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都區概況 ........信都區是2020年6月在原邢臺縣、橋西區基礎上合并成立的(原邢臺縣豫讓橋街道、晏家屯鎮、祝村鎮、東汪鎮劃歸橋東區成立襄都區)。信都區位于邢臺市西部、太行山東麓,西與左權、和順、昔陽相連,東與襄都接壤,南與沙河、武安毗鄰,北與內丘相連,總面積1941平方公里(為邢臺市第一大區),下轄8街道(鋼鐵路、中興路、團結路、中華大街、達活泉、泉西、金牛、張寬)、11鎮(南大郭、李村、南石門、羊范、會寧、皇寺、西黃村、將軍墓、漿水、宋家莊、路羅)、6鄉(太子井、龍泉寺、城計頭、白岸、冀家村、北小莊),2020年末常住人口79.88萬人。 (鑒于信都區山區與原邢臺縣沒任何變動,本文中信都區與邢臺縣不加區分) ........1、信都區境內高山:清風寨(1456米)、牛群垴(1398米)、寇鍋垴(1380米)、翠羊山/翠陽山(1348米)、石崖(約1342米)、大寨山(1319.8米)、麻地筐/麻地筐山(約1319米)、長條梁(約1318米)、轎頂山(1318米)、刀棱山(1311米)、風窟窿山(1305米)、壓武棧山(1292米)、霧子垴(1275.8米)、雙天梁山(1265米)、馬鞍橋山(1247米)、包路角頂/鹿角山(1240.2米)、滄眼山(1237米)、玉清山(約1238米)、刁崖(1222米)、三尖垴(1215米)、小牛群垴/古山(1215米)、師傅寨(1188米)、書山(約1175米)、雙奶山(1168米)、石馬崖/石馬巖山(1163.5米)、石頭山(約1160米)、夷儀山(1155.7米)、青云嶺(約1155米)、紅巖山(1155米)、天孤垴山(1127.6米)、小寨山(1125米)、高高垴(約1118米)、鍋垴山(1103米)、馬馬寨(1103米)、皇姑洞山(約1100米)、佛頭山(1100米)、奶奶頂/栲栳紅山(1089.7米)、馬頭崖(1078米)、坦孤垴(1072.9米)、桑各垴(1072米)、東大眼(約1065米)、奶奶頂(約1056米)、雞冠山(1038米)、沙眼(約1030米)、黑龍山(1023米)、半山懷/坐化山(1020.7米)、紗帽山(1017米)、王垴(1011米)、老凹山(約1010米)、驢糞坡(約1008米)、大岺門(約1007米)、天門咀(1007米)等。 ........2、信都與沙河交界:荊柴垴(1265米)、西五指山(1281.9米,實測1310 )、大寨山/戴家寨/云風山(1282米)、昂頭崖(1112米)、觀音寨(1052米)、蔓菁垴(1038米)等。 ........3、信都與武安交界:摩天嶺(1747.5米)、轎頂山(1468米)、荊柴垴(1265米)、橫山(約1225米)等。 ........4、信都與左權交界:摩天嶺(1747.5米)、太平垴(約1507米)、貫垴凹(約1413米)、天井垴(1409.4米)、驢全垴(約1417米)、南并山(1402米)、鳳凰崖(1394米)、紫金山(1370米)、后崖垴(約1314米)等。 ........5、信都與和順交界:天河山/天河梁(1753米)、紅巖垴(1750米)、十字梁(約1628米)、懷凹青山(1575米)、弧山/孤山(1534米)、大東垴(1529米)、烽火臺山/風火臺山(1492米)、閻王邊(1489米)、南禁山(1478.8米)、雙山(1450米)、大腰占(1445米)、姑子巖(1421米)、人頭山(1411米)、窟窿崖(1405米)、黃榆嶺(1386米)、鳳凰崖(1394米)、天河山(約1319米)等。 ........6、信都與昔陽交界:不老青/十字各梁/白虎山(1822米)、韓信寨(1730.6米)等。 ........7、信都與內丘交界:不老青/十字各梁/白虎山(1822米)、吉道山/吉造山(1515米)、偏梁山(1419米)、西惡山嶺(1366米)、東惡山嶺(1294米)、鷹石垴(1170.8米)、太子巖/鵲山(1141米)、老驢頭(1129.6米)、靈霄山/凌霄山(1089米)等。 三、信都區千米高山名錄 1、不老青/十字各梁/白虎山,1822米,大北溝西北、招乜西南、圪塔店東北 2、天河山/天河梁,1753米,王山鋪村西、走馬槽村北、北嶺頭東北、南天池西南 3、紅巖垴,1750米,王山鋪西北、南天池西南、灰調曲村東 4、摩天嶺,1747.5米,荒莊西北、艾蒿坪村西、五條梁東南,碎石堆 5、韓信寨,1730.6米,大北溝西北、馬嶺關東北2km、圪塔店村東,放箭臺遺址 6、十字梁,約1628米,大發溝東北、南名水村西、走馬槽東南 7、懷凹青山,1575米,南天池村東、寨子溝西北、孤山西南2.7公里處 8、弧山/孤山/寒風垴,1534米,刺榆溝坪東南、馱道西北信都和順界梁上 9、大東垴,1529米,天河梁南側、十字梁東北、走馬槽村東 10、吉道山/吉造山,1515米,花板石東北、招乜東南、各臺上西南、棗樹窯西北 11、太平垴,約1507米,后坪西南、摩天嶺西北、關灘東北 12、烽火臺山/風火臺山,1492米,小董坪村東、營房臺村西信都和順界梁上 13、閻王邊,1489米,青崖嶂村西北、大雨門東南信都和順界梁上,木四腳架 