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輕度霾 人員:2人 路線:千河口(1.4km)東溝(1.4km)西瓦溝(1.7km)老鷹背(1.5km)窟窿洞(2.2km)棵杈山西南埡口(0.6km)棵杈山(0.8km)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1.9km)五畝地(0.7km)龍仙宮(本文都是軌跡距離,比實際偏低30-35%) 用時:8:30-14:38(6小時08分鐘) 距離:12.2km(調整后軌跡距離,實際約15km),累計上升918米、下降864米 
(紅線為本次線路,藍線為能找到參考軌跡軌跡線路) 棵杈山位于三合莊西北、東關上西南,圖標海拔966米,頂有鐵三腳架及嵌有小瓷片的水泥定位墩;棵杈古道為棵杈山東南半山腰用白色石頭壘砌、之字形爬升約200米長的石道,疑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產物;棵杈山海拔不高但周邊山巒起伏、疊嶂危巖、風光秀美,棵杈古道訛傳成咔嚓古道并逐漸成為戶外的熱點線路。 今年1月曾走“南白岱-牛家莊-棵杈山-窟窿洞-瓦溝-千河口”,到棵杈山西南埡口時太晚直接向南下山;本次自千河口向北本想沿河道到瓦溝村,溝中村民不讓通過返回經東溝到西瓦溝村;自瓦溝村向北過老鷹背后選擇山脊西側過窟窿洞到棵杈山西南埡口的西側下方,向東爬上埡口后沿山脊向東北登頂棵杈山;之后沿山脊到東北山包后轉向北陡降下山,下到棵杈山北側(南沿頭東側)山脊埡口后轉向東北下到五畝地沿公路700密到龍仙宮坐16:00發房45路回城,線路軌跡http://www./trip/1224811/。 整條路線走下來看,自瓦溝村向北過鐵路涵洞后上山到老鷹背的亂石陡坡是第一個難點;自老鷹背沿山脊西側到棵杈山西南埡口西側岔口小路清晰但岔路很多,勤看軌跡即可;自西側岔口向東上到棵杈山西南埡口山谷中小路模糊且是亂石陡坡,快到埡口時需要自崖邊向東南橫切;自山脊埡口向東北登頂山脊不長但荊棘茂密麻很扎;自山頂向東北到相鄰山包后轉向北下到山脊埡口小路不太清晰而且東側就是斷崖不太好走,自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切上南沿頭翻粱到五畝地小路后路跡清晰無難度。 一、千河口—瓦溝—老鷹背-窟窿洞(6.0km,2小時10分鐘) 【千河口公交站(1.4km)東溝村東口(1.4km)瓦溝村口(0.9km)鐵路北側上山岔口(0.9km)老鷹背北側三岔口(0.4km)老鷹背北側山脊埡口(0.9km)窟窿洞東南岔口(0.1km)窟窿洞】 1、早自天橋坐6:15發917快、8:05到張坊公交站,下車向北步行到張坊汽車站換乘到十渡917路慢車,8:28到千河口(二渡)下車沿村東水泥路向東北,穿過引水高架渠8:33到東去東溝村岔路口,鑒于向東到東溝村再向東北到瓦溝村需先爬后降,本次想沿河道邊寬土路向東北直接到瓦溝村南,省去自東溝到瓦溝的公路下降。 2、繼續沿水泥路向東北200米、8:36到向西北去往南沿頭和天井廢村岔口,繼續向東北上寬土路、繞過柵欄門、8:40到溝中一棟院落邊,里面走出一位村婦告知這條溝被承包了死活不讓走,沒辦法原路8:48回到東去東溝村岔路口(白走1.2km浪費了15分鐘),離開河道向東爬升穿村8:59到東溝村東的柏油公路上。 3、年初看到的千榆路(千河口-榆樹窯)改造升級項目還在施工。