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味淑屋原創文章 — 第942篇 — 記得點擊關注喲 在《窮查理寶典》這本書的序言當中,李錄感慨說,查理對于他而言,不僅是合伙人,是長輩,是老師,是朋友,是事業成功的典范,也是人生的楷模。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翻開《窮查理寶典》這本書來閱讀,以前是電子版本,太厚,加上經歷、思考都少,沒有看下去。這兩天,當我再次翻閱,把紙質版書籍捧在手心里的感覺,真的棒極了,特別是紙打開書本飄出來的香氣,瞬間讓自己融化的感覺。電子書與紙質書,一個是隔著屏幕,一個是你可以捧在手心里。我發現,身邊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樣,我們還是喜歡紙質書多一些,更真實,心與心的距離更近。 下面,我摘抄了幾句今天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觸動的句子,與你分享:1、“他(查理)提倡要學習在所有學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所謂的“普世智慧”,以此為利器去研究商業投資領域的重要問題。”之前在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當中,提到了很多在學習當中需要掌握的思維模型,了解得越多,越能夠跳出有限的框架去思考問題。查理芒格老爺子今年已經是98歲的高齡了,他出生于1924年1月1日,橫跨兩個世紀即將百歲的老人,他的智慧箴言,如果真的能夠內化那么一點點,我想,也是價值巨大。我們今天經常聽到身邊的伙伴討論關于做事的一些底層邏輯,這個或許和“普世智慧”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底層邏輯也是涵蓋在“普世智慧”里吧。2、“查理這種思維方式的基礎是基于對知識的誠實。他認為,這個世界復雜多變,人類的認知永遠存在著限制,所以你必須要使用所有的工具,同時要注重收集各種新的可以證否的證據,并隨時修正,即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事實上,所有人都存在思想上的盲點。”學習知識和做人,都需要態度誠懇,誠實面對。我想,這是我們身邊很多有所成的人身上所具備的重要品質之一,是成功的基石。術業有專攻,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道就要謙虛求教。最近參加一個演講訓練營,也希望通過專業的訓練來幫助自己提升演講方面的能力。雖然自己平時寫的多,也能夠侃侃而談,但是當我融入到這樣一個圈子里之后,我發現周圍的導師們還真的是好專業,語言表達,對外呈現,都讓我肅然起敬。中午,我錄了幾個視頻,自我感覺語言表達和呈現都還可以,沒有想到老師給予了非常專業的反饋,指導我手要如何放,如何在能量場的地方自然發揮出來。看到老師不僅僅是文字指導我,而且還錄了一段視頻教我如何擺放,太貼心也太愛了。看到大家這么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坦然接受,我來這里就是要學習提高的,這些好的方法也要用起來,好好調整和優化。我們要慶幸的是,你身邊能有人真誠與你分享,真誠幫助你提升。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兒啊。3、“正確的決策必須局限在自己的'能力圈’以內,一種不能夠界定其邊界的能力當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能力。”我們在認知上有盲點,那么在行動上,肯定也有自己的局限,有一定的邊界。雖然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給自己打氣,會告訴自己,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是,問題還是擺在那里,還是需要想到方案對策去解決。知道自己的邊界點在哪里,然后想辦法借力,讓有辦法的人幫助我們把這個邊界拉開,擴大,這樣,這個能力圈就在大家的合力下得到解決。這也是我在上個月,家里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感觸很深的一點。 4、“查理幫我指出了我思維上的盲點,如果不是他的幫助,我現在還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慢慢爬行。”如果我們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做出改變,那我們和猿人又有什么區別?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有盲點,因為認知有限,能力有限,所以需要走出去,需要有高人指點。這幾年來,我告別過去的閉門造車,主動走出來去鏈接很多優秀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有針對性地結合個人的情況去跟對方鏈接,把身邊優秀的人身上的吸取過來。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興奮的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需要名師指點。李錄能夠對得到查理芒格的指點,太幸福了。雖然我們還不能到那個級別,但是,也看到了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盲點,然后也都能夠遇到好的老師來幫助我們提升,這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我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圈子里學習,我們思維上的盲點一旦打開,一旦我們能夠站在更高層級,更系統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那么這一念之轉,就有可能會改變我們的一生。5、“他讓我明白,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時機固然重要,但人的內心品質更重要。”讀的人物傳記多了,會發現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所在。古典老師曾經提到過,順境時發揮優勢,逆境時修煉品格。非常認同,我們在成長路上,成功它不是終點,而是旅程當中一個個里程碑,只是某一個節點而已。記得在閱讀曹德旺的《心若菩提》時,也有這樣的感受。我想,能讓福耀玻璃走向世界,能夠在經營過程中排除萬難,能夠讓福耀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玻璃供應商,和這家企業帶頭人的個人內在品質息息相關。“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世間萬事萬物,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本末終結的程序,我們也就接近于知道事物發展的規律了。一個人能夠走多遠,除了很多外在條件外,內在的個人品質才是核心。6、“查理最受不了的就是因為擁有了錢財而失去與世界的聯系,把自己隔絕在一個單間,占地一層的巨型辦公室里,見面要層層通報,過五關斬六將,誰都不能輕易接觸到。這樣就與現實生活脫節了。”這幾年,在學習的過程中,刻意回到生活里去感悟,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和生活脫節。今天,進一步了解到查理芒格原來也有強調過這樣的思維,不要讓自己和現實生活脫節。說白了就是在生活里學習,要運用到生活中,要服務于生活,因為,我們是生活里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7、“有人問查理如何才能找到一個優秀的配偶。查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她/他,因為優秀的配偶都不是傻瓜。”馬上就要到傳統節日七夕節了,不知道今年會有多少對情侶上演浪漫的愛情劇?親密關系,是眾多人際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需要我們不斷修行。在這里,查理芒格真知灼見,一語道破。夫妻兩人是不是能夠同心同德,是不是能夠在思想行為上保持一致,會影響到兩個人的關系是否健康。作者:符景淑,生涯規劃師,培訓師,『三味淑屋』創辦人,《敢比會更重要》作者,『叁仁行進化島』島主,專注生涯規劃與心理疏導咨詢、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