14、南禁山/天梁山,1478.8米,夫子嶺東北、大發溝東南、天河山景區西北,夫巖關長城 15、轎頂山,1468米,莊活洼村北、西就水西南、巖子南東南 16、清風寨,1456米,雙山東側、營里村西南、大石巖村北 17、雙山,1450米,窟窿崖西南、大雨門東南、閻王邊東北 18、大腰占,1445米,營里西南、大雨門東北、百備村東南 19、姑子巖,1421米,營里西北、龍口長城東北側、大川溝東南,姑子廟及觀景臺 20、偏梁山,1419米,吉道山東南、花板石東北、棗樹窯西北、偏梁西南 21、驢全垴,約1417米,大西莊西南、后峪村東、東山村西北、G340西南側 22、貫垴凹,約1413米,上莊東南、后坪村西、太平垴東北 23、人頭山,1411米,姑子巖東北、大川溝東南、營里村北,山頂形似人頭 24、天井垴,1409.4米,紫金山北側、后崖垴東南信都左權界梁上 25、窟窿崖,1405米,大腰占南側、閻王邊東北信都和順界梁上 26、南并山,1402米,后坪西北、真武廟西南、榆樹港東南、龍灘東北 27、牛群垴,1398米,石板房東北、滄眼山西北、北明水村西、馬嶺關南側 28、鳳凰崖,1394米,夫子嶺東南、大西莊村西、營圪道村北,西天圣母廟 29、黃榆嶺,1386米,窟窿崖南側、雙山東北、清風寨西北,黃榆嶺長城 30、寇鍋垴,1380米,老牛講東北、南就水西南、西就水東南 31、紫金山,1370米,后坪村北、麥條溝西南、東山東南、上莊東北,圖標真武廟 32、西惡山嶺,1366米,甄家莊村北、孟家坪村南信都內丘界梁上 33、翠羊山/翠陽山,1348米,老道旮旯東北、安子垴村西、石板房西南 34、石崖,約1342米,西就水西南、前坪村東、麥條溝村南 35、大寨山,1319.8米,李王莊西南、磨石莊東南、水門東北、寨上村北 36、天河山,約1319米,鳳凰崖北側、南禁山東南、夫子嶺村東 37、麻地筐/麻地筐山,約1319米,弧山東側、馱道村北、栗樹坪西南 38、長條梁,約1318米,后坪西南、摩天嶺西北、關灘東北 39、轎頂山,1318米,栗樹坪村南、甄家莊西北、馱道東北 40、后崖垴,約1314米,東山村東、G340翻梁埡口東側,防火鐵架 41、刀棱山,1311米,石板房西南、翠陽山西北、井洼東南 42、風窟窿山,1305米,井洼東南、老道旮旯村北、刀棱山西南 43、東惡山嶺,1294米,甄家莊東北、石鵝口西南、托巖口村西 44、壓武棧山,1292米,老道旮旯村南、龍池溝村北 45、大寨/戴家寨/云風山,1282米,梧桐溝東北、石盆西北、燒絲巖西南、寨后東南 46、西五指山,1281.9米,寺溝西北、南就水東北、黃家臺東南 47、霧子垴/五指垴,1275.8米,英談村南、白岸口村北、白岸鄉東北 48、荊柴垴,1265米,牛心山東北、南就水村東、寺溝西南、元家莊村西,三界碑 49、雙天梁山,1265米,惡石西南、南洺水東北、雙奶山東南 50、馬鞍橋山,1247米,清風寨東坡、營里村南、邢和隧道北側 51、包路角頂/鹿角山,1240.2米,吉道山東南、棗樹窯西南、張家溝村北 52、玉清山,約1238米,三尖垴北側、磨石莊西南、大臺東南 53、滄眼山,1237米,安子垴村東、四里營西南、東莊東北 54、橫山,約1225米,牛心山西北、南就水東南、翻梁隧道西南側 55、刁崖,1222米,英談西南、朱溫坪村東、白岸鄉東北 56、三尖垴,1215米,栗子溝村北、磨石莊西南、香爐溝村東 57、小牛群垴/古山,1215米,石板房村北、云夢山景區東側、馬嶺關西南 58、師傅寨,1188米,栗樹坪西北、營房臺西南、坡子峪村西 59、書山,約1175米,老牛筒西南、磨石莊西北、大臺村北、營里村東南 60、鷹石垴,1170.8米,曹家臺東北、九寨會西南信都內丘界梁上 61、雙奶山,1168米,黃巖子村北、王山鋪東南、龍泉飛瀑西南 62、石馬崖/石馬巖山,1163.5米,白岸口村南、賈道灣東南、大魚東北、黃家臺西北 63、石頭山,約1160米,前坪西北、道石谷洞東南、麥條溝村西 64、夷儀山/流錢山,1155.7米,清家溝村北、轎頂山東南、李官莊西南 65、青云嶺,約1155米,麥條溝西北、大魚村西、正溝村南、紫金山東北 66、紅巖山,1155米,寨子溝東南、馱道西南、血流峪村北 67、太子巖/鵲山,1141米,南白芷西南、老驢頭東北、扁鵲廟西北,鵲山風景區 68、老驢頭/三清頂,1129.6米,凌霄山東側、太子巖西南、王家莊西北 69、天孤垴山,1127.6米,驢糞坡東側、坡子峪西北、水門村西、下村西南 70、小寨山,1125米,大寨山東南、寨上東北、坪上村西 71、高高垴,約1118米,天河山景區東北側、南洺水西南 72、昂頭崖,1112米,蔓菁垴東北、大寨西北、桃樹溝村南 73、鍋垴山,1103米,清家溝東北、后南峪西南、甄家莊村南 74、馬馬寨,1103米,馬莊溝西南、李王莊西北、磨石莊東北、老牛筒東南 75、皇姑洞山/雀寨東山,約1100米,凌霄山西南、雀寨村東、寺溝西北,方形坍塌矮石墻 76、佛頭山,1100米,鍋垴山東南、清家溝東北、東大眼西北、大寨村南 77、奶奶頂/栲栳紅山,1089.7米,觀音寨東北、大寨門村西南,小西天景區 78、靈霄山/凌霄山/中巖山,1089米,黃岔東南、寨凹村北、王家莊村西,兩座道觀 