自東溝村東沿柏油公路向東北略有爬升后變為持續緩降,站在公路向東北可見瓦溝村北山坡上去往老鷹背明顯小道;略遠高處的像孤石,9:16到瓦溝村南口,村口立有“西瓦溝”的標牌,自此過橋向北沿水泥路穿村、9:23到瓦溝村北的鐵路涵洞口。 4、穿過鐵路涵洞沿溝中新修梯田西側寬土路繼續向北200米、9:28到去往老鷹背的上山小路岔口(沿溝一直向北可到老鷹背北側的山脊埡口)。在此略作休息后沿小路向東北爬升,小路上布滿亂石很難走,而且陽坡沒有樹木很曬,9:58終于爬完這個陡坡再看一眼山下的瓦溝村后自山梁西側向北橫切,10:01到老鷹背南側下方。 5、沿老鷹背南側崖邊石板臺階爬升,老鷹背中間巖壁上寫有“鷹巖”二字,10:06爬上老鷹背;站在這里向南可見山脊西側橫切去往瓦溝村清晰小路。自老鷹背沿小道向北100米、10:10到老鷹背北側三岔口:向東北過像2.1km到窟窿洞、向北翻埡口小路1.4km到窟窿洞、向南過老鷹背1.8km到瓦溝村口柏油路。 6、站在岔口向東北可見不遠處的像、向西北可見巖壁上有個不大的窟窿(不是驢友所稱的窟窿洞);選擇山脊西側向北小路去往窟窿洞,10:17到老鷹背北側翻山埡口,埡口北側是陡降的山谷。自埡口去往窟窿洞小路是在北側山坳東沿走一弧線橫切,10:37到窟窿洞南側,繼續向東10:38到窟窿洞東南百米的三岔口。 7、自窟窿洞東南三岔口向西北100米、10:40到窟窿洞東側(這個窟窿洞是可以爬上去的),未作停留沿小路向東北200米、10:45到窟窿洞東北三岔口:向東翻粱去往棵杈山、五岔口、咔嚓古道等,向西北去往南沿頭,向西南過窟窿洞去往像、老鷹背和瓦溝村;選擇向西北橫切小路去往棵杈山西南埡口西側山谷下沿。 
(917路二渡公交站牌,房XX路公交站牌就是千河口站) 
(917路二渡公交站旁邊的千河口村) 
(千河口村東北側的勝天渡槽一毛時代的遺存,渡槽北側就是向東到東溝村水泥岔路口) 
(渡槽北側300米的三岔口:向西北去往南沿頭、天井廢村,向東北沿河道可到瓦溝村) 
(自千河口村東沿河道向東北有寬土路可到瓦溝村,但此溝已被承包村民攔截不讓走) 
(多走1.2km又折返到勝天渡槽北側向東去往東溝村的水泥路岔口) 
(自渡槽北側岔口沿水泥路向東爬升到東溝村東側去往瓦溝村的千榆公路上) 
(站在千榆路向西北俯看東溝村) 
(自東溝村向東北公路緩慢下降1.4km到瓦溝村口,照片正中就是老鷹背、像所在山包) 
(瓦溝村南口,路邊立有“西瓦溝”村牌,行政村與自然村混雜村名很亂) 
(站在瓦溝村中向北看老鷹背所在山包,南坡上去小路痕跡很清晰) 
(瓦溝村北京原鐵路下的涵洞) 
(穿過鐵路涵洞沿溝中去年新修梯田西側寬土路繼續向北,山坡上去往老鷹背小路很明顯) 
(鐵路涵洞北側200米溝底向東北去往老鷹背小路岔口,沿溝可上到老鷹背北側山脊埡口) 
(站在溝底向東北去往老鷹背小路岔口向南回看,山谷中的石墻是2016年新修的) 
(站在去往老鷹背山坡小路上向南看瓦溝村,等了半天也沒有看到經過的火車) 
(站在老鷹背南側小路上向南俯看瓦溝村及進山路線,截斷山谷的土壩是京原鐵路) 
(站在南側看老鷹背,小路自此東側爬上去) 
(近觀老鷹背) 
(老鷹背中部巖石上寫有“鷹巖”兩個大字) 
(站在老鷹背頂上向南回看剛才過來的小路) 
(老鷹背北側100米處的三岔口:向東北過像2.1km、向北翻粱1.4km均可到窟窿洞) 
(站在老鷹背北側三岔口向東北看像/石人站,這個角度不像更像漢武大帝) 
(快到山脊埡口時向南回看自老鷹背北側三岔口過來平整小路) 
(老鷹背北側山脊埡口,西側巖壁有個很小窟窿但不是驢友所稱的窟窿洞) 
(站在山脊埡口向北看是另一番景象:山谷縱橫、到處是斷崖) 
