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鄰居 文/橙子 在我的印象中,鄰居關系應該是:鄰里相隔一堵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國與國之間都要做友好鄰邦,更不消說,小家子之間,更要搞好鄰里關系。否則一天到晚,鄉里鄉親,走來走去,村莊又不大,都要碰到幾次面的,多尷尬! 可是,在農村里的鄰里關系卻很有意思。有那么一起人,整天無所事事的樣子,這里串門,那里扎堆,東家長西家短的,嘴里有說辭。我舉個例子,保證你也似曾相識。 假如剛好,吃飯的時候走到東邊那一家,看到一家人在吃飯,大家都在吃肉,老年人坐在一旁吃米飯,碗里沒有肉。她就笑瞇瞇地說:吃得好呀,吃的炒臘肉哦?打過招呼,閑談幾句,不做評價地走了。 隔天吃飯的時候,她又走到西家去了。西家一家大人坐在桌上吃飯,小娃兒丟在地上爬,一個小碗也落在地面上。她看在眼里不說,只跟西家婦女擺龍門陣:你不曉得,東家說起好,家里有肉吃,可惜,就是不拿給老年人吃。自己娘兒母子倒是吃得高高興興的。西家表示懷疑:不會吧,怕是老年人啃不動臘肉,沒吃吧? 等一天,她又走到東家院子門口等到擺龍門陣,看到東家女人出來,她連忙說:你沒看到哦,西家那叫啥子帶娃兒,一家人都在忙著自己吃,娃兒丟在地上像條狗都不如,爬來爬去,臟得莫法。東家女人說:他家娃兒幾個月了,都會爬了?小娃兒就是要讓他爬,七坐八爬嘛,哦,他家的小娃兒都七個月了啊。 看吧,每個人關注點都不同,只有這個鄰居,東說西說,好像眼光獨到。這種說是非的人,真的每個地方都有,比較普遍。 這讓我想起一幅四格漫畫: 老人牽著一頭驢回家,讓孫子坐在驢上,路人說:這孫子不像話,不懂孝順老人,這驢應該讓老年人坐嘛! 孫子聽了,馬上下驢來,讓老人坐在驢背上,又有路人說:這老年人哦,自己坐在驢身上,讓個小娃兒在路上走,哪里走得贏驢? 老人聽了,就把孫子抱上去坐在驢背上,路人看見又有話說了:這爺孫倆個,都坐在毛驢背上,不把毛驢累死才怪? 老人聽了,爺孫兩個又都跳下驢來,牽著毛驢走路回家,路人看到越發驚奇了:這爺孫兩個腦袋有毛病,有毛驢不騎,自顧自走路,傻瓜吧傻瓜! 真正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想怎么說,只有她自己掌控。其實這個漫畫與鄰里關系不沾邊,只是覺得別人說什么,完全可以不聽。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就好了。 城里的鄰里關系,據說很簡單,就是對門不相識。大家各自出門忙碌,沒空搭理你。 我喜歡小鎮上的鄰里關系,小地方的鄰里關系沒有那么冷漠。今天她家孩子到你家玩,一起吃飯,一起做作業,明天你家孩子到他家玩,都是可以的,因為大家比較熟悉。這是我二十多年以前的認知。那時候的鄰里關系,的確單純美好。記得我的鄰居有一次深夜得了急癥,還停了電,她家里人求助,我們家里人都去幫忙抬下樓,抬去醫院。房子是步梯嘛,抬病人特別重,后來老人家救過來,又活了一二十年。住在中學的我甚至帶了不少同事的孩子跟我去小學上學,那時候街上車也不多,只有趕場的時候人多一點,沒有那么多危險。不像現在,車多人多,家家的孩子上下學都要陪伴接送,甚至很多人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 現在也不可同日而語了,因為流動人口和不固定人員多了,孩子也不敢放心大膽任由他來去同學或者小朋友的家里。一般人關系不是特別好,也不敢去大包大攬地幫別人帶著孩子在路上,或者就在自己家里,也不是那么輕易幫人帶孩子。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情,就怕到時候還要擔責任。 ![]() 有天河邊散步,就聽說了一個鄰里故事,發人深省啊! 搬進新房子的吳姐,住在二樓,有一個寬敞的平臺,把老媽媽接來住一段時間,每天擺一把椅子在門口平臺上,讓老媽坐著看風景。不知道哪一天,也不知道是哪一家也來了一個老太太,走到他們家門口的平臺上來,跟她老媽媽爭起椅子來了。說什么,平臺上的椅子大家都可以坐。吳姐說:這不是公用椅子,是我自己拿出來給我媽坐的。你要坐,我給你再拿一把,只是這把是專為老年人買的,坐起來很舒適。那老太太竟然癡癡傻傻,糾纏不休,說非要坐那把椅子,一下子倒在地上不起來了。 然后還口吐白沫,急得不行。可把吳姐急壞了,這個老太太是誰家的?這個樣子可咋辦呢?她老公人太好了,說快送去醫院吧,不然在我們這門邊算怎么回事?又馬上拍了照片發到小區群里,誰家老人快來認領? 你猜怎么的?居然沒人應答。不能不管吧,只好先把老人送去醫院檢查,沒什么,就是老年癡呆那類人,醫生讓家人來辦理住院,觀察一下吧。問老人,啥也不知道。吳姐老公又把費用交了,把老人安頓好,心想,她家的人總會找來的,就算做好事了。 晚上,吳姐一家回到家里,有人來敲門,吳姐心里說,這大概是那老人家的家屬來感謝來了。她打開門,不料外面的人,飛起一腳踢來,罵到:說的就是你把我媽打倒在地?你們怎么那么狠心……(此處省略國罵一千五百字)。吳姐氣得哭了起來,你聽誰說的啊?你媽她自個摔倒了,我們是幫你把你媽送到醫院急救呢?那人不依不饒,非說是吳姐打倒的,讓他們自己把老人醫治好,一切費用包括營養費,先拿五萬出來。 吳姐老公沒想到做件好事卻沒有得到好報,無可奈何,打了報警電話。一番調節,結果自己拿不出證據證明沒有打倒老人,而老人又在她家門口摔倒,證人又都是吳姐自己家的人,還真說不清了!那家人帶人過來,一氣胡鬧,天天堵在門口大吵大鬧,吳姐老公為了息事寧人,居然不和那家人理論,賠錢了事。只想賣了房子搬家離開這個地方。白白丟了治病費用,還賠償無賴一筆錢,只得咒罵那家人拿了錢去吃藥買棺材。真正氣得夠嗆,吳姐從此再也不輕易打開她家的大門了。都是一個小區的住戶,居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聽了這故事,真的讓人無語。為什么現在有那樣多為了錢什么廉恥都不要的人呢? 當然,這樣的事例只是個例。不過的確也算是開眼界的個例啊!大多數鄰里關系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可以和平共處,不說只做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是自己關起門來過好自己的日子還是沒問題的,如果能夠睦鄰友好,互幫互助,那就更完美了。 俗話說得好,近鄰勝過遠親。鄰人看不透,一個微笑,一句問候,表達著彼此的敬意;你送我一個南瓜,我送你一個蘿卜,表達彼此的情誼;沒有什么可談的,彼此交流交流天氣與菜價,體現著和諧。 生活是美好的,而美好的生活有賴于我們共同創造。好鄰居,好心情,好心情,好運氣,我們都想被祝福,一生好運相伴。 ![]()
|
|