79、馬頭崖,1078米,李王莊西南大寨山頂北側山梁上,形似馬頭 80、坦孤垴,1072.9米,禪林寺村北、東莊村西、龍池溝村東 81、桑各垴,1072米,桃樹溝東北、西王干村西、大營西南、左坡東南 82、東大眼,約1065米,后南峪西南、大寨村南、清家溝東北、半山懷西側 83、奶奶頂,約1056米,驢全垴北側、鳳凰崖東南、大西莊西南 84、觀音寨,1052米,奶奶頂西南、涼水泉西北、寨底村東、白凡石村南 85、蔓菁垴,1038米,欠溝東南、西五指山東北、大寨西北 86、雞冠山,1038米,八里丈東南、李官莊村西、轎頂山東北 87、沙眼,約1030米,老牛筒西北、北口村南、書山東北山坡上 88、黑龍山,1023米,小寨山東側、馮家溝西北、坪上村西 89、半山懷/坐化山,1020.7米,東溝村北、前南峪西南、后南峪東南、清家溝村東 90、紗帽山,1017米,東大眼東南、七仙女基地西側 91、王垴,1011米,西花溝西北、三官廟西南、穆叩村東、桃樹東北 92、老凹山/香爐山,約1010米,大西莊村北、清泉村西、鳳凰崖景區北側 93、驢糞坡,約1008米,營房臺西北山坡上 94、大岺門,1007米,桑各垴西北、杜旮旯東南、后大嶺東北 95、天門咀,1007米,折戶村南、黑龍山東北、坪上西北 ........注1:山峰海拔高度以地圖標注為主。不同版本地圖海拔高度不一致時取最接近登頂軌跡數據,找不到海拔高度山峰主要參考登頂軌跡、等高線地圖海拔數據(前面加“約”字)。 1、南禁山/天梁山 ........南禁山(E113°45'16.69",N37°05'43.52")又稱天梁山,位于夫子嶺東北、大發溝東南、天河山景區西北側,海拔1478.8米,頂有夫巖關長城遺址,為邢臺西界之關口。登頂路線:自夫子嶺東北的天河山滑雪場向北、大發溝村東山脊向西南登頂等。 2、鳳凰崖 鳳凰崖(E113°45'21.56",N37°04'44.21")位于夫子嶺東南、大西莊村西、營圪道村北信都、左權、和順三界點,海拔1394米。登頂路線:自夫子嶺向東南、大西莊向西、營圪道向北登頂等。 3、天河山 天河山(E113°45'31.01",N37°05'18.07")位于鳳凰崖北側、南禁山東南、夫子嶺村東,海拔約1319米。登頂路線:(1)自鳳凰崖向北、夫子嶺向東登頂;(2)自天河山景區向西南上梁轉向西北登頂;(3)自山脊天河山天門關度假區沿山脊向東南登頂等。 4、太平垴 ........太平垴(E113°45'41.37",N37°00'48.25")位于后坪西南、摩天嶺西北、關灘東北信都左權界梁上,海拔約1507米。登頂路線:自山頂西北側埡口沿山脊向東南登頂等。 ........20241115早自邢臺城區坐601支到前坪,沿水泥路向西南上山3.9km登頂長條梁后向西南1.1km上至關灘東北晉冀埡口,沿旅游公路向西北繞至太平垴西北埡口向東南1.7km登頂太平垴,沿寬土路向東北連登貫垴凹、南并山、紫金山5.5km下到界梁埡口,轉向東南1.3km打卡石頭山返回下山埡口向東南1.8km回到前坪村坐601支線回邢臺城區食宿(517戶外攻略59836,六只腳軌跡8465588),主要標志點間距:前坪(1.7km)后坪(2.2km)長條梁(1.1km)界梁埡口(1.7km)太平垴(1.8km)貫垴凹(1.2km)南并山(1.1km)紫金山(1.4km)界梁埡口(1.3km)石頭山(2.2km)前坪。 5、十字梁 ........十字梁(E113°45'49.70",N37°06'37.50")位于大發溝東北、南名水村西、走馬槽東南,海拔約1628米。登頂路線:自大發溝村東山脊向北、走馬槽東南山脊向西南登頂等。 6、天河山/天河梁 ........天河山/天河梁(E113°45'53.27",N37°08'23.61")位于王山鋪村西、走馬槽村北、北嶺頭東北、南天池西南,海拔1753(也標/1780)米。登頂路線:(1)自王山鋪向西南、走馬槽向東北、北嶺頭向東北上至山脊后向北登頂;(2)、自南天池向西南上山脊轉向南登頂等。 7、貫垴凹 ........貫垴凹(E113°45'56.39",N37°01'32.08")位于上莊東南、后坪村西、太平垴東北信都左權界梁上,海拔約1413米。登頂路線:走山頂東側寬土路向西登頂等。 8、紅巖垴 紅巖垴(E113°46'01.21",N37°09'07.21")位于王山鋪西北、南天池西南、灰調曲村東,海拔1750米。登頂路線:自王山鋪向西北、南天池向西南、天河梁向北登頂等。 9、大東垴 ........大東垴(E113°46'01.90",N37°07'29.50")位于天河梁南側、十字梁東北、走馬槽村東,海拔1529米。登頂路線:自翻梁公路埡口向東南登頂等。 10、驢全垴 ........驢全垴(E113°46'02.69",N37°03'32.27")位于大西莊西南、后峪村東、東山村西北、G340西南側,海拔約1417米。登頂路線:(1)自東山村北的G340翻梁埡口向西登頂,(2)自后峪村向東北上山脊轉向東南登頂等。 11、奶奶頂 奶奶頂(E113°46'12.95",N37°04'08.02")位于驢全垴北側、鳳凰崖東南、大西莊西南,海拔約1056米。