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斗爭,皇太極登上后金大汗之位,之后將一同輔政的其余三大貝勒或壓服(代善)或治罪(阿敏、莽古爾泰),自己獨掌大權(quán)。經(jīng)過一系列的變革和軍事戰(zhàn)爭,皇太極認為時機成熟,遂改元稱帝,定國號"大清",接著又發(fā)動一系列對明朝的軍事戰(zhàn)爭,為清朝入關(guān)打下基礎。皇太極一生妻妾眾多,她們或端莊大方,或聰明機敏,或溫柔可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陪伴英主的女人吧! 一、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哲哲 ![]() 哲哲,本姓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貝勒莽古思的女兒。隨著后金和明朝斗爭的日趨激烈,蒙古各部和后金的聯(lián)盟顯得重要起來,于是聯(lián)姻成為聯(lián)盟的最好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哲哲嫁給皇太極為妻,然而皇太極身邊已有元妃鈕祜祿氏和繼妃烏拉那拉氏,她的地位并不高。 但時光流轉(zhuǎn),蒙古在聯(lián)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她的地位逐漸升高。隨著元妃的病逝,繼妃的歸家,她順理成章地成為皇太極的第三任大福晉,當然這也得益于她高貴的出身。她性格端莊大度,寬厚平和,皇太極異常信重她。因此,改元稱帝之后,皇太極冊立一后四妃,她毫無疑問地成為皇后,賜居清寧宮,被稱為"清寧宮中宮大福晉",也是清朝第一位由丈夫親自冊封的皇后。她主持后宮事務井井有條,處事公正嚴明,后宮諸妃也很信服她,對此,皇太極相當滿意。 可惜的是,她一生只育有3個女兒,并無男嗣,為了維護滿蒙聯(lián)盟,維護科爾沁,迫于形勢她不得不選擇科爾沁的貴女繼續(xù)聯(lián)姻,由此她的2個侄女跟隨她的腳步相繼步入清廷,形成了姑侄三人共侍一夫的局面。待到太宗駕崩,順治帝繼位,她成為母后皇太后,死后同太宗合葬,享后世兩百多年的祭祀,享盡哀榮! 二、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 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宰桑的女兒,也是孝端文皇后的親侄女。由于哲哲多年無子,為鞏固滿蒙聯(lián)姻,維護科爾沁的地位,布木布泰13歲時由親哥哥吳克善護送至盛京與皇太極完婚,成為側(cè)福晉,當時她居于后宮第二位,僅次于她的姑姑。皇太極稱帝后,冊一后四妃,她獲封次西宮福晉—永福宮莊妃,彼時她依舊居后宮第二位。 她的命運與孝端文皇后相似,成婚多年只有3個女兒,于是她的姐姐海蘭珠肩負重任走進了清宮。海蘭珠甫一進宮便得到皇太極的極致寵愛,被封為東宮大福晉—關(guān)雎宮宸妃,更為皇太極誕下麟兒,連她的姑姑哲哲也要倒退一射之地。 隨著海蘭珠的盛寵,以及林丹汗遺孀竇土門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巴特瑪璪和囊囊大福晉阿霸垓博爾濟吉特·娜木鐘相繼嫁給皇太極,分別獲封次東宮大福晉—衍慶宮淑妃和西宮大福晉—麟趾宮貴妃,她的地位一降再降,居五宮之末。寵愛稀薄,地位不顯,她是落寞的。可上天畢竟垂憐這位"天降貴人",她終于生下了九阿哥福臨,延續(xù)了科爾沁的血脈,有兒子相伴,日子也不那么苦了,永福宮重新布滿了歡聲笑語。 或許情深不壽,她的姐姐華年早逝,這給與皇太極沉重的打擊。兩年后,皇太極突發(fā)疾病而逝。跟隨皇太極的這些年,她學習丈夫的謀略權(quán)術(shù),學習處理政事,連皇太極都對她的機敏聰慧嘆服。憑著這些,她敏銳地察覺到機會,在肅親王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的爭斗下?lián)癯錾罚瑢⒆约旱膬鹤油粕系畚弧KK于成為僅次于哲哲的圣母皇太后,母儀天下。在她的兒子逝世后,她又推舉自己的孫子登上皇位,終其一生,撫育培養(yǎng)輔佐兩代幼主,是名副其實的國母。 她的一生也有遺憾,雖早于其姐嫁于皇太極,卻并無多少寵愛。因為多爾袞攝政弄權(quán),她與兒子屢有爭端,到后來甚至為一個女人反目,母子隔閡甚深。