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為醒(ID:tiweixing)——觀看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醍為醒”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個人成長、為人處世、百態情感、人間清醒等方面的優質美文。 小時候,總想著能快點長大,長大了就能像爸爸媽媽一樣,想干嘛就干嘛。 可當自己長大后,行至中年,突然發現當初自己的這個想法“有點傻”。 童年才是人生最美好的時期,正如“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人到中年,真的很難,并非自己當初想象的那么自在、美好。 那么問題來了,人到中年,到底有多難?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你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讀完這句話就知道了中年真的非常難,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茫然四顧,疲憊不堪。 中年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年紀,也是一個很尷尬的年紀,算不上年邁,更談不上年輕了。 穿著廉價的衣服,過著憋屈的生活,上惹不起老,下教育不好小,中間那個還不依不饒,活成了自己和別人都討厭的樣子。 拼命顧家,家沒顧好,總想著對別人好,卻沒有一個人說好,到最后落得一無是處,活得一塌糊涂,你說難不難? 中年的累,不僅無人懂,還無人說。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越讀越感覺累,因為自己一直在追,命運并沒有垂青于我們,但我們不得不努力去改變命運。 常常加班加點,甚至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熬夜,好想睡一個自然醒的懶覺,但是第二天天不亮,還是被鬧鐘吵醒爬起來。 匆忙洗漱下趕緊出門,路上緊把點早餐,擠進熙熙攘攘的人流,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奮力拼搏。 不過,這對于中年人來說的加班加點,還算是幸運的,因為要是失業了,才是真的糟糕。 有的中年人,明知道身體不適,處于亞健康狀態了,需要休息調理,但依然只能聽之任之,等忙完這段時間再說吧,眼下的確離不開,如果自己任性離開了,那就以后就真的離開了。 中年人的我們開始變得無言,習慣了獨自承受,一個人默默扛下所有。 有個很戳心的段子:千萬不要大聲罵那些年輕人,因為他們很可能一怒之下,就拍桌子走人。 但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無論你怎么打擊他,他都不會離開。 不是中年人好說話,能忍耐,而是中年人要獨自面對千軍萬馬,身后卻空無一人。 自己并沒有太多的選擇,只能低聲下氣,甚至在面對不公的遭遇都俯首稱臣,對現實繳械投降。 作家汪國真在《人到中年》里這樣寫道:“到了中年,生命已經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花兒謝了不必唏噓,還有果實呢。” 中年的我們,雖然不再意氣風發,曾在雨雪中逆風前行,也曾于長夜無眠、失聲痛哭,但無論生活如何碾壓,我們依然與其交手,永不退縮,堅強地面對生活。 醍為醒愿所有的中年人,于人世苦海,做好自己的擺渡人,既能欣賞詩與遠方,亦能接受生活的茍且。 寫作是一種修行,渡人亦渡己。 如果寫得對你有所幫助,或者看完有所醒悟,感謝你的關注和分享,因為下一篇更精彩。 有緣相識,愿我們一起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 看更多入心好文章 請點擊下方卡片 關注“醍為醒” 好文值得推薦、分享,記得點亮【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