登頂路線:自大西莊向西南翻梁去往山西左權縣的東子線公路向西南登頂。 12、長條梁 ........長條梁(E113°46'14.37",N37°00'55.02")位于后坪西南、摩天嶺西北、關灘東北,海拔約1318米。登頂路線:自前坪向西南轉向西北、后坪向西南轉向東南登頂等。 13、南并山 ........南并山(E113°46'16.38",N37°01'58.26")位于后坪西北、真武廟西南、榆樹港東南、龍灘東北,海拔1402米。登頂路線:(1)自后坪向西南、關灘向東北上至山脊向東北登頂;(2)自榆樹港向東南、前坪向西北、麥條溝向西上至山脊轉向西南登頂等。 14、后崖垴 ........后崖垴(E113°46'43.90",N37°03'29.90")位于東山村東、G340翻梁埡口東側,海拔約1314米,頂有瑪尼堆/防火鐵架。登頂路線:(1)自東山村東側的G340翻梁埡口向東登頂;(2)自孔王碑西側山脊埡口沿山脊向北登頂等。 15、紫金山 ........紫金山(E113°46'48.64",N37°02'22.02")位于后坪村北、麥條溝西南、東山東南、上莊東北信都左權界梁上,海拔1370米,北側為山西紫金山景區。登頂路線:(1)自信都區的前坪、左權的上莊沿景區道路登頂;(2)自東山向東南、麥條溝向西南、后坪向北、關灘向東北登頂等。 16、天井垴 ........天井垴(E113°46'57.30",N37°02'58.50")位于紫金山北側、后崖垴東南信都左權界梁上,海拔1409.4米。登頂路線:(1)自長條坡村東北沿采石道向東南上至山脊后轉型東北登頂;(2)自孔王碑西側山脊埡口沿山脊向南登頂等。 17、老凹山/香爐山 ........老凹山(E113°47'01.09",N37°04'49.77")又稱香爐山,位于大西莊村北、清泉村西、鳳凰崖景區北側,海拔約1010米。登頂路線:自大西莊村北、清泉村西、鳳凰崖景區北側登頂等。 18、摩天嶺 ........摩天嶺(E113°47'22.10",N36°59'40.87")位于荒莊西北、艾蒿坪村西、五條梁東南,海拔1747.5米,頂有碎石堆,山頂北坡筑有峻極關,山頂東坡開發為武安長壽村旅游景區(30元/人,武安汽車站乘坐班車到長壽村),為南太行第二高峰(第一高峰為青崖寨)。登頂路線:自荒莊向西北、五條梁向東南、艾蒿坪沿景區道路向西登頂等。 19、高高垴 高高垴(E113°47'22.96",N37°05'38.09")位于天河山景區東北側、南洺水西南,海拔約1118米。登頂路線:(1)自清泉村沿溝向西北轉向西登頂;(2)自天河山景區愛情保鮮站景點向北轉向東上至山脊埡口向東南登頂等。 20、石頭山 ........石頭山(E113°47'24.77",N37°02'20.81")位于前坪西北、道石谷洞東南、麥條溝村西,海拔約1160米。登頂路線:自前坪向西北、麥條溝向西上至山脊折向東登頂等。 21、雙奶山 ........雙奶山(E113°47'43.70",N37°07'35.30")位于黃巖子村北、王山鋪東南、龍泉飛瀑西南,海拔1168米。登頂路線:自黃巖子村北翻梁埡口向東登頂等。 22、懷凹青山 ........懷凹青山(E113°47'53.96",N37°09'53.03")位于南天池村東、寨子溝西北、孤山西南2.7公里處,海拔1575米。登頂路線:自南天池向東、寨子溝向西北、杏樹灣向東南轉向西南登頂等。 23、青云嶺 ........青云嶺(E113°48'12.41",N37°02'57.19")位于麥條溝西北、大魚村西、正溝村南、紫金山東北,海拔約1155米。登頂路線:(1)自大魚村南沿溝向西登頂;(2)自大山廢村沿山脊向東轉向東北登頂;(3)自前大山沿溝向西南轉向南登頂等。 24、石崖 ........石崖(E113°48'22.26",N37°01'34.05")位于西就水西南、前坪村東、麥條溝村南,海拔約1342米。登頂路線:自西就水西南、前坪向南轉向東北、麥條溝向南登頂等。 25、轎頂山 轎頂山(E113°48'53.74",N37°00'47.56")位于莊活洼村北、西就水西南、巖子南東南,海拔1468米。登頂路線:(1)自西就水向南上山脊轉向西、向西南上山脊轉向東北登頂;(2)自莊活洼向西北上山脊轉向東北、向東北上山脊轉向西登頂等。 26、雙天梁山 雙天梁山(E113°49'04.79",N37°06'50.04")位于惡石西南、南洺水東北、雙奶山東南,海拔1265米。登頂路線:(1)自惡石向西南、朱溫坪向東北上至山脊埡口轉向西北登頂;(2)自南洺水向東北、天明關向西南上至山脊轉向東南登頂等。 27、刁崖 ........刁崖(E113°49'30.10",N37°05'50.40")位于英談西南、朱溫坪村東、白岸鄉東北,海拔1222米。登頂路線:自英談向西南、朱溫坪向東北轉向東南、白岸鄉向東北、霧子垴向西登頂等。 28、弧山/孤山/寒風垴 ........弧山/孤山/寒風垴(E113°49'30.59",N37°10'28.65")位于刺榆溝坪東南、馱道西北信都和順界梁上,海拔1534米,南側已開發為周公山景區。登頂路線:除自南側周公山景區登頂外,自小董坪向南、栗樹坪向西南、南天池向東北、圈馬坪向東南也可登頂。 