據(jù)民間野史傳聞,她為保兒子帝位,下嫁攝政王多爾袞,這無疑使母子情分更加淡薄。然而不可否認,她賢德有方,才能卓著,陪伴輔佐三代帝王,卻不像呂雉、武曌垂簾弄政,更令世人敬重! 三、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海蘭珠 ![]() 海蘭珠,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宰桑的女兒,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莊文皇后的姐姐。清初滿蒙聯(lián)姻是聯(lián)盟的重中之重,然而她的姑姑和妹妹都沒能生下帶有科爾沁血脈的皇子,為了科爾沁,海蘭珠也踏上了去往盛京的路,彼時她已經(jīng)26歲。在那個普遍早婚的年代,無疑是個大齡剩女,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熟女,一進宮就迷住了閱歷深厚的皇太極,皇太極簡直發(fā)了狂,立刻冊封這位嬌艷動人的女子為東宮大福晉—關(guān)雎宮宸妃,以帝王居所為封號,可見海蘭珠有多受寵。 皇太極見過形形色色的女子,但只有海蘭珠讓他感受到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戀,她的柔情撫慰了皇太極久經(jīng)滄桑的心,愛情如同干柴烈火一般熊熊燃燒。盛寵之下,海蘭珠很快就有了身孕,十月懷胎,她順利誕下皇子,這是她的姑姑和妹妹都沒達成的成就。五宮久久沒有誕下血脈高貴的皇子,皇太極也為繼承人發(fā)愁,聞聽喜訊,欣喜若狂,子以母貴,立刻決定冊封這個孩子為太子,并大赦天下。誰料孩子福薄,未來得及命名就夭折了,海蘭珠痛失愛子,立刻失了精神,從此病病懨懨,纏綿病榻,皇太極作為一國之君,并不能長久陪伴安慰她,于是她郁郁寡歡熬了四年就去了。 接連失去愛子、愛妃,皇太極悲痛欲絕,彼時他正在前線主持大局,聞訊飛馬回宮,卻依舊未見佳人最后一面。他為心愛的女人上謚號"敏惠恭和元妃",在他的心里,海蘭珠就是他的妻子。此后,每逢元妃祭禮,他都隆重舉辦,經(jīng)常策馬飛奔元妃墓地,痛哭一場訴說思念與愛戀。 海蘭珠與皇太極矢志不渝的愛情感動無數(shù)人,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的佳話。得帝王衷心所愛,海蘭珠也不枉此生了。 四、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娜木鐘 ![]() 娜木鐘,姓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她原先是漠南蒙古察哈爾部大汗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是林丹汗八大福晉之首,稱"囊囊福晉"。林丹汗死后,她正孕育林丹汗的遺腹子,手中握著巨大的利益。隨著林丹汗遺孀竇土門福晉(即后來的衍慶宮淑妃)和蘇泰福晉相繼歸順后金,娜木鐘也率部歸順。她的歸順不僅消除林丹汗遺部的威脅,更為皇太極帶來巨大的政治和經(jīng)濟利益。初,皇太極命代善娶娜木鐘,代善拒絕。眾臣勸皇太極自娶,皇太極以自己已娶竇土門福晉為由拒絕,認為不合義理。后經(jīng)多次勸說,同意娶娜木鐘。 皇太極稱帝后,因其地位尊貴,冊封她為西宮大福晉—麟趾宮貴妃,居五宮之三。等皇太極愛妃宸妃去后,居五宮第二位,僅次于皇后。之后誕下皇十一子博穆博果爾,成為五宮中第三個誕下皇子的女人。因其地位在莊妃布木布泰之上,她的兒子也比福臨尊貴。 皇太極逝后,豪格和多爾袞爭奪帝位,為保八旗團結(jié),遂決定另立皇子。雖然她的兒子比福臨更尊貴,但她是林丹汗遺孀,遠不及莊妃出自科爾沁與大清更為緊密,同時也為了防備林丹汗舊部威脅到滿洲利益,她的兒子與皇位失之交臂。待到福臨繼位,加封她為太妃,親政后,加尊號"懿靖大貴妃",死后葬于清昭陵。 她一生二嫁,前夫與后夫彼此成仇,但她還是聰明地為自己選擇了最好的出路,甚至連皇位也差點唾手可得,然天公不作美,她還是沒有成為最尊貴的女人,徒留遺憾! 清太宗皇太極一生賢妻美妾環(huán)繞,更幸運的是,他還遇到了一生的摯愛海蘭珠,這些女人輔佐他陪伴他撫慰他成就他,在史書上留下了壯麗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