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譯文、賞析 / 嚴勇、音頻 / 張佳
金陵津渡旁的小山樓內,住宿一夜的行人,當然會引起無限的鄉愁。
潮水落去的夜色江面上,下半夜的斜月倒映水中,遠處兩三點星火的地方正是揚州的瓜洲渡。 瓜洲:在長江北岸,今江蘇省邗江縣南部,與鎮江市隔江相對,向來是長江南北水運的交通要沖。 “金陵渡”,即現在的江蘇省鎮江市西津渡。三國時稱為“蒜山渡”,唐代稱為“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稱為“西津渡”。唐代的金陵津渡是一個繁華重要的渡口,無數才子佳人從這里經過,留下了無數的傳奇故事。唐文宗大和、開成年間,詩人張祜漫游江南,行至金陵津渡,準備由此渡江北上,羈旅之人,夜宿小山樓,寂寞凄涼,輾轉難眠,不禁寫下了這首小詩。“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這兩句是說,金陵津渡旁的小山樓內,住宿一夜的行人,當然會引起無限的鄉愁。這是寫“渡口之鄉愁”。一二句,僅僅十四個字,就極簡省勾勒出一個心懷惆悵的旅人形象。“小山樓”,至今仍在西津渡景區內。一個“愁”字,可作全詩詩眼,亦奠定了全詩感情基調,道出了詩人漫游江南的羈旅之愁。羈旅在外,往往景色越美,人卻越孤獨,因為會不經意間思念起家中的親人。“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這兩句是說,潮水落去的夜色江面上,下半夜的斜月倒映水中,遠處兩三點星火的地方正是揚州的瓜洲渡。這是寫“半夜之難眠”。三四句,詩人著重從側面來寫心中的愁苦,通過對于“落潮”“斜月”“兩三星火”的觀察,傳遞出了詩人內心的細膩情感。“斜月”是下半夜的月亮,這說明詩人因為鄉愁一夜未眠。“兩三星火”,既寫出了金陵津渡的夜景,又烘托出詩人內心孤獨凄清的味道,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即將遠行的方向——北渡長江,取道揚州。潮落有聲,而四周更顯寂靜凄清;斜月無聲,而靜夜思鄉卻更加濃烈;星火有光,而人生之路卻充滿坎坷。人生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旅程,繁華的金陵津渡,留在詩人回憶里的卻是些許的傷感與失落。潮起潮落,月圓月缺,燈火明滅,時光匆匆,帶領我們走入一場繁華,又送走一地寂寥。縱覽全詩,詩人筆調瀟灑靈動,不事雕琢,輕盈飄逸,寓情于景,景中含情,一種淡淡的憂愁流淌在字里行間,成為羈旅詩中的名篇佳作。........................>.遇見是緣,點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