29、寇鍋垴 ........寇鍋垴(E113°49'44.03",N37°01'02.22")位于老牛講東北、南就水西南、西就水東南,海拔1380米。登頂路線:自老牛講向東北、南就水向西南上至山脊埡口后向東北登頂等。 30、霧子垴/五指垴 ........霧子垴(E113°50'13.62",N37°05'33.95")又稱五指垴,位于英談村南、白岸口村北、白岸鄉東北,海拔1275.8米。登頂路線:自英談向南、白岸口村向北、白岸鄉向東北登頂等。 31、紅巖山 ........紅巖山(E113°50'22.60",N37°08'33.10")位于寨子溝東南、馱道西南、血流峪村北,海拔1155米。登頂路線:自血流峪向北、桃樹坪向西開盛旅館西北側向西南登頂等。 32、風火臺山/烽火臺山 ........風火臺山/烽火臺山(E113°50'29.35",N37°12'14.22")位于小董坪村東、營房臺村西信都和順界梁上,海拔1492米,頂有長城烽火臺遺址。登頂路線:自小董坪向東南上山脊轉向東北、當城向東南上山脊轉向西南登頂等。 33、石馬崖/石馬巖山 ........石馬崖/石馬巖山(E113°50'32.30",N37°03'48.44")位于白岸口村南、賈道灣東南、大魚東北、黃家臺西北,海拔1163.5米,山陰有石馬形山崖、崖下有石馬寺遺址。登頂路線:自白岸口村東向南轉向西南、賈道灣村南向東南站向北登頂等。 34、麻地筐/麻地筐山 ........麻地筐/麻地筐山(E113°50'40.25",N37°10'23.29")位于弧山東側、馱道村北、栗樹坪西南,海拔約1319米(資料海拔1288米)。登頂路線:(1)自弧山沿山脊向東登頂;(2)自馱道向北、栗樹坪向西南上山脊轉向西登頂等。 35、橫山 ........橫山(E113°51'12.60",N37°00'56.10")位于牛心山西北、南就水東南、翻梁隧道西南側,海拔約1225米。登頂路線:自牛心山到南就水公路牛心山隧道上方向西南登頂等。 36、師傅寨 ........師傅寨(E113°51'38.23",N37°11'25.59")位于栗樹坪西北、營房臺西南、坡子峪村西,海拔1188米。登頂路線:(1)沿九龍峽旅游區道路向東南登頂;(2)自栗樹坪村西向北坡子峪向西登頂等。 37、驢糞坡 ........驢糞坡(E113°51'51.82",N37°12'18.29")位于營房臺西北山坡上,海拔約1008米。登頂路線:自營房臺西北進左側/西北溝繞至山頂西南側后向東北似可登頂。 38、閻王邊 ........閻王邊(E113°51'56.35",N37°14'33.53")位于青崖嶂村西北、大雨門東南信都和順界梁上,海拔1489米,頂有木四腳架。上龍門-閻王邊一線是邢臺西部太行山區野生桃花最多、最美的地方,號稱“十里桃花香”,每年山桃花盛開的時候都會引來邢臺、邯鄲、石家莊等地的大批驢友。登頂路線:(1)自青崖嶂西北、大臺向西北、黃峪嶺向西南上至山脊向西南登頂;(2)自青崖嶂村向西南上至山脊后轉向東北登頂等。 ![]() (閻王邊頂有木制四腳航標架) 39、荊柴垴 ........荊柴垴(E113°52'02.38",N37°01'19.68")位于牛心山東北、南就水村東、寺溝西南、元家莊村西,海拔1265米,山頂西南200米處有沙河、信都、武安三界碑。登頂路線:(1)自牛心山向東北、元家莊向西南上至山脊埡口向北登頂;(2)自寺溝向西南等。 40、轎頂山 ........轎頂山(E113°52'04.10",N37°10'08.50")位于栗樹坪村南、甄家莊西北、馱道東北,海拔1318米。登頂路線:自桃樹坪村西北向東北、八里丈向西南登頂等。 41、雙山 ........雙山(E113°52'08.10",N37°14'45.00")位于窟窿崖西南、大雨門東南、閻王邊東北,海拔1450米。登頂路線:自窟窿崖向西南、大雨門向東南、閻王邊縣東北登頂等。 42、西五指山 ........西五指山(E113°52'18.61",N37°02'07.26")位于寺溝西北、南就水東北、黃家臺東南,海拔1281.9米(有資料為1352米,實測1310+),因山頂高聳石柱狀似五指得名(舊時也稱北五指山)。登頂路線:(1)自寺溝向西北登頂;(2)自南就水村北向東、寺溝向西南上至山脊埡口向東北登頂等。 43、天孤垴山 ........天孤垴山(E113°53'04.63",N37°12'08.00)位于驢糞坡東側、坡子峪西北、水門村西、下村西南,海拔1127.6米。登頂路線:該山南北東三面斷崖,可自營房臺、山峪向北、黃土嶺向南上到山脊后向東南登頂等。 44、窟窿崖 ........窟窿崖(E113°52'31.50",N37°15'17.10")位于大腰占南側、閻王邊東北信都和順界梁上,海拔1405米。登頂路線:自營里向西南、大腰占向南、大雨門向西、閻王邊向東北登頂等。 45、黃榆嶺 黃榆嶺(E113°52'30.93",N37°15'00.25")位于窟窿崖南側、雙山東北、清風寨西北,海拔1386米,頂為黃榆嶺長城。登頂路線:自營里向西南、窟窿崖向南、大雨門向東南、雙山向東北、清風寨向西北登頂等。 