(自山脊埡口沿東側山坡小路橫切去往窟窿洞,回看山脊埡口這個角度不見西側巖壁上小窟窿) 
(站在山脊埡口向東北去往窟窿洞小路上向西看,崖壁邊就是深不見底山谷) 
(到窟窿洞南側山坡,中間是深谷需繞到東側山脊三岔口后向西北百米到窟窿洞) 
(窟窿洞東南三岔口:向東南過像2.1km、向西南1.4km到老鷹背岔口,向西可陡降下山) 
(人可上去的窟窿洞,南北兩側都是陡坡上去千萬注意安全) 二、窟窿洞-棵杈山-五畝地-龍仙宮(6.2km,3小時58分鐘) 【窟窿洞(0.2km)窟窿洞東北岔口(1.6km)棵杈山西南埡口西側岔口(0.4km)棵杈山西南埡口(0.6km)棵杈山(0.3km)棵杈山東北山包(0.5km)南沿頭東側山脊埡口(1.9km)五畝地(0.7km)龍仙宮公交站】 1、因計劃趕14:00發房45路回城,在窟窿洞未作停留10:45到窟窿洞東北三岔口,因上次走過東側路線所以選擇向西北橫切小路去往棵杈山西南埡口西側下沿三岔口。11:00到小路拐向東北的小平臺,站在這里向南可見老鷹背北側翻山埡口;繼續沿小路轉向東北11:07看到了棵杈山和上到棵杈山西南埡口的陡峻山谷。 2、11:18到棵杈山西南埡口西側的三岔口,看等高線底圖這里到東側上方埡口距離400米、垂直爬升超過200米;自此岔口沿溝向東爬升,亂石陡坡上的小路痕跡似有似無很不清晰,快到埡口時小路自崖邊轉向東南橫切,11:57到埡口下方小洞前,自此不能直接上到埡口要從南側小斷崖爬上去,11:58到棵杈山西南埡口。 3、站在埡口向東北可見高處的棵杈山頂、向東南可見半山腰的咔嚓古道。沿山脊向東北繼續爬升,山脊上荊棘茂密而且有很多麻梨疙瘩非常扎,上面小路很亂應該是羊道,沿山脊向東北鉆來鉆去,12:49終于登頂棵杈山,山頂有鐵三角架為標志,三腳架下有一個嵌有“總參謀部測繪局”小白瓷片的小水泥定位墩。 4、霧霾太重根本看不到遠處的高山,略作停留繼續沿山脊向東北,13:05上到棵杈山頂東北側小山包上,站在這里看棵杈山東南側就是垂直絕壁;按參考軌跡自此離開山脊沿向北小山粱下山,站在小山粱向北可見北側山坡上的一個門窗完好院落,自南沿頭到院落小路也清晰可見,倒是看不到自山頂院落向東下到五畝地小路。 5、13:30到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向北不遠處就是剛才看到的院落,自此向東北有小路直切自北側院落向東下到五畝地的小路,站在這里向西可見溝口邊的南沿頭廢屋;直接選擇向東北小路13:45橫切到山頂廢屋去往五畝地小路上,山梁平緩有很新種植的核桃樹,小路沿山梁一直向東平緩下降,13:48到山梁生銹鐵牌處。 6、過生銹鐵牌后小路變陡繼續向東,站在山梁可見西北的臘千山、正北的譚子港尖、東北的大凹尖,但因東南側山脊擋著看不到白云坨。13:58已經看到了山下房45路龍仙宮站北側的過河橋(山脊太陡看不到山下五畝地)。沿山脊向東下一亂石陡坡14:17轉向東北看到了山下的五畝地村,過一廢棄院落14:25下到溝底。 7、沿溝向東北發現下面太陡轉向東側山坡,14:29下到五畝地村邊公路上,因為正在施工全是塵土,沿公路向東南14:37到房45路龍仙宮公交站,沒能趕上14:00發房45路到南側樹蔭下休息1小時20分鐘,坐上16:00發房45路,公交車過東關上后向東北到仙棲洞景區后再返回到張坊,換乘917快回城。 
(站在東北角看窟窿洞,現在樹木茂密拍到窟窿洞角度很難找) 
(窟窿洞東北三岔口:向東翻梁去往咔嚓古道、向西北去往南沿頭、向西南200米到窟窿洞) 
