先我們要到對自己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估。認真評估下來,多半沒有想象的那么好。(或許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差。)但至少在對一些可量化的方面,我們能夠有一些參考的標準。以此作出客觀的判斷,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而不是說,我自我感覺很不錯,那就什么都可以做。 認清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有的時候也會覺得痛苦。因為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很多地方是不行的。無論是外在條件,還是內在涵養,都能找到很多問題。如果只需要線上,手機上可以加濾鏡,想要多完美,就能多完美。在線捏臉換頭,輕輕點一下就行。但是回到現實生活,我們沒有辦法,時時刻刻帶著濾鏡看自己。因此,只能接受這些不完美的地方。 而一旦能做到接受,就反而能夠放下負擔,輕裝上陣。既然事實如此,那就接受。然后把這些不完美先放一邊,從優勢出發,著手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不求全的另一面,是學會放棄。就像認識自己一樣,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做不了,那就放手。比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放棄更難。天生的,我們就是什么都想要。那些說,其實什么都不要的,絕大部分是在騙自己。也有可能已經受過打擊,是不敢要,而不是不想要。芥菜樹下看,如果可以,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貪心。然而事實就是,我們不可能什么都能要得到。所以那些不重要的,非核心的,該放棄就放棄,不要求全。 不求全,那求什么呢?求把能夠做的事情做好。找到自己擅長的能做的,以此切入,做好。完成一個任務之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不必求全。學會放棄,才能找到心里所求。 原創不易,一見你就happy。轉載需本人授權。敬請關注:<芥菜樹下>,閑扯工作,南北東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