46、大腰占 ........大腰占(E113°52'40.39",N37°15'56.51")位于營里西南、大雨門東北、百備村東南信都和順界梁上,海拔1445米。登頂路線:(1)自營里向西南、大雨門向東南上至山脊轉向東北登頂;(2)自百備村向東南、營里向西北上至山脊轉向西南登頂等。 47、夷儀山/流錢山 ........夷儀山/流錢山(E113°52'48.20",N37°09'23.40")位于清家溝村北、轎頂山東南、李官莊西南,海拔1155.7米。登頂路線:自清家溝向北、大寨村向西南登頂等。 48、清風寨 ........清風寨(E113°52'57.50",N37°14'40.30")位于雙山東側、營里村西南、大石巖村北,海拔1456米。登頂路線:自雙山向東、大石巖向北上山脊轉向西登頂等。 49、雞冠山 ........雞冠山(E113°53'07.30",N37°10'23.90")位于八里丈東南、李官莊村西、轎頂山東北,海拔1038米。登頂路線:自八里丈向東南、坡子峪向南登頂等。 50、蔓菁垴 ........蔓菁垴(E113°53'20.40",N37°02'47.50")位于欠溝東南、西五指山東北、大寨西北,海拔1038米。登頂路線:自后大嶺向東南轉向南、西五指山沿山脊向東北登頂等。 51、大岺門 大岺門(E113°53'25.95",N37°04'32.98")位于桑各垴西北、杜旮旯東南、后大嶺東北,海拔1007米。登頂路線:自左坡村向西南、杜旮旯向東南、前大嶺向東南、后大嶺向東北、桑格垴西北埡口向西北登頂等。 52、鍋垴山 ........鍋垴山(E113°53'25.70",N37°08'52.10")位于清家溝東北、后南峪西南、甄家莊村南,海拔1103米。登頂路線:自清家溝向東北、后南峪向西南、甄家莊向南登頂等。 ........20241116早自邢臺城區坐601路8:21到路羅客運站,8:30發到清家溝接駁車無故取消,找車到清家溝后穿村向東北過東呂高速繼續向東北1km扒上鍋垴山東南山脊埡口,向西北打卡鍋垴山后原路返回山脊埡口再向東南300米爬到佛頭山北側,向東北下山轉向東600米到東大眼西北埡口;沿山脊東北側向東南300米登頂東大眼后原路返回山脊埡口向東北下溝1km上水泥路繼續向東北6km到漿水鎮坐602路回邢臺城區食宿(517戶外攻略59837,六只腳軌跡8468079),主要標志點間距:清家溝村北口(1.8km)鍋垴山(0.6km)佛頭山北側(0.9km)東大眼(1.3km)水泥路西南頭(2.9km)前南峪景區大門(2.0km)抗大陳列館(1.1km)漿水鎮。 53、馬鞍橋山 ........馬鞍橋山(E113°53'27.90",N37°14'35.10")位于清風寨東坡、營里村南、邢和隧道北側,海拔1247米。登頂路線:自清風寨向東、營里村向南、太子巖向東北登頂等。 54、佛頭山 ........佛頭山(E113°53'32.60",N37°08'39.30")位于鍋垴山東南、清家溝東北、東大眼西北、大寨村南,海拔1100米。登頂路線:自鍋垴山向東南、清家溝向東北、大寨向南登頂等。 55、東大眼 ........東大眼(E113°53'53.07",N37°08'34.00")位于后南峪西南、大寨村南、清家溝東北、半山懷西側,海拔約1065米。登頂路線:自后南峪向西南、大寨向東南、清家溝向東北登頂等。 56、昂頭崖 ........昂頭崖(E113°54'01.70",N37°02'56.00")位于蔓菁垴東北、大寨西北、桃樹溝村南,海拔1112米。登頂路線:自蔓菁垴向東北、大寨向西北、桃樹溝向南登頂等。 57、桑各垴 ........桑各垴(E113°54'02.14",N37°04'16.96")位于桃樹溝東北、西王干村西、大營西南、左坡東南,海拔1072米。登頂路線:自桃樹溝向東北、西王干向西、大營向西南、左坡向東南登頂等。 58、紗帽山 ........紗帽山(E113°54'05.60",N37°08'23.30")位于東大眼東南、七仙女基地西側,海拔1017米。登頂路線:(1)自清家溝向東、東大眼廢村向西南上至山脊埡口轉向東南登頂;(2)自半山懷沿山脊向西南、東溝向西南上山脊轉向西北登頂等。 59、三尖垴 ........三尖垴(E113°54'29.50",N37°13'07.60")位于栗子溝村北、磨石莊西南、香爐溝村東,海拔1215米。登頂路線:自磨石莊向西南、馬頭崖向西登頂等。 60、玉清山 玉清山(E113°54'30",N37°13'25.94")位于三尖垴北側、磨石莊西南、大臺東南,海拔約1238米,頂為小塊草地。登頂路線:(1)自水門村向北轉向東北登頂;(2)自磨石莊向西南登頂;(3)自三尖垴沿山脊向北、大寨山西側停機坪埡口沿小路向西北登頂等。 61、書山 書山(E113°54'31.62",N37°14'37.65")位于老牛筒西南、磨石莊西北、大臺村北、營里村東南,海拔約1175米。登頂路線:自老牛筒向西南、大臺向西北轉向東北、北口向南登頂等。 62、大寨/戴家寨/云風山 大寨/戴家寨/云風山(E113°54'35.72",N37°02'33.21")位于梧桐溝東北、石盆西北、燒絲巖西南、寨后東南,海拔1282米。