(站在窟窿洞西北小路拐角平臺向南看老鷹背北側山脊埡口) 
(站在小路向東北看棵杈山,待會兒就是沿南側/右側山谷上到棵杈山西南山脊埡口) 
(棵杈山西南山脊埡口西側山谷下沿的三岔口:向西北去往南沿頭、向東上棵杈西南山脊) 
(棵杈山西南山脊埡口附近的參考軌跡截圖,東西山谷陡峻最后要向東南切才能上到山脊埡口) 
(棵杈山西南山脊埡口下方的一個小洞,要從南側小斷崖爬上埡口) 
(棵杈山西南山脊埡口:沿山脊向東北600米登頂棵杈山、向西南去往山脊五岔口等) 
(站在山脊埡口向東北僅可看到棵杈山頂的東南半拉) 
(站在棵杈山西南埡口向東南看半山腰的咔嚓古道,左側是去往仙棲洞、右側去往大峪溝的山谷) 
(棵杈山頂鐵三腳架) 
(鐵三腳架下面嵌有“總參謀部測繪局”字樣小瓷片的水泥定位墩) 
(站在東北側山包向西南回看棵杈山,東南側就是斷崖登頂后一定注意安全) 
(棵杈山東北側的小山包,自此轉向北沿小山粱500米下到棵杈山北側的山脊埡口) 
(站在小山梁向北看,埡口北側山坡有一小院,山坡向西去往南沿頭小路很清晰) 
(棵杈山北側、南沿頭東側的山脊埡口,再向北爬升百米可到山坡小院) 
(棵杈山北側、南沿頭東側山脊埡口軌跡截圖,自此向東北可直切山坡小院到五畝地村小路) 
(站在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向西看占據溝沿的南沿頭附近梯田) 
(自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向東北直切到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上) 
(自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向東北直切到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上軌跡截圖) 
(棵杈山北側山脊埡口北側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清晰好走) 
(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邊的小鐵牌,平緩小路自此鐵牌向東變成陡峻亂石小路) 
(站在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邊鐵牌處向西北可見臘千山) 
(站在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邊鐵牌處向北可見長流水尖、佛嶺溝) 
(站在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邊鐵牌處向東北可見遠處的大凹尖,有山脊擋著不見東側白云坨) 
(站在山坡小院去往五畝地村小路上向南仰望棵杈山,到處是斷崖沒有軌跡千萬別亂走) 
(站在山梁向東看房45路公交站旁邊向北去往龍泉寺的過河橋) 
(站在山梁向東北俯看五畝地村,溝中小路很多應該是羊道) 
(自溝西沿向東北橫切到一座廢棄院落) 
(自廢棄院落下到亂石溝中,自溝中直下五畝地村邊公路太陡很危險) 
(穿溝自東北側繞到五畝地村邊正在施工的公路上,沿公路向東700米到房45路龍仙宮站) 
(沒能趕上14:00發到張坊的公交車,路邊休息到16:00坐上房45路到張坊換917快回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