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常說打通任督二脈可以練成絕世高手,武功突飛猛進,實際上并沒有那么神秘。那么任督二脈到底是什么呢? 人體的經脈分為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和十二經別。接下來,每周日,營養小護士將給大家詳細分析中醫穴位圖解。 任督二脈,并沒有那么神秘 任脈上還有好多穴位是可以補腎、養腎的,比如會陰穴調經補腎、清利濕熱,可以治療遺精、陽痿、陰部癢等; 比如:中級穴(肚子上找,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利腎培元,對小便不利、遺尿等癥有效;石門穴(人體的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溫腎益精,可治療水腫、腹痛、泄瀉等。 對于這些穴位,我們不能一一去操作,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一種能疏通整個任脈的方法,好讓它們一起得到照顧。我們可以選擇推腹法。怎么推呢?很簡單,從心窩下(巨闕穴)開始往下推腹,推到肚臍眼以下,一直到恥骨。可以先輕后重,每天堅持。 任脈 與任脈相反,督脈主導的是一身之陽。督脈起于小腹內胞宮,下出會陰部(也有說起于長強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說通俗點,就是從人中繞過頭頂到尾椎的穴位)。人體的六條陽經都與督脈! 會于大椎穴,所以才有“陽脈之海”的稱呼。而督脈自身又是最容易瘀阻的,因為督脈上有2大寒氣的進氣口:“大椎穴、命門穴”。因此打通督脈顯得非常重要。為什么我們總要說“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為那里最展現人的精氣神,所以,打通督脈,可以祛除許多疾病,國外醫界專有整脊醫學的分支,治療效果極為顯著,其實就是調整督脈。增強督脈的氣血供應,就能激發腎臟的先天之氣。 督脈 打通督脈的最簡單方便的方法就是暖脊功,這其實是瑜伽的功法,這里借用一下。很簡單,就是抱成團,在地上打滾。不是真的滾,而是脊椎受力,以頭臀為兩頭,像小船似的兩邊搖,很有效的。中醫艾灸把人體督脈上最容易瘀阻的地方分為:頸椎1-3節稱作“風寒關”,胸椎5-8節稱作“氣血關”,腰椎3-5節稱作“寒冷關”。 經常艾灸這3個部位,對打通督脈,提振一身陽氣是非常有效的。同時在委中穴和涌泉穴各放一個隨身灸或者艾灸盒,這樣可以將氣血引導腳底涌泉處,也就叫“引血歸源”。平時手腳冰涼和腳心發熱的人,最需要艾灸涌泉穴。如果,你身體虛或者有婦科病,那么你最好艾灸整個督脈,也就是整個脊柱。如果身體有婦科問題的,下腹部一起灸到,這樣對調動任沖二脈氣血,祛除寒濕效果非常好。 這樣,你最多只需要60分鐘,就可以艾灸整個任督二脈,讓氣血在身體里奔涌,遇到瘀阻點,破關而過,身體還會有什么問題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