登頂路線:自梧桐溝村北向東、寨后向東南、石盆北街向西北登頂等。 63、沙眼 沙眼(E113°54'58.09",N37°15'02.17")位于老牛筒西北、北口村南、書山東北山坡上,海拔約1030米。登頂路線:自老牛筒西北、北口村南、書山東北山坡上登頂等。 64、半山懷/坐化山 ........半山懷/坐化山(E113°55'16.13",N37°08'35.92")位于東溝村北、前南峪西南、后南峪東南、清家溝村東,海拔1020.7米,山頂東北坡為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登頂路線:自東溝村東向西北、前南峪向西南、后南峪向東南、清家溝向東登頂等。 65、大寨山 ........大寨山(E113°55'19.73",N37°12'50.26")位于李王莊西南、磨石莊東南、水門東北、寨上村北,海拔1319.8米。登頂路線:該山四周絕壁,目前只有自西北側停機坪埡口向東南、沿斷崖上方環到山頂東南側后向西北登頂軌跡(大寨山與小寨山間有斷崖阻隔)。 66、馬頭崖 ........馬頭崖(E113°55'24.18",N37°13'03.92")位于李王莊西南大寨山頂北側,海拔1078米,山頂形似馬頭。登頂路線:自李王莊向西南、磨石莊向東南、寨上向北上至山頂西側埡口后向東北橫切登頂等。 67、小寨山 小寨山(E113°55'33.50",N37°12'28.50")位于大寨山東南、寨上東北、坪上村西,海拔1125米。登頂路線:自折戶村向西南、坪上村向西、馮家溝向西北登頂等。 68、馬馬寨 馬馬寨(E113°55'45.26",N37°14'26.82")位于馬莊溝西南、李王莊西北、磨石莊東北、老牛筒東南,海拔1103米。登頂路線:自馬莊溝向西南、磨石莊向東北、老牛筒向東南登頂等。 69、黑龍山 ........黑龍山(E113°56'37.80",N37°12'21.50")位于小寨山東側、馮家溝西北、坪上村西,海拔1023米。登頂路線:自馮家溝向西北、坪上向折戶向西南登頂等。 70、天門咀 ........天門咀(E113°57'04.20",N37°12'41.10")位于折戶村南、黑龍山東北、坪上西北,海拔1007米。登頂路線:自內陽向西南、黑龍山向東北、坪上向西北登頂等。 71、觀音寨 ........觀音寨(E114°05'43.76",N37°00'11.58")位于奶奶頂西南、涼水泉西北、寨底村東、白凡石村南,海拔1052米,古時山上有觀音廟故名,系奶奶頂的姊妹峰。登頂路線:(1)自寨底向東南、涼水泉向西上至山脊埡口轉向東北登頂;(2)自大地窯向西登頂等。 72、奶奶頂/栲栳紅山 ........奶奶頂/栲栳紅山(E114°06'12.98",N37°00'36.52")位于涼水泉西北、趙羅村西南、白凡石東南、寨底東北,海拔1089.7米。該山懸崖絕壁,直入云端,氣勢雄偉,風光旖旎,舊有碧霞元君廟,古代“鼎梅晴雪”為邢州八景之一,現已開發為小西天(鼎梅山)旅游區。登頂路線:除東北側的景區路線外,自寨底向東北、涼水泉向西北、白凡石向東南也有登頂路線。 五、信都區西北穿越線路 1、姑子巖 姑子巖(E113°53'15.18",N37°16'23.62")位于營里西北、龍口長城東北側、大川溝東南,海拔1421米,頂有姑子廟、東側崖邊有觀景臺。登頂路線:(1)自營里向西北、百備向東上至龍口長城(黃榆嶺)后向東北登頂;(2)自龍池口向西南上山脊登頂等。 2、人頭山 ........人頭山(E113°53'37.40",N37°16'45.75")位于姑子巖東北、大川溝東南、營里村北,海拔1411米,因山頂形似人頭得名。登頂路線:該山南側和東側陡峻,自姑子巖向東北、禪林寺沿溝向西北轉向東南登頂等。 3、壓武棧山 壓武棧山(E113°54'26.90",N37°17'35.40")位于老道旮旯村南、龍池溝村北,海拔1292米。登頂路線:自老道旮旯向西南轉向東南或村東向西南、龍池溝向東北登頂等。 4、風窟窿山 風窟窿山(E113°54'35.90",N37°18'39.80")位于井洼東南、老道旮旯村北、刀棱山西南,海拔1305米。登頂路線:自井洼向東南、老道旮旯村東向北上山脊轉向西南、刀棱山向西南登頂等。 5、刀棱山 刀棱山(E113°55'00.40",N37°18'58.50")位于石板房西南、翠陽山西北、井洼東南,海拔1311米。登頂路線:自石板房向西南、井洼村東沿山脊向東南登頂等。 6、翠羊山/翠陽山 翠羊山/翠陽山(E113°55'20.87",N37°18'34.88")位于老道旮旯東北、安子垴村西、石板房西南,海拔1348米。登頂路線:自老道旮旯向東北、井洼向東南、石板房向西南上至山脊埡口向南登頂等。 7、坦孤垴 坦孤垴(E113°55'33.72",N37°16'56.40")位于禪林寺村北、東莊村西、龍池溝村東,海拔1072.9米。登頂路線:自禪林寺村向北、東莊向西、龍池溝向東南轉向東登頂等。 8、小牛群垴/古山 小牛群垴/古山(E113°55'42.29",N37°20'02.22")位于石板房村北、云夢山景區東側、馬嶺關西南,海拔1215米。邢昔公路自山頂東側275米處切過但沒有登頂軌跡,看等高線鶴衛星地圖:自山頂東側的邢昔公路向西似可登頂(未驗證)。 9、牛群垴 牛群垴(E113°56'29.99",N37°19'45.75")位于石板房東北、滄眼山西北、北明水村西、馬嶺關南側,海拔1398米。登頂路線:自小牛群垴東側公路向東南、馬嶺關向南登頂等。 10、韓信寨 韓信寨(E113°56'59.05",N37°21'07.64")位于大北溝西北、馬嶺關東北、圪塔店村東信都昔陽界梁上,海拔1730.6米,頂有放箭臺等遺址。資料提及韓信寨位于馬嶺關西0.7km、西北1.7km兩種說法,但看等高線地圖均無海拔匹配山峰,唯有馬嶺關東北2km界梁上山峰海拔一致。登頂路線:自大北溝向西北、馬嶺關向東北、圪塔店向東、不老青沿山脊向南登頂等。 11、不老青/十字各梁/白虎山 不老青/十字各梁/白虎山(E113°57'11.91",N37°21'59.37")位于大北溝西北、招乜西南、圪塔店東北,海拔1822米,位于信都昔陽內丘三界點東側,邢臺市最高峰。登頂路線:自大北溝向西北、招乜或七里會向西南、大北溝向西北或圪塔店向東北上山脊轉向北登頂等。 12、滄眼山 滄眼山(E113°57'38.38",N37°18'23.40")位于安子垴村東、四里營西南、東莊東北,海拔1237米。登頂路線:自安子垴村向東、北明水西南山脊向東南、四里營向西南、東莊向東北登頂等。 13、吉道山/吉造山 吉道山/吉造山(E113°58'44.03",N37°21'31.94")位于花板石東南、招乜東南、各臺上西南、棗樹窯西北,海拔1515米。登頂路線:自花板石向東北、招乜向東南、龍王廟向南、棗樹窯沿山脊向西北登頂等。 14、偏梁山 偏梁山(E113°59'01.55",N37°21'17.87")位于吉道山東南、花板石東北、棗樹窯西北、偏梁西南,海拔1419米。登頂路線:(1)自吉道山向東南登頂;(2)自花板石沿溝向東北、偏梁村沿溝向西南登頂;(3)自棗樹窯村東向西北上山脊登頂等。 15、包路角頂/鹿角山 包路角頂/鹿角山(E113°59'10.93",N37°20'20.03")位于吉道山東南、棗樹窯西南、張家溝村北,海拔1240.2米。登頂路線:自棗樹窯向西南、張家溝向北登頂等。 16、王垴 王垴(E113°59'56.12",N37°16'52.15")位于西花溝西北、三官廟西南、穆叩村東、桃樹東北,海拔1011米。登頂路線:自西花溝西北、三官廟西南、穆叩村東、桃樹東北登頂等。 17、西惡山嶺 ........西惡山嶺(E114°00'12.90",N37°21'10.40")位于甄家莊村北、孟家坪村南信都內丘界梁上,海拔1366米。登頂路線:自甄家莊向北、孟家坪向南登頂等。 18、東惡山嶺 ........東惡山嶺(E114°01'18.30",N37°20'58.40")位于甄家莊東北、石鵝口西南、托巖口村西,海拔1294米。登頂路線:自甄家莊向東北、石鵝口向西南登頂等。 19、鷹石垴 鷹石垴(E114°02'10.70",N37°20'01.30")位于曹家臺東北、九寨會西南信都內丘界梁上,海拔1170.8米。登頂路線:自曹家臺向東北、九寨會向西南登頂等。 20、皇姑洞山/雀寨東山 皇姑洞山/雀寨東山(E114°11'27.87",N37°17'49.69")位于凌霄山西南、雀寨村東、寺溝西北,海拔約1100米,頂有方形坍塌矮石墻。登頂路線:(1)自凌霄山沿山脊向西南登頂;(2)自雀寨村東的大真灘溝上至山頂西側后向東登頂;(3)自馬家莊沿溝向西上山登頂等。 21、靈霄山/凌霄山/中巖山 靈霄山/凌霄山/中巖山(E114°12'09.12",N37°18'26.08")位于黃岔東南、寨凹村北、王家莊村西,海拔1089米,頂有兩座道觀(錦繡金宮、朝陽寶殿)。該山山勢險峻,風光優美,東漢末年張角曾聚義此山,宋代元豐年間,建靈霄寺,南寺塔等建筑,歷代建筑遺址眾多,為邢臺縣“四大名山”之一,山頂東南側已開發為免費的景區。登頂路線:(1)自黃岔向東南上山脊轉向西登頂;(2)自黃岔向西南轉向東南登頂;(3)自寨凹村向北登頂等。 22、老驢頭/三清頂 老驢頭/三清頂(E114°12'46.11",N37°18'24.8")位于凌霄山東側、太子巖西南、王家莊西北,海拔1129.6米。登頂路線:(1)自凌霄山沿山脊向東登頂;(2)自黃岔村沿溝向東南登頂;(3)自東秋村向東南、王家莊沿溝向東北轉向西上至山脊后向西南登頂等。 23、太子巖/鵲山 太子巖/鵲山(E114°14'07.50",N37°19'11.04")位于南白芷西南、寨門溝東南、寺溝東北、扁鵲廟西北,海拔1141米,因春秋名醫扁鵲同虢國太子采藥于此得名,現為鵲山風景區(門票10元/人)。登頂路線:自南白芷向西南、寨門溝向西南轉向東南、寺溝向東北、扁鵲廟向西北登頂等。 附件1:邢臺縣的山脈及山峰(資料來源:大風道學院的微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b8e0940102wywv.html) ![